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正青春丨郭文豔:十年堅守譜寫鄉村幼教美麗篇章
郭文豔是一位幼教老師,紮根農(nong) 村幼兒(er) 園10年來,探索自然體(ti) 驗教育,創辦鄉(xiang) 村社區學堂,誌在讓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科學、專(zhuan) 業(ye) 的學前教育。今天的《奮鬥者·正青春》,就來認識這位用愛點亮鄉(xiang) 村幼教的人民教師。
眼下,太行山下秋收秋種一片忙碌。在豐(feng) 收的種植園裏,郭文豔和同事每天帶著幼兒(er) 園的孩子,開展自然體(ti) 驗教育。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園長 郭文豔:玉米稈,像媽媽,懷裏抱著胖娃娃,胖娃娃,金頭發,一笑露出小牙牙。
群山是圍牆,田野做課堂,依托山區豐(feng) 富的農(nong) 作物資源開展自然體(ti) 驗教育,這是郭文豔和同事創新摸索的鄉(xiang) 村幼兒(er) 園特色教育模式。這片種植園原本是幼兒(er) 園旁邊的荒地,五年前開始,郭文豔和同事們(men) 在這裏拔草、施肥耕作,硬是把60畝(mu) 的荒地打造成了孩子們(men) 的第二課堂。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園長 郭文豔:在大自然裏去遊戲、活動,孩子們(men) 非常的快樂(le) 。我們(men) 這個(ge) 種植園其實也為(wei) 孩子們(men) 進行勞動教育提供了一個(ge) 場地,孩子們(men) 在勞動中可以培養(yang) 他們(men) 之間的合作,培養(yang) 他們(men) 好的意誌品質,培養(yang) 他們(men) 的互助精神。
2002年,郭文豔畢業(ye) 於(yu) 新鄉(xiang) 市第一師範學校,畢業(ye) 後她擔任過幼兒(er) 園老師、小學老師,但始終是在城市。2012年,當得知西平羅鄉(xiang) 建起了當地農(nong) 村的第一個(ge) 公辦幼兒(er) 園正缺老師時,她做了一個(ge) 出人意料的決(jue) 定,去往這個(ge) 距當地縣城50公裏外的山區幼兒(er) 園工作。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園長 郭文豔:我從(cong) 小生在農(nong) 村、長在農(nong) 村,我小時候也沒有上過幼兒(er) 園,自己學的專(zhuan) 業(ye) 就是幼教,我想如果我也能夠來到鄉(xiang) 村裏麵,服務於(yu) 鄉(xiang) 村的孩子,這對於(yu) 我來說,也是一件挺快樂(le) 的事情。
郭文豔工作的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位於(yu) 山西、河南交界的南太行侯兆川,這是一片被群山環繞的平原地帶。當時,幼兒(er) 園水電都還沒有開通,郭文豔和同事們(men) 就住了進來,整整一個(ge) 暑假,他們(men) 搬桌椅、做教具、設計裝飾,將幼兒(er) 園布置得井井有條。但沒有想到的是,開學時卻遭遇了招生難。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園長 郭文豔:我們(men) 想政府給我們(men) 投入教學樓,這麽(me) 好的設備,一定是有很多的孩子來報名,但是恰恰相反,我們(men) 發現其實家長們(men) 他們(men) 對幼兒(er) 教育根本就不了解,他們(men) 可能覺得小學初中的時候需要找一個(ge) 好的學校,但是幼兒(er) 園玩的,或者是說一點都不重要。
為(wei) 改變山區百姓對學前教育的認識,郭文豔和同事不斷舉(ju) 辦豐(feng) 富多樣的親(qin) 子體(ti) 驗等活動,讓村民看到了幼兒(er) 園老師的專(zhuan) 業(ye) 和熱情。僅(jin) 一年時間,前來報名的孩子人數就翻了好幾番。但在和家長們(men) 的接觸中,郭文豔和同事也發現,村裏留守兒(er) 童多,要想進一步讓孩子的爺爺奶奶也能和幼兒(er) 園老師一起參與(yu) 到孩子的教育中,形成家園共育,是個(ge) 難題。他們(men) 嚐試從(cong) 村民教育入手,創辦了以幼兒(er) 園為(wei) 依托的社區學堂,麵向周邊15個(ge) 村莊的村民進行招生。
自2014年5月起,每周二和周四下午,郭文豔都會(hui) 帶著老師來到社區學堂,教村民學知識、玩親(qin) 子遊戲等。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園長 郭文豔:我們(men) 開設了24門課程,分別有育兒(er) 知識、衛生保健、美工、舞蹈、朗誦、唱歌,包括還有一些樂(le) 器類的非洲鼓。
幾年來,西平羅鄉(xiang) 有近百位村民先後成為(wei) 這個(ge) 社區學堂的學員。他們(men) 在這裏獲取信息知識,豐(feng) 富文化生活,同時對親(qin) 子教育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居民 崔新英:來上學都成為(wei) 我們(men) 的期盼了,到那天都爭(zheng) 先恐後地來了。
河南新鄉(xiang) 輝縣市西平羅鄉(xiang) 居民 郎貴花:過去我們(men) 教育孩子光會(hui) 用暴力打他嚷他,老師告訴我們(men) 教育孩子不要用暴力,要用科學文化知識去教育他,這樣我才學會(hui) 了,改變了。
紮根鄉(xiang) 村幼兒(er) 園、開辦社區學堂,全身心投入的郭文豔不得不和丈夫兩(liang) 地分居,由於(yu) 放心不下仍在上小學的女兒(er) ,她幹脆把女兒(er) 從(cong) 市裏轉到了隔壁的西平羅鄉(xiang) 小學上學。
郭文豔淩晨送女兒(er) 去隔壁小學現場:我每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住在幼兒(er) 園裏麵,如果女兒(er) 在城裏麵上學的話,(我)就會(hui) 兩(liang) 頭牽掛。
十年堅守。郭文豔見證了我國不斷加大對鄉(xiang) 村地區幼教投入帶來的變化。十年間,我國新增的幼兒(er) 園80%左右集中在中西部,60%左右分布在農(nong) 村,農(nong) 村幼兒(er) 園從(cong) 基礎設施到師資力量,全麵提升。
十年收獲。這幾本厚厚的日記,記錄著從(cong) 自然體(ti) 驗教育,到鄉(xiang) 土環境美學教育,郭文豔對鄉(xiang) 村幼兒(er) 教育的思考與(yu) 實踐。其中她寫(xie) 道:要讓每一位山區孩子享受到專(zhuan) 業(ye) 、科學、公平的幼兒(er) 教育,是我不變的初心,而這也正是西平羅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每位幼兒(er) 教師不變的青春堅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