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二十大報告讓台灣青年看到廣闊前景

發布時間:2022-11-02 15: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近日,21名在京的台灣青年參加了一場有關(guan) 黨(dang) 的二十大宣講的研習(xi) 營,二十大報告這份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也有他們(men) 奮鬥的目標。

  21名台灣青年來自科技、醫療、教育等行業(ye) ,還有多名高校在讀學生。研習(xi) 營中,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劉偉(wei) 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深入解讀,未來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祖國的建設圖景讓參加研習(xi) 的台灣青年看到發展機會(hui) 。

  出生在台北的羅至善已在北京發展10年,目前在北京運營一家智能采油設備公司,他介紹自己時,會(hui) 加上“北京女婿”這一身份。在羅至善看來,產(chan) 業(ye) 報國是兩(liang) 岸同胞熱愛偉(wei) 大祖國、推進兩(liang) 岸統一、致力民族複興(xing) 的直接體(ti) 現,也是責無旁貸的使命。他給自己劃定的方向是推動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海峽兩(liang) 岸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技術戰略合作,吸引更多台資台商和優(you) 秀人才來祖國大陸發展、圓夢。

  90後白馥萍在北京的一家醫院工作,同時也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念研究生。在研習(xi) 中,通過聽講解、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她說自己被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內(nei) 涵所震撼,這是一套既有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普遍性特點,又與(yu) 中國國情實際相結合的戰略布局。

  結合二十大報告,白馥萍回溯了她所投身的醫療衛生領域改革曆程,並體(ti) 會(hui) 到近幾年的醫療衛生體(ti) 製改革不隻是醫療衛生領域的事,而是支撐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供給側(ce) 結構性調整;健康中國戰略不隻是服務中國人,它的外溢效應也將推動全球衛生進步。她表示,要以社會(hui) 發展全局和全球視角思考建設健康中國如何落到實處,在醫院工作中不斷創新,在學術科研任務中發現問題、找答案,思考如何將台灣的醫療衛生資源對接參與(yu) 到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中。

  羅至善的曾外祖父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黨(dang) 員和上海共產(chan) 主義(yi) 小組發起成員。羅至善說,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兩(liang) 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yu) 水的一家人。我們(men) 始終尊重、關(guan) 愛、造福台灣同胞”“偉(wei) 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後盾”,這讓他再次真切體(ti) 悟到祖國對台灣同胞的厚愛寄望,令人倍感溫暖,是祖國給台灣青年的定心丸。

  羅至善說,在大陸的台灣青年了解祖國真實情況,他們(men) 的觀點也比較容易被島內(nei) 同胞接受,未來要向島內(nei) 同胞講好祖國故事,讓更多台灣同胞深入了解、認識祖國。

  在北京生活了10年的陳文成目前在北京大學任教。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他作為(wei) 一名城市誌願者見證了冬奧會(hui) 的精彩。2019年,他參加了國慶70周年群眾(zhong) 遊行方陣,走過天安門那一刻,他由衷地自豪;2021年,他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的現場,當“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響起時,他熱血沸騰;這次在研習(xi) 營參觀“奮進新時代”的展覽,他感受到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生逢其時的一代,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

  正在中國社科院大學學習(xi) 的沈宏叡說,今年國慶前,他在自己的朋友圈裏發了一則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的信息,沒想到很快就有50多名在京台灣青年響應。國慶當天,當他們(men) 在天安門廣場麵向五星紅旗時,每個(ge) 人心中的愛國情緒都在蕩漾。

  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遊鈞表示,希望在京台灣青年結合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全局、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以及自己在大陸親(qin) 身發展經曆,在更大視野、更高層次上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曆史大勢,勇擔民族大義(yi) ,“增強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始終相信“統一有好處、‘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這個(ge) 樸實的道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和動員更多的島內(nei) 青年,為(wei) 推動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