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赴“綠色”之約:看進博會上食品企業的“雙碳”變革

發布時間:2022-11-10 10:5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11月9日訊(記者 劉瀟瀟 施曉娟 石蘭(lan) )從(cong) 幫助奶牛減少碳排放的“瘤胃緩衝(chong) 劑”,到比傳(chuan) 統工藝減碳60%的“智慧飲料瓶”,再到降低碳足跡14%的植物基牛奶包裝盒……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下稱“進博會(hui) ”)的食品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展館中,“綠色”蔚然成風。來自海內(nei) 外的眾(zhong) 多食品企業(ye) 在這一世界級舞台上競相“炫技”,展現各自在低碳減排中所取得的創新成果。

  自我國明確“雙碳”目標以來,如何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的轉型步伐,成為(wei) 了各行各業(ye) 關(guan) 注的焦點。世界經濟論壇於(yu) 2021年發布的《淨零挑戰:供應鏈的新機遇》報告指出,食品行業(ye) 約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5%,對減碳的需求迫在眉睫。參展企業(ye) 紛紛表示,將以科技創新不斷推動行業(ye) 綠色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積極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

  牧場的綠色“碳”索

  小小一杯牛奶,留下的碳足跡卻超乎想象。在飼草種植、奶牛養(yang) 殖、產(chan) 品加工、終端銷售這一條乳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中,處處都有碳排放的蹤影,而其中最主要的碳排放來自於(yu) 牧場端。

  “縱觀全球各大乳製品企業(ye) ,原奶碳排放量占比普遍達到了90%以上。”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在今年7月舉(ju) 辦的“中國碳中和乳業(ye) 峰會(hui) ”上表示。

  為(wei) 何牧場會(hui) 成為(wei) 碳排放的“大戶”?據國家奶牛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李勝利介紹,奶牛、肉牛作為(wei) 反芻動物,有四個(ge) 瘤胃,飼草飼料在腸內(nei) 發酵所產(chan) 生的甲烷即占據了整個(ge) 產(chan) 業(ye) 碳排放的39.1%,與(yu) 糞便應用、飼料生產(chan) 共同構成了牧場的碳排放主要來源。

  “飼養(yang) 一頭奶牛排放的廢氣量相當於(yu) 兩(liang) 頭肉牛、14頭綿羊、22頭山羊、74頭豬。”李勝利說。

  如何才能讓牧場實現綠色發展?不少食品企業(ye) 在進博會(hui) 現場展出了各自在這一領域進行的探索和成果。

  嘉吉動物營養(yang) 北亞(ya) 區總裁鄭鴻飛介紹,本次嘉吉帶來了肉牛專(zhuan) 用的複合型緩衝(chong) 劑,運用最新的原料瘤胃消化速率模型,通過動物試驗和基於(yu) 百萬(wan) 營養(yang) 數據庫的科學設計,改善瘤胃健康進而提高肉牛的營養(yang) 物質消化率。“這個(ge) 產(chan) 品會(hui) 幫助奶牛大大降低碳排放,起到環保的作用。”鄭鴻飛說。

  “長期以來,伊利一直踐行綠色理念,打造零碳產(chan) 品。”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表示,伊利已連續12年開展碳盤查,建設智慧牧場、零碳工廠,發起產(chan) 業(ye) 零碳聯盟,帶動全產(chan) 業(ye) 鏈共赴“零碳之約”。“零碳牛奶、零碳酸奶、零碳奶粉、零碳冰淇淋已在伊利誕生,未來將會(hui) 有更多零碳產(chan) 品上市。”劉春喜說。

  在蒙牛集團的努力下,200多平方公裏的荒漠如今已披上了綠色的外衣。十餘(yu) 年間,蒙牛旗下的聖牧高科在烏(wu) 蘭(lan) 布和沙漠累計投資75億(yi) 元,累計種植9700多萬(wan) 株沙生樹,讓22萬(wan) 畝(mu) 沙漠成為(wei) 優(you) 良草場。在中間製造環節,蒙牛全麵推廣綠色能源及節能降耗,目前擁有2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

  來自新西蘭(lan) 的紐仕蘭(lan) 乳業(ye) 在進博會(hui) 期間推出“碳中和牛奶”,展現了企業(ye) 在“從(cong) 牧場到餐桌”全鏈路數字化減碳上做出的努力。據企業(ye) 負責人介紹,這一產(chan) 品在牧場奶源端減碳28%,工廠能源端減碳25%,外包裝采用植物基包裝,降低碳足跡約14%,實現了低碳生態且可全程溯源。

  讓包裝更“地球友好”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麵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各大商場的飲品店中,越來越多年輕人一改以往用塑料杯、塑料吸管的習(xi) 慣,而以可重複利用的“隨行杯”作為(wei) 代替。當下消費者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逐漸增強,“綠色包裝”的環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隨著“雙碳”風潮吹進進博會(hui) ,以“零碳未來”、“綠色環保”為(wei) 主題的展示在食品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展館中隨處可見。例如,達能將低碳科技“碳捕捉”技術和脈動“智慧碳”概念瓶“搬”進展館,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展現了脈動的碳中和工廠,讓觀眾(zhong) 們(men) 身臨(lin) 其境感受脈動的減碳奧秘。

  VR互動裝置生動地模擬了脈動“智慧碳”瓶的生產(chan) 過程。通過從(cong) 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利用微生物轉化技術生產(chan) 出PET的關(guan) 鍵原料,從(cong) 而減少傳(chuan) 統生產(chan) 工藝中對石化原料的使用。達能方麵負責人介紹,運用該技術生產(chan) 的PET瓶,即“智慧碳”瓶,比傳(chuan) 統工藝可減少近60%的碳排放,同時,脈動瓶已經實現了100%可回收。

  雀巢則是將食品外包裝玩出了“跨界花活”。據雀巢方麵介紹,此次進博會(hui) 雀巢“濃遇”咖啡與(yu) 國內(nei) 滑板品牌DBH (DO BY HEART)開展跨界合作,推出限量版滑板,滑板組件原材料正是來自回收雀巢“濃遇”咖啡膠囊外殼所提煉的再生鋁。

  在今年年初,億(yi) 滋國際發布的《2021全球零食現狀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主動關(guan) 注零食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包裝的環保與(yu) 可回收等,這些因素都會(hui) 影響消費者對於(yu) 零食企業(ye) 品牌的選擇。在進博會(hui) 期間,億(yi) 滋國際聚焦包裝環保創新和原材料可持續采購和運營,展示了在節能減排、國產(chan) 軟麥合作培育和塑料包裝創新等方麵可持續發展的最新成果。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如今已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劉春喜在進博會(hui) 期間表示,邁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征程,必須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不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進一步強化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消費等方麵的技術創新,帶動全產(chan) 業(ye) 鏈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引領綠色消費潮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