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發布時間:2022-11-08 11:26:00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張躍國(廣州市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研究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個(ge) 重大論斷莊嚴(yan) 宣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新道路和中國方案,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基於(yu) 自己國情和中華文明所必然具有的特征特色,鮮明標注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jia) 值立場和時代精神。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才能更好地讀懂中國故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故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故事。

  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wei) 大的夢想。近代以來,在外國列強入侵和封建腐朽統治下,我國錯失了工業(ye) 革命的機遇,大幅落後於(yu) 時代。鴉片戰爭(zheng) 之後,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誌士不屈不撓,苦苦尋求中國現代化之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的條件下,中國現代化沒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多年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鬥,就是為(wei) 了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men) 黨(dang) 孜孜以求,帶領人民對中國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1956年,毛澤東(dong) 同誌提出:“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ge) 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nei) ,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後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1964年,周恩來同誌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麵實現農(nong) 業(ye) 、工業(ye) 、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誌明確指出,“我們(men) 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提出了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隻有在整個(ge) 人類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曆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曆史事實充分證明,正是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我們(men) 才取得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偉(wei) 大勝利,成立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為(wei) 我國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根本製度保障;也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雖然遭遇過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但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意誌和決(jue) 心始終沒有動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根本的政治保證,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本質的特征。

  術語的革命: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恩格斯深刻指出:“一門科學提出的每一種新見解都包含這門科學的術語的革命。”現代化這個(ge) 曆史現象最早是在西方出現的,現代化理論也是源自西方、主要是在美國興(xing) 起的。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憑借其構建和主導的資本主義(yi) 現代化體(ti) 係,壟斷了現代化的定義(yi) 權和解釋權。但是,兩(liang) 百多年來,絕大多數後發國家都未能通過複製西方模式成功實現現代化。反觀中國,黨(dang) 百年奮鬥的成功道路是黨(dang) 領導人民獨立自主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yi) 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ge) 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cong) 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我們(men) 在確定奮鬥目標時,雖然借用了“現代化”這個(ge) 術語,但中國式現代化絕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也不是簡單套用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而是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創造性地凝練形成的全新科學術語。作為(wei) 原創性科學概念,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蘊含著豐(feng) 富的獨特內(nei) 涵和鮮明的中國特色。

  黨(dang) 的二十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中國特色作了集中概括和深刻闡述。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yi) 多人口要整體(ti) 邁入現代化社會(hui) ,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曆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我國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jue) 地區差距、城鄉(xiang) 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堅決(jue) 防止兩(liang) 極分化。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我國現代化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國現代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一些老牌資本主義(yi) 國家走的是暴力掠奪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國家落後為(wei) 代價(jia) 的現代化,我國現代化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努力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作出貢獻。實踐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也體(ti) 現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

  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意義(yi)

  在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曆史悠久的東(dong) 方大國推進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創舉(ju) ,本身就具有文明進步的價(jia) 值意蘊,是對人類社會(hui) 的重大文明貢獻。同時,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後發國家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現代化路徑提供了中國方案,也為(wei) 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cong) 近代以後的深重苦難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從(cong) 來就沒有教科書(shu) ,更沒有現成答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wei) 大而艱巨的事業(ye) 。惟其艱巨,所以偉(wei) 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作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當之無愧。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意義(yi) ,還深刻體(ti) 現在它代表著人類道義(yi) 和人民意願。中國式現代化以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根本方向,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wei) 根本旨歸,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兩(liang) 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yi) 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打破了隻有遵循資本主義(yi) 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展現了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必將成為(wei) 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光輝燦爛、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