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中國實習 與世界接軌——2022年“在華留學生企業實習”項目側記

發布時間:2022-11-03 10:5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今年秋招季,西北工業(ye) 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喀麥隆籍留學生艾曼紐埃爾·貝鬆伊已收到6封工作錄取通知書(shu) ,其中包括他實習(xi) 過的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月,通過由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主辦的“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項目,他成為(wei) 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實習(xi) 工程師。

  像艾曼紐埃爾一樣,通過“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項目在中國找到實習(xi) 的留學生不在少數。“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專(zhuan) 項工作自2021年起啟動實施,受到企業(ye) 、高校和在華留學生的熱捧,也得到了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關(guan) 注和高度評價(jia) 。

  留學生享在華實習(xi) 的“綠色通道”

  來自孟加拉國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留學生沙克耶·侯桑發現,不少企業(ye) 通常很少招收實習(xi) 留學生,即便有崗位,也在異地,並且專(zhuan) 業(ye) 匹配度比較低。“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項目正好解決(jue) 了沙克耶的難題。“我們(men) 根據專(zhuan) 業(ye) 和需求向老師提出申請後,老師和工作人員會(hui) 根據我們(men) 的需求幫我們(men) 尋找接收實習(xi) 留學生的公司。”沙克耶說。

  和沙克耶一樣,重慶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埃拉蕾·加拉塔耶娃今年研三,就在她找工作一籌莫展時,收到了“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項目的通知。

  “中國經濟很發達,我們(men) 國家會(hui) 從(cong) 中國進口很多商品。”埃拉蕾說,自己的父親(qin) 在土庫曼斯坦經營一家化工企業(ye) ,為(wei) 了在中國深造後用所學專(zhuan) 業(ye) 知識幫助家族企業(ye) ,她有明晰的職業(ye) 發展規劃,“先學中國的語言文化,接著學習(xi) 經濟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以後可以更好地服務兩(liang) 國貿易。”為(wei) 此,她主動提出去廣東(dong) 立威化工有限公司實習(xi) ,參與(yu) 海外客戶開發和市場調查的工作。

  為(wei) 拓展來華留學生實習(xi) 實踐渠道,這已是重慶大學第二年參與(yu) “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活動。重慶大學留學生事務管理中心留學生管理科科長毛俊涵介紹,學校已建立起多個(ge) 來華留學生創新創業(ye) 實習(xi) 基地,推薦優(you) 秀留學生到基地及其他相關(guan) 單位實習(xi) 。

  專(zhuan) 業(ye) 對口是很多在華留學生尋找實習(xi) 的主要訴求之一。北京師範大學的韓國留學生鄭有珍想在博士畢業(ye) 後留在中國工作。法律專(zhuan) 業(ye) 的她迫切需要一份盡可能貼近專(zhuan) 業(ye) 需求的實習(xi) 工作,希望在豐(feng) 富專(zhuan) 業(ye) 經曆的同時,也讓自己更好地從(cong) 學校過渡到社會(hui) 。

  通過“在華留學生企業(ye) 實習(xi) ”項目,鄭有珍來到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實習(xi) 。在她看來,這份實習(xi) 工作不僅(jin) 滿足了她專(zhuan) 業(ye) 對口的需求,還讓她提前認識了解了外麵的世界。這正是她希望通過實習(xi) 獲得的寶貴財富。

  近年來,不少高校開展了一係列工作推動留學生在華實習(xi) 就業(ye) ,比如開拓留學生對口用人單位、設立留學生實習(xi) 實踐基地、開展留學生職業(ye) 生涯規劃培訓、建立實習(xi) 就業(ye) 信息分享平台、組織留學生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等,還主動向企業(ye) 推薦素質優(you) 秀、專(zhuan) 業(ye) 對口的應屆畢業(ye) 生,並為(wei) 應聘成功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簽證服務。

  留學生深入實踐鋪墊職業(ye) 生涯

  踏出校園,走上實習(xi) 崗位,中央財經大學的烏(wu) 幹達籍留學生圖亞(ya) 穆哈齊·多納姆預想會(hui) 遇到很多困難。但在中鐵建工集團國際事業(ye) 部實習(xi) 兩(liang) 個(ge) 月後,她第一次有了畢業(ye) 後要留在中國工作的想法。

  “我真的想過會(hui) 有壓力,但沒想到實習(xi) 過程中的一切都很順利。”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裏,圖亞(ya) 穆哈齊不再拘泥於(yu) 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從(cong) 中英文件翻譯到管理專(zhuan) 業(ye) 圖表,經濟專(zhuan) 業(ye) 的她將自己的優(you) 勢在實踐中發揮到了最大。

  一心想學好國際貿易的埃拉蕾也有同樣的體(ti) 會(hui) 。她在學校學到的專(zhuan) 業(ye) 理論在實踐中得以驗證,“我發現經濟理論和真實的進出口貿易很不一樣,所以返校後我可以根據實踐需求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學習(xi) ”。近期,她在寫(xie) 畢業(ye) 論文的同時,也正在自學外貿、銷售等相關(guan) 課程。

  西北工業(ye) 大學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兼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李自偉(wei) 認為(wei) ,在華留學生通過實習(xi) 能夠實現學用結合,更好激發他們(men) 的學習(xi) 積極性,同時也有利於(yu) 學校深化在華留學生人才培養(yang) 改革。

  複旦大學外交學專(zhuan) 業(ye) 研二學生佐佐木智大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企業(ye) 公共外交,在申萬(wan) 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國際業(ye) 務部實習(xi) 期間,他主要負責翻譯行業(ye) 報告。對他來說,這是一次體(ti) 驗式的實習(xi) 經曆,“這次實習(xi) 讓我對國際經濟局勢有了更深的了解,為(wei) 我的學術研究帶來了宏觀視角,比如宏觀的經濟形勢如何影響企業(ye) ”。

  重慶大學的緬甸籍留學生蘭(lan) 納琬璽今年大四,學習(xi) 建築學。實習(xi) 前,她一直對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有些困惑,如不夠理解建築設計中的具體(ti) 要求和限製,缺乏對建築行業(ye) 的現實了解。她和身邊同專(zhuan) 業(ye) 的同學一樣,抱著好奇心和不確定性投出實習(xi) 簡曆。

  蘭(lan) 納琬璽的實習(xi) 接收單位是中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總部。在自己熟悉的建築設計崗位,她認為(wei) 這份實習(xi) 很契合她的專(zhuan) 業(ye) 。上崗後,她了解到所參與(yu) 的項目已進入施工尾期,更多的工作涉及應急、安全、管理等方麵。她發現,這些都是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

  “跳出”圖紙,深入施工現場,蘭(lan) 納琬璽有了新的感悟,“以前覺得現實中限製設計的因素太多了,但如果能夠用最好的方式解決(jue) 難題,最大化做好自己的設計成果,這反而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挑戰”。在廣東(dong) 實習(xi) 的那段日子,她參觀了安藤忠雄設計的順德和美術館、紮哈·哈迪德設計的廣州無極限廣場。現在,她有了更明確的職業(ye) 目標——成為(wei) 像他們(men) 一樣的建築師。

  留學生為(wei) 中企出海提供人才支撐

  在東(dong) 南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國際學生輔導員儲(chu) 楚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e) 走出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有更多駐外的中國企業(ye) ,需要大量了解中國國情的本土化人才。

  來自俄羅斯的穆斯塔芬·奧斯卡就讀於(yu)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經濟與(yu) 貿易專(zhuan) 業(ye) 。他的父母從(cong) 事進口貿易,從(cong) 中國進口大量服裝,“他們(men) 的經曆也影響了我,所以我才會(hui) 來中國留學”。今年7月,他在佛山市華清瓷建材有限公司進行了為(wei) 期兩(liang) 個(ge) 月的實習(xi) ,主要做分析、開發海外客戶等工作。

  剛入職的幾天裏,穆斯塔芬給很多客戶發了推廣郵件,直到第四天都沒收到任何回複。盡管有些失望,但在他的堅持下,第二周時他收到了來自客戶的第一次反饋。後來,他又陸續開發了多個(ge) 新客戶。直到他實習(xi) 結束,這些客戶還和公司保持著聯係。

  作為(wei) 實習(xi) 接收單位之一的安徽華爾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型化工企業(ye) 。隨著公司產(chan) 業(ye) 鏈的不斷延伸,業(ye) 務領域也更加廣泛,很多原料、產(chan) 品都有進出口的業(ye) 務,對企業(ye) 管理、產(chan) 品研發、國際貿易與(yu) 營銷等方麵的留學生有一定的需求。

  作為(wei) 該企業(ye) 化工國際貿易崗位上的實習(xi) 生,就讀於(yu) 長安大學的科摩羅留學生阿卜杜·穆罕默德主要負責為(wei) 公司開展海外貿易業(ye) 務。在公司副董事長吳煒看來,阿卜杜有很多新穎的想法,無論解決(jue) 問題的思維方式還是視野都很開闊,“在華留學生擁有自身的相對優(you) 勢,包括豐(feng) 富的國際人脈關(guan) 係、特定商業(ye) 文化的知識、語言或者商務英語、特殊領域的專(zhuan) 業(ye) 知識等”。

  正在從(cong) “業(ye) 務國際化”向“公司國際化”升維的中交集團,一次性接收了3名在華留學生實習(xi) 。緊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期,中交集團粵港澳區域總部團工委書(shu) 記張首政希望通過全球優(you) 勢資源集聚,幫助留學生更好地學成歸國,為(wei) 本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貢獻,同時也願意支持優(you) 秀的留學生直接選擇駐地國中交集團公司就業(ye) 。

  “以後我想成為(wei) 中國和土庫曼斯坦之間的一座小橋,幫助我的祖國發展經濟。”在提及回歸家族企業(ye) 時,埃拉蕾覺得這是以後的事。在這之前,她想繼續深造、順利畢業(ye) ,然後在中國發展,成立自己的公司。

  沙克耶同樣有創業(ye) 的想法。通過在淮南萬(wan) 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實習(xi) ,他認為(wei) 自己打開了國際貿易視角。作為(wei) “中國通”的艾曼紐埃爾則想學好專(zhuan) 業(ye) 技術,推動中國和喀麥隆兩(liang) 國間的技術交流,“比如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技術上很先進,如果有機會(hui) 我願意將新的技術推薦到我的國家”。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俞希 譚雅麗(li)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