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紙上刀繪首創者:27年"刀"耕不輟 毫厘間"繪"就萬千氣象

發布時間:2022-10-27 10:13:00來源: 中新社

  “希望通過紙上刀繪這一美術新樣式傳(chuan) 遞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用刀和紙這一創新組合繪就萬(wan) 千氣象和人生百態。”從(cong) 事紙上刀繪藝術27年的沈陽人王靜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紙上刀繪是一種以刀繪於(yu) 紙上的美術新樣式,為(wei) 王靜首創。在創作中,她借鑒中國工筆畫的技法,用刀片在特製刀繪專(zhuan) 用紙上去表色、留刀痕,形成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圖畫。與(yu) 其他繪畫形式不同的是,紙上刀繪不是通過增色來添彩,而是用刀做減法來呈色。因繪畫者下刀力道、角度、方向、順序以及刀的位置不同,整個(ge) 畫麵的色彩、色調和色數也不一樣,可以展現遠近虛實、濃淡曲直等不同形態。

  目前,沈陽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等部門確定為(wei) 中國紙上刀繪文化的起源地。作為(wei) 首創者,王靜目前已創作了《十月中國》《品聽春天》等大大小小幾百幅作品。

  談及與(yu) 紙上刀繪結緣,王靜回憶,“紙上刀繪的誕生,是一個(ge) 偶然。”1995年,她在遼寧省沈陽市遼中縣工作,在為(wei) 五四青年節設計活動請柬時,裁紙刀不小心劃到紅色卡紙,出現一道白色的線條。隨後她用了三天時間在一張A4大小的紅色卡紙上刀繪了一對孔雀,“沒想到居然可以用刀在紙上畫畫。”

  這一意外驚喜讓王靜開啟了紙上刀繪的創作之路。不過,在創作初期,許多人對這一藝術形式並不了解,王靜也一度認為(wei) 紙上刀繪不過是“看不到希望的玩耍而已”。即便如此,她也從(cong) 未想過放棄,始終堅持創作。27年來,她的創作從(cong) 簡單的線條到複雜構圖,再到創作出帶有版畫、漆畫、刺繡、工筆畫、寫(xie) 意山水畫效果的作品,類型越發豐(feng) 富。王靜說,“一路走來,貴在堅持。”

  王靜的作品以中國吉祥文化、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為(wei) 主,其中,長2.8米的紙上刀繪作品《和諧共生曲》是她的得意作品之一。畫中二十隻白鷺或駐足尋覓,或引頸遠觀,或騰跳鳴叫,活靈活現。據介紹,這一作品花費了她4個(ge) 多月的時間,通過細節展現了紙上刀繪作品的氣韻美、構圖美、色彩美、音樂(le) 美。

  “紙上刀繪最大的特點就是細膩,刀尖刻畫的線條如發絲(si) 般細,”王靜告訴記者,紙上刀繪需要用到劃、點、蹭、刮等刀法,把握好力道是關(guan) 鍵;難點是避錯,因為(wei) 一旦留痕既不能用其他顏色覆蓋,也不能改變線條走向,隻能一次成型。她開玩笑說,每次開始前都要屏住呼吸,完成後才能長籲一口氣,生怕一不留神出錯。

  采訪中,“喜歡”“熱愛”是王靜提及較多的詞語,她說,“因為(wei) 熱愛生活,喜歡繪畫讓她堅持至今,也讓紙上刀繪有了今天。”未來她還將深耕紙上刀繪的技法,讓人們(men) 看到毫厘間千變萬(wan) 化的色彩,讓這門藝術走向世界,傳(chuan) 播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