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單霽翔談龍泉青瓷:當好“文化使者” 更加觸手可及

發布時間:2022-11-02 15:51: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杭州11月1日電(項菁周健)“龍泉青瓷是當之無愧的‘瓷海明珠’、交流互鑒的‘文化使者’。”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浙江杭州舉(ju) 辦的第五屆世界青瓷大會(hui) 上,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表示,青瓷的研發、製作要麵向生活,讓其從(cong) “被仰望”變為(wei) “觸手可及”。

  中華上下五千年,瓷器文明長達三千年。

  英文單詞“China”,既有“中國”之意,也有“瓷器”之意。單霽翔接受采訪時提到,無論是“海上絲(si) 綢之路”,還是“陸上絲(si) 綢之路”,其實都是“文化交流之路”,而瓷器在其中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

  龍泉青瓷始於(yu) 三國兩(liang) 晉,興(xing) 於(yu) 北宋,在南宋時期達到鼎盛。2009年,龍泉青瓷傳(chuan) 統燒製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是全球首個(ge) 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

  “國外大量博物館裏,都有龍泉青瓷,可見其影響力之大。”單霽翔認為(wei) ,麗(li) 水龍泉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水運發達,自古是商旅往來的咽喉,再加上當地擁有優(you) 質的瓷土、水源、柴木以及技藝高超的工匠,“龍泉青瓷遠銷亞(ya) 非歐三大洲,是多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注定現象”。

  單霽翔說,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龍泉青瓷代表中國走向世界各地,已成為(wei) 中華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ti) 。

  當前,如何持續推動千年龍泉青瓷與(yu) 世界“對話”?賦予其新的活力是關(guan) 鍵。

  在此次世界青瓷大會(hui) 中,借力3D數字技術,一場名為(wei) “宋瓷夢華”的青瓷沉浸式交互藝術展亮相,在場的國際友人直呼“過癮”。

  而這與(yu) 單霽翔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認為(wei) :“包括青瓷文化在內(nei) 的所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都要適應如今的信息化社會(hui) ,通過傳(chuan) 播形式與(yu) 技術創新,更生動、更直接地講好背後故事。”

  此外,讓龍泉青瓷繼續當好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使者”,還應著眼器物本身。在單霽翔看來,青瓷的研發、製作需要麵向生活,提高物品質量,讓其更加觸手可及。

  記者曾在龍泉一家青瓷工作室看到,青瓷與(yu) U盤、音樂(le) 盒等物品相結合,新穎且實用。如單霽翔所言:“龍泉青瓷文化產(chan) 品正根據人們(men) 的現實需要,源源不斷地走進千家萬(wan) 戶,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