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建美麗幹淨安全的網絡家園——寫在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之際

發布時間:2022-11-10 10:47:00來源: 光明日報

  此刻的烏(wu) 鎮,寧靜漸被打破。

  聲音來自五湖四海,繞著這個(ge) 江南小鎮的小橋流水,停留在粉牆黛瓦之間。

  互聯網是這個(ge) 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它就像江南水鄉(xiang) 的河網,互聯互通,將大家聯係在一起,推動國際社會(hui) 越來越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

  今天,我們(men) 已離不開互聯網。從(cong) 一個(ge) 人的衣食住行,到一個(ge) 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互聯網的影響無處不在。它滲透到人類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同時也麵臨(lin) 發展和安全方麵的問題和挑戰。

  1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白皮書(shu) 指出,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網絡霸權主義(yi) 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構成新的威脅。個(ge) 別國家將互聯網作為(wei) 維護霸權的工具,濫用信息技術幹涉別國內(nei) 政,從(cong) 事大規模網絡竊密和監控活動,網絡空間衝(chong) 突對抗風險上升。一些國家搞“小圈子”“脫鉤斷鏈”,製造網絡空間的分裂與(yu) 對抗,網絡空間安全麵臨(lin) 的形勢日益複雜。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是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認為(wei) ,網絡空間治理呼喚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決(jue) 方案,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攜手應對。

  這些聲音,最終匯集在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得到廣泛認同——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ge) 家園更美麗(li) 、更幹淨、更安全,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

  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

  互聯網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是有形的。

  “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國際社會(hui) 網絡化領域的必然邏輯延續。”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秘書(shu) 長任賢良說。

  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走過的第9個(ge) 年頭。

  4個(ge) 月前,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國際組織正式成立。這是由致力於(yu) 推動全球互聯網發展的相關(guan) 企業(ye) 、組織、機構和個(ge) 人等自願結成的國際性、行業(ye) 性、非營利性社會(hui) 組織,旨在搭建全球互聯網共商共建共享平台,共謀發展福祉,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由一個(ge) 會(hui) 議,到一個(ge) 組織,這個(ge) 變化順應了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潮流,回應了國際社會(hui) 開展網絡空間對話協商合作的廣泛呼聲。這個(ge) 呼聲,可以從(cong) 此次烏(wu) 鎮峰會(hui) 的參會(hui) 熱情中感受到。

  “每年都有約8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千餘(yu) 名代表齊聚美麗(li) 水鄉(xiang) 烏(wu) 鎮,共話互聯網未來,今年報名參會(hui) 的已突破120個(ge) 國家和地區,有近2000位代表。”任賢良介紹。

  參會(hui) 者中,有外國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行業(ye) 機構代表、互聯網企業(ye) 代表,以及圖靈獎獲得者、互聯網先驅人物、互聯網名人堂入選者等學界代表。在會(hui) 場外,還有互聯網世界的無數“居民”也在關(guan) 注著。

  是的,大家的事,應該由大家商量著辦。如何治理互聯網、用好互聯網,這是人類共同麵臨(lin) 的問題,沒人能置身事外。

  而且,我們(men) 麵對的不僅(jin) 是挑戰,還有機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重塑社會(hui) 生活經濟各領域,網絡空間給人類文明進步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任賢良說。

  這次烏(wu) 鎮峰會(hui) ,正是為(wei) 共建網絡世界、共創數字未來,為(wei)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獻智獻策。無論是聚焦合作與(yu) 發展、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人文與(yu) 社會(hui) 、治理與(yu) 安全的20個(ge) 分論壇以及270餘(yu) 家中外企業(ye) 參展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還是從(cong) 全球征集評選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精品案例”,人們(men) 都能感受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時的全球參與(yu) 和平等對話。

  “網絡空間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網絡空間的未來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而不應該由一個(ge) 國家或者幾個(ge) 國家說了算。”國家網信辦國際合作局局長祁小夏在《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白皮書(shu) 發布會(hui) 上強調,我們(men) 倡導國際社會(hui)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強合作,共同製定網絡空間國際規則。

  正如白皮書(shu) 所說:“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堅持多邊參與(yu) 、多方參與(yu) ,尊重網絡主權,發揚夥(huo) 伴精神,堅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推動國際社會(hui) 深化務實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

  參差多態 共建共享

  或許有人會(hui) 問,中國何以能舉(ju) 辦這樣的盛會(hui) ?

  答案可以從(cong) 這裏找:我們(men) 有全球第一的網民規模和國家頂級域名注冊(ce) 量,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有全球規模第一的數字消費市場,有發展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的數字經濟,以及持續創新的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等。

  在中國的每一處地方,我們(men) 幾乎都能感受到互聯網的魅力和數字技術的魔力。在偏遠的海島,老百姓可以走進家門口的5G健康小屋,不用擔心山海相隔,就能與(yu) 大醫院的專(zhuan) 家麵對麵遠程診療。在偏僻的農(nong) 村,網絡直銷讓農(nong) 產(chan) 品賣得更好,手機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民致富的“新農(nong) 具”……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

  比如,我們(men) 開展國家頂級域名係統服務平台海外節點建設,麵向全球用戶提供不間斷的、穩定的國家域名解析服務;我們(men) 推動北鬥相關(guan) 產(chan) 品及服務惠及全球,北鬥相關(guan) 產(chan) 品已出口至全球一半以上國家和地區;我們(men) 的“絲(si) 路電商”成果豐(feng) 碩,與(yu) 五大洲23個(ge) 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製;我們(men) 的雲(yun) 計算積極為(wei) 非洲、中東(dong) 、東(dong) 南亞(ya) 國家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雲(yun) 服務支持……

  我們(men) 還與(yu) 國際社會(hui) 攜手提高數據安全和個(ge) 人信息保護合作水平,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yi) ;積極開展網絡空間多雙邊交流合作,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開展網絡扶貧國際合作,推動網絡文化交流與(yu) 文明互鑒,推進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

  “中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實踐為(wei)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探索了經驗,也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曹淑敏表示。

  中國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積極行動者和倡導者,互聯網大會(hui) 既是行動,也是倡導。任賢良強調:“我們(men) 倡導‘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獨行快,眾(zhong) 行遠’的理念。”

  美美與(yu) 共,這也是曹淑敏想說的:“世界各國文明形態多樣,都應該也都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互聯網發展治理之路。我們(men) 非常支持多元化的探索與(yu) 實踐,而不是把自己的模式強加於(yu) 人。中國始終堅持尊重網絡主權,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以及平等參與(yu) 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

  就像烏(wu) 鎮的小橋流水,每一座橋、每一條河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它們(men) 彼此相連相依,最後構成一個(ge) 參差多態、共建共享的水鄉(xiang) 網絡。這不正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寫(xie) 照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