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方昆曲劇院原創昆劇《曹雪芹》成功首演

發布時間:2022-11-01 10: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高凱)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北方昆曲劇院的原創昆劇《曹雪芹》日前在北京天橋劇場成功首演。

  昆劇《紅樓夢》是北昆的巔峰之作,曾經榮獲“文華大獎”和摩洛哥“天使獎”,繼其成功創作之後,原創昆劇《曹雪芹》以曹雪芹後半生在北京西山的生活經曆為(wei) 基礎,分為(wei) “隱西山”“憶紅樓”“繪紙鳶”“逝香山”四幕,將曹雪芹寄予曠世奇書(shu) 《紅樓夢》中的思想情感與(yu) 其生活中的精神品性相結合,借助“戲中戲”等多種巧妙的戲劇手法,以身世為(wei) 引、作品為(wei) 線,塑造和表現了一位博學多才、曆經坎坷、濟世愛民的文學巨匠偉(wei) 大形象,並通過昆曲與(yu) 音樂(le) 、舞蹈的跨界交融,展現曹雪芹身上閃爍的人性光輝。

  該劇由著名舞蹈舞劇導演吳蓓擔任總導演,吳蓓、王焱編劇,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袁國良領銜,近年來活躍在昆劇舞台的北方昆曲劇院青年演員馬靖、翁佳慧、朱冰貞、張歡等聯袂主演。

  總導演吳蓓將劇本文字所不能描述的意境空間、心理表現通過舞台綜合手段表達,更深層次地表現人物和揭示主題。昆劇《曹雪芹》的核心,是圍繞曹雪芹的內(nei) 心世界和藝術才情,運用現代性理念和表現手法,將他的精神、情感,對人生的哲思和對生命的信念傳(chuan) 遞給觀眾(zhong) 。昆劇《曹雪芹》的創排,更加注重舞蹈、音樂(le) 融入戲曲中的表現性、抒情性、寫(xie) 意性、節奏性的作用。戲曲采取跨界的方式,是一種創新的途徑,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希望觀眾(zhong) 能從(cong) 這部昆劇《曹雪芹》中觀賞到更多具有新意的美。

  據介紹,編劇吳蓓、王焱在劇本寫(xie) 作之初,聽取了包括曹雪芹研究會(hui) 專(zhuan) 家在內(nei) 的諸多意見和建議。將曹雪芹隱居西山直到病逝香山的這段生活經曆及其心路曆程,以其一身傲骨追求精神自由和平等博愛為(wei) 主線,穿插戲中戲的時空夢境,將曹雪芹的藝術才情、人生感悟、情懷理想揭示出來,既要生動地展現出一個(ge) 執著、深情、博雅、謙敬的文學家形象,也要在昆曲與(yu) 現代藝術融合的過程中,將他的所思所想帶進當下觀眾(zhong) 的情感體(ti) 驗裏。通過描寫(xie)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過程,既體(ti) 現出曹雪芹的入世情懷,對天下蒼生的悲憫之心,也體(ti) 現了他的出世情懷,對人在世間苦海唯有自渡的省悟。

  昆曲是載歌載舞的藝術,《曹雪芹》裏的歌舞又有所不同,除了演唱曲牌,念白更多的是大量的吟誦,而劇中的舞蹈不再是傳(chuan) 統的程式表演,更強調肢體(ti) 的表達,將動作舞蹈化。人物心理通過肢體(ti) 外化表達出來,每一個(ge) 動作、每一個(ge) 手勢都需要經過反複訓練。這種跨界融合,與(yu) 傳(chuan) 統戲曲並不違和,反而豐(feng) 富了表演手段,使細節呈現更突出更強烈。

  師承昆曲表演藝術家計鎮華、陸永昌的北方昆曲劇院著名老生演員袁國良,曾經成功主演過多部曆史題材經典劇目。此次出演《曹雪芹》,對他而言仍舊是壓力與(yu) 動力並存。融合了舞蹈、音樂(le) 的跨界藝術形式對於(yu) 台上的演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袁國良在高強度的排練中專(zhuan) 注於(yu) 曹雪芹為(wei) 人風骨和藝術初心的塑造,以此來接近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

  昆劇《曹雪芹》的唱腔設計是著名昆曲作曲家王大元,王大元在這出戲裏運用了昆曲多種曲牌形式,南曲、北曲、南套、北套、南北合套均頗精彩。

  在舞美設計上,昆劇《曹雪芹》采取了現代寫(xie) 意而又科技化的方式,使環境和精神表現虛實相映。在服飾造型上,既注重沿用傳(chuan) 統的一些戲曲元素,又融入現代時尚理念,設計上令人頗感新穎獨特。(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