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漢朝當時流行說這句吉祥語

發布時間:2022-11-03 16:03:00來源: 長沙晚報

  長沙晚報全媒體(ti) 記者 任波

  馬王堆漢墓絲(si) 織品又有重大新發現!11月2日,長沙晚報全媒體(ti) 記者在湖南博物院文物觀摩室見到了兩(liang) 塊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織有漢字的菱紋綺殘片。

  湖南博物院專(zhuan) 家最新研究發現,在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出土的菱紋綺中織入有“安樂(le) 如意 長壽無極”的吉祥語。這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絲(si) 織品上最新發現的文字,也是目前在我國絲(si) 織品上發現的通過織機織入的最早成句文字。專(zhuan) 家已在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出土的70多塊殘片中找到80餘(yu) 字,均為(wei) 豎排篆隸“安樂(le) 如意 長壽無極”字樣。這一新發現填補了相關(guan) 研究領域的空白,再次證實了中國古代絲(si) 織品技藝的精妙高超。

  研究人員偶然瞥見一個(ge) “無”字

  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女士介紹了這一最新發現的過程。

  在湖南博物院文物觀摩室展示工作台前,喻燕姣指著織有文字的兩(liang) 塊菱紋綺殘片告訴記者,今年4月22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未整理紡織品進行係統性清庫。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si) 織品等文物數量龐大,破碎成塊的絲(si) 織品殘片以及大堆紡織品粘連堆積成“絲(si) 磚”。長期以來,這些“絲(si) 磚”僅(jin) 作為(wei) 資料文物保存入庫。本次清庫,是對具有信息量、有一定特色和意義(yi) 的殘片進行文物歸檔。

  喻燕姣說,清庫研究人員偶然從(cong)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綺中,發現織入了一個(ge) 漢字。這個(ge) 最初的發現是偶然的,也是極不容易的,因為(wei) “綺”這種絲(si) 織品是平紋地上起斜紋花的絲(si) 織品,因保存不佳,很難從(cong) 紋路上辨別中間的文字。

  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墓主為(wei) “辛追夫人”的兒(er) 子利豨,他下葬於(yu) 全力推行節儉(jian) 的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其墓葬保存狀態遠遠不如辛追之墓,1973年11月—12月發掘出土,墓主僅(jin) 留下一具遺骸,大量絲(si) 織品均已破損,粘連成“絲(si) 磚”。

  喻燕姣介紹,此次清庫時,研究人員在有側(ce) 麵光源的情況下偶然瞥見在一件菱紋綺上織入了一個(ge) 篆體(ti) 帶隸意的漢字,這個(ge) 字似乎是上麵一個(ge) 草字頭,下麵一個(ge) “無”字。(《長沙晚報》曾在今年4月25日8版首先披露),經複旦大學出土文獻與(yu) 古文字研究中心專(zhuan) 家確認,這就是古“無”字。

  這件褐色菱紋綺出自標注“裞衣兩(liang) 笥”的竹箱子中,喻燕姣反複查看這件被折疊擺放的菱紋綺絲(si) 綿袍,到今年10月,她已從(cong) 70多塊絲(si) 織物殘片中找到了80餘(yu) 字。經過複原性排列,湖南博物院相關(guan) 工作人員發現這80多個(ge) 反複出現的漢字可以豎行排列為(wei) 篆書(shu) “安樂(le) 如意 長壽無極”,這8個(ge) 字是當時流行的一句吉祥語,類似的吉祥語亦出現在1995年新疆民豐(feng) 縣尼雅遺址出土的一片絲(si) 織物中。當然,尼雅遺址出土的這片絲(si) 織物屬於(yu) 東(dong) 漢晚期,時間遠遠晚於(yu)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綺。

  “錦繡文綺”證明漢代絲(si) 織技藝精妙

  古老的中國以絲(si) 綢聞名世界,故當時中國又被外國尊稱為(wei) 絲(si) 國。古羅馬博物學家蓋烏(wu) 斯·普林尼·塞孔都斯在其《自然史》一書(shu) 中記載:“中國產(chan) 絲(si) ,織成錦繡文綺,運至羅馬……裁成衣服,光輝奪目,人工巧妙,達到極點。”

  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出土的絲(si) 織品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安樂(le) 如意 長壽無極”這樣的吉祥語?喻燕姣分析,兩(liang) 千多年前的西漢早期,社會(hui) 經過長期戰亂(luan) ,經濟並不繁榮,人們(men) 生活困苦,普遍希望安定太平,生活如意,又因利豨早逝,織工在織造菱紋綺裞衣時,把軑侯家族對死者的祝福和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祈願織進了這一絲(si) 織物中,“安樂(le) 如意 長壽無極”是當時全社會(hui) 的一句流行吉祥語。

  同時,喻燕姣認為(wei) ,通過織機把一句吉祥語織進絲(si) 織品中,充分反映了兩(liang) 千多年前西漢紡織工藝水平的高超。她表示,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綺,質地鬆軟,光澤柔和,是通過提花織造機械完成的,這就需要像計算機編程一樣事先編織好複雜的紋樣。整片菱紋綺裞衣從(cong) 上到下織入數十個(ge) 帶隸意的篆書(shu) “安樂(le) 如意 長壽無極”字樣,說明了中國漢代絲(si) 織技藝是極其精妙的。

  據悉,湖南博物院通過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進行係統性清庫,將倉(cang) 庫內(nei) 未入賬的所有文物有序編號,共清理出藏品21000餘(yu) 件。其中,紡織品庫19000餘(yu) 件、漆木器庫1700件。

  馬王堆漢墓三號墓

  本次發現漢字的絲(si) 織物全部來自馬王堆漢墓三號墓。該墓於(yu) 1973年11-12月發掘。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漆器、簡帛、絲(si) 織品、兵器等文物1600多件。其中13萬(wan) 多字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帛書(shu) 、簡牘,填補了曆史空白,著名帛畫《車馬儀(yi) 仗圖》即出自三號墓。按漢代葬製,辛追、利蒼墓東(dong) 西並列,墓道平行,為(wei) 夫妻不同穴合葬式。三號墓位於(yu) 辛追墓之南,墓主應為(wei) 辛追之後,骨骸鑒定為(wei) 30歲左右的男性,根據出土的印泥,可斷定墓主名叫利豨。

  (《長沙晚報》2022年11月3日)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