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秘中合作共贏的成功案例”(進博會故事)

發布時間:2022-11-01 15:47:00來源: 人民日報

  編者按: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即將在上海舉(ju) 行。5年來,進博會(hui) 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成為(wei) 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書(shu) 寫(xie) 了一個(ge) 個(ge) 合作共贏的故事。本報從(cong) 今天起推出“進博會(hui) 故事”係列稿件,講述進博會(hui) 助力各國人民邁向美好生活的真實故事,展現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給世界提供的新機遇。

  在秘魯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市郊區的薩查卡村,奧斯瓦爾多·馬馬尼家的3層樓房格外顯眼。記者走進他家的院子時,馬馬尼正與(yu) 妻子、兄弟姐妹和孩子們(men) 一起,趕製一批羊駝造型的玩偶。這些獨具秘魯特色的手工藝品即將遠赴中國上海,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與(yu) 消費者見麵。

  “不久前,我們(men) 將房屋加蓋了一層,專(zhuan) 門用於(yu) 生產(chan) 羊駝玩偶。”馬馬尼告訴記者。他們(men) 一家來自秘魯阿曼塔尼島,島上許多居民世代以手工製造羊駝毛織品和玩具為(wei) 生。馬馬尼家也有一個(ge) 作坊,從(cong) 事羊駝毛手工藝品製作已經20多年了。以前,他們(men) 的產(chan) 品主要在當地旅遊景點出售,從(cong) 未想過有朝一日能遠渡重洋銷往中國。一切改變都要從(cong) 進博會(hui) 說起。

  “我們(men) 白手起家,靠進博會(hui) 打開了局麵”

  2018年,長期從(cong) 事中拉貿易的中國姑娘馬玉霞與(yu) 秘魯夥(huo) 伴貝德雷加爾、伊莎貝拉的創業(ye) 之路剛剛起步。她們(men) 向中國客戶交付的第一筆訂單就是馬馬尼家庭手工作坊生產(chan) 的1000隻羊駝玩偶。正當她們(men) 想著如何進一步打開銷售渠道時,中國將舉(ju) 辦進博會(hui) 的消息讓馬玉霞眼前一亮。馬玉霞報名參加了首屆進博會(hui) ,並為(wei) 這些羊駝玩偶起了“溫暖駝”的名字。

  當年11月,“溫暖駝”亮相首屆進博會(hui) 。“我們(men) 展品單一,生產(chan) 標準化程度有限,國內(nei) 消費者能否接受,我心裏直打鼓。”馬玉霞說,當時她隻帶了羊駝玩偶的擺件和掛件兩(liang) 種樣品參展。沒想到,僅(jin) 9平方米的展位擠滿了人,幾百件樣品沒等進博會(hui) 閉幕就售罄。進博會(hui) 首秀後,“溫暖駝”陸續接到5家實體(ti) 店的訂單。

  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hui) ,馬玉霞和大家做了充足的準備,伊莎貝拉帶著種類更多的新產(chan) 品從(cong) 秘魯飛到上海參展。“溫暖駝”再次旺銷。展會(hui) 結束後,與(yu) 她們(men) 開展合作的實體(ti) 店達到17家,電商也主動找上門。到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hui) 時,“溫暖駝”品牌已增加到20多個(ge) 大類、300多種細分商品:擺件、圍脖、拖鞋、動物玩偶……一時間貨品供不應求。

  “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國,也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高級別的展會(hui) 。”伊莎貝拉至今難忘現場參加第二屆進博會(hui) 時的震撼與(yu) 激動。她清晰地記得,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進博會(hui) 開幕式上指出,中國市場這麽(me) 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習(xi) 近平主席的話讓我們(men) 充滿希望。我們(men) 一直努力給秘魯的特色產(chan) 品尋找新的國外市場,這並非易事,直到通過進博會(hui) 平台,我們(men) 進入了中國大市場。”伊莎貝拉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鼓勵著千千萬(wan) 萬(wan) 像她們(men) 一樣的創業(ye) 者到中國開展業(ye) 務,實現更好發展。

  “我們(men) 白手起家,靠進博會(hui) 打開了局麵。”馬玉霞說,借助進博會(hui) 的平台效應,“溫暖駝”突破了創業(ye) 之初的艱難時期,可以集中精力擴大產(chan) 能、提高質量、創新設計。“正是因為(wei) 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不斷為(wei) 合作交流搭建平台,‘溫暖駝’這樣的小企業(ye) 才得以參與(yu) 到經濟全球化大潮中。”

  “即使相隔萬(wan) 裏,也能感受到精彩的進博會(hui) 對秘魯手工藝人的友好”

  每周一淩晨4時,馬馬尼都會(hui) 開著新買(mai) 的汽車,到距離3個(ge) 小時車程的布諾鎮購買(mai) 羊駝毛皮。現在,他們(men) 一家每年能生產(chan) 約5000隻羊駝玩偶,絕大多數銷往中國。

  “我在阿雷基帕市的市場租了一家小店。有一天,馬玉霞來到店裏,從(cong) 我和其他手工藝人那裏各買(mai) 了幾件羊駝玩偶,比較誰家的工藝更好。最後,她選擇了我們(men) 。”一開始,馬馬尼並不適應成批量、標準化的生產(chan) 。經過反複磨合,馬玉霞和貝德雷加爾對羊駝玩偶的五官、形態乃至脖子的粗細等都做了細化,產(chan) 品的外形逐漸規範統一起來。

  通過進博會(hui) 成名後,“溫暖駝”開始組織當地家庭進行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大大提升了當地手工製品的品質。“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很多像我這樣的手藝人就要失業(ye) 了!”馬馬尼說。借助進博會(hui) 打開中國市場後,馬馬尼的作坊收到的中國訂單金額從(cong) 最初每年1萬(wan) 美元,增加到如今的每月5萬(wan) 美元。“我們(men) 一家人齊心協力搞生產(chan) ,日子越過越好了。”望著家人,馬馬尼露出幸福的笑容。

  如今,在秘魯已經有100多個(ge) 像馬馬尼這樣的家庭加入到合作中來。今年40歲的恩裏克是一名設計師,負責為(wei) “溫暖駝”品牌設計新的玩偶模型。他的作坊以前主要生產(chan) 火烈鳥和大象造型的玩具,隻有4名家人從(cong) 事生產(chan) 。“中國夥(huo) 伴一直在鼓勵我們(men) 提高質量、創新設計,這對於(yu) 我們(men) 這些家庭作坊是很好的發展機會(hui) 。”恩裏克對未來滿懷期待,“與(yu) 中國的合作讓我們(men) 擁有了更好的生活。我們(men) 在中國被稱為(wei) ‘秘魯手工藝人’,這令人自豪。”

  看著中國夥(huo) 伴轉發來的消費者評論和點讚,許多像馬馬尼、恩裏克一樣的秘魯手工藝人,都滿是幸福感和成就感。“即使相隔萬(wan) 裏,也能感受到精彩的進博會(hui) 對秘魯手工藝人的友好。”馬馬尼說。

  “通過進博會(hui) 平台,一些秘魯家庭實現了脫貧致富”

  在阿雷基帕市西北郊的科羅拉多山區,記者見到了34歲的設計師加馬拉。與(yu) 一般的家庭作坊不同,加馬拉的作坊有近40名當地女工。記者在現場看到,11名女工正在嫻熟地用針在玩偶身上點刺出花紋式樣。其他女工有的在家上班,也能獲得同樣的薪酬。作坊還專(zhuan) 門設立了兒(er) 童活動室,方便這些女工照顧孩子。

  “3年前,進博會(hui) 為(wei) ‘溫暖駝’帶來了大量訂單。我們(men) 加入品牌合作後,業(ye) 務量迅速提升。如今,整個(ge) 作坊每年可以生產(chan) 約2.5萬(wan) 件不同樣式、尺寸的羊駝玩偶。”加馬拉說。手工製作這些產(chan) 品步驟複雜。“如您所見,這些長期與(yu) 我們(men) 合作的手工藝人,已經成為(wei) 該領域專(zhuan) 家。她們(men) 必須非常仔細,使玩偶看起來更加逼真。”加馬拉說。

  正在給一隻“小羊駝”梳理毛發的羅薩裏奧告訴記者,羊駝玩偶的耳朵和麵部等細節很難把握,她花了至少一年的時間來學習(xi) 讓羊駝玩偶變得更完美。“我在這裏工作4年多了。”她說,“這幾年,我的收入提高了很多,還能有時間照顧家庭。”

  作為(wei) 合夥(huo) 人之一,貝德雷加爾幾乎每天都要到這些作坊查看產(chan) 品質量,如色澤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製作過程是否存在問題等。“通過進博會(hui) 平台,一些秘魯家庭實現了脫貧致富。”貝德雷加爾說,“希望再次參加進博會(hui) ,並把秘魯手工藝人請去,為(wei) 大家現場展示羊駝玩偶製作過程。”

  “中國堅持擴大開放惠及世界,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深秋的北京,色彩斑斕。海澱區的一家商場內(nei) ,人流不息,暖意融融。一家毛絨玩具店裏,一隻隻羊駝玩偶呆萌可愛,受到了顧客們(men) 的青睞。

  2021年,剛剛創業(ye) 不久的毛絨玩具店主劉叢(cong) 在瀏覽進博會(hui) 相關(guan) 新聞時,注意到了來自秘魯的“溫暖駝”。為(wei) 此,她特意報名參加了第四屆進博會(hui) ,現場洽談合作。

  每兩(liang) 個(ge) 月,就會(hui) 有一批“溫暖駝”從(cong) 阿雷基帕市出發,經過利馬、香港,抵達上海,再分發至全國各地。

  如今,“溫暖駝”在國內(nei) 30多家商場有合作銷售店鋪,年銷售額是2018年的20倍。今年,連續第五年參展的“溫暖駝”展台將擴大到36平方米,展出臥姿羊駝玩偶、手繡抱枕等新產(chan) 品。

  參加了多屆進博會(hui) 的秘魯駐上海總領館商務參讚蒂安娜·彼塔表示:“‘溫暖駝’是秘中合作共贏的成功案例,進博會(hui) 是了解中國商業(ye) 文化和消費趨勢的理想平台。”

  羊駝毛紡織業(ye) 是秘魯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也是秘魯山區民眾(zhong) 的重要收入來源。近年來,秘魯大力推動羊駝毛紡織業(ye) 及時尚業(ye) 走上國際舞台,著力打造“秘魯羊駝”的原產(chan) 地品牌。中國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為(wei) 這一產(chan) 業(ye) 帶來新的機遇。“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國很多消費者願意購買(mai) 高品質、差異化的產(chan) 品。秘魯的羊駝毛紡織品在中國市場擁有良好前景。”秘魯出口和旅遊促進委員會(hui) 執行總裁阿莫拉·卡巴哈爾·舒馬赫說。

  “溫暖駝”的故事,是中國與(yu) 各國共享市場機遇的生動縮影。從(cong) 曆久彌新的百年老店,到搏擊潮頭的初創公司;從(cong) 實力雄厚的世界500強企業(ye) ,到最不發達國家的中小微企業(ye) ,進博會(hui) 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在更好滿足中國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在更好惠及各國人民。“進博會(hui) 5年來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國堅持擴大開放惠及世界,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舒馬赫說。

  (本報秘魯阿雷基帕、北京電 本報記者 吳 傑 陳一鳴 王 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