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成長,是他們與烏鎮的浪漫

發布時間:2022-11-11 10:5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聶思媛

  “能成為(wei) 烏(wu) 鎮峰會(hui) 的誌願者,我感到非常榮幸。”浙江理工大學的00後“小梧桐”俞喆話語中充滿自豪。“小梧桐”,取意“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9年來,這些穿著藍色係製服的青春麵孔,默默地為(wei) 互聯網大會(hui) 的順利召開保駕護航,他們(men) 是最亮麗(li) 的“烏(wu) 鎮藍”。

  “我在窗口寫(xie) 青春,爭(zheng) 做最美小梧桐”是誌願者們(men) 的光榮誓言,他們(men) 將向世界展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青年誌願者風采。

  今年的726名“小梧桐”來自浙江省內(nei) 18所高校,其中00後共有685人,占總人數的94.35%;還有428人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預錄用誌願者,占總人數的58.95%。

  這支青春誌願隊伍按照不同的崗位職責,分為(wei) 酒店及醫療服務、道路引導、鎮區崗點服務等9個(ge) 組。

  浙江傳(chuan) 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禮儀(yi) 專(zhuan) 業(ye) 的00後朱梓寧,已經是第二次參加互聯網大會(hui) 。去年她是禮儀(yi) 團隊的一員,今年已經成為(wei) 學生領隊。如今,她更了解服務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也更有經驗去幫助新的“小梧桐”做好服務心態的建設和服務細節的提升。

  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zhuan) 業(ye) 的羅翌嘉,今年第一次參與(yu)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誌願服務,她既是“小梧桐”,又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預錄用賽會(hui) 誌願者,“有了服務互聯網大會(hui) 的經驗,希望能夠在明年更好地服務杭州亞(ya) 運會(hui) 。”

  培訓期間,背地圖成了許多“小梧桐”最頭疼的事情。“小梧桐”們(men) 既要熟悉大會(hui) 背景、桐鄉(xiang) 當地特色,也要熟記會(hui) 議議程安排、遊覽車站點及服務時間等詳細信息,成為(wei) “人工導航”。

  隻要進入“烏(wu) 鎮時間”,“小梧桐”們(men) 都開啟了“暴走”模式。“手機上每天2萬(wan) +的步數是一種常態。”俞喆說介紹,她們(men) 的團建遊戲是每個(ge) 人取一個(ge) 景點作為(wei) 代號,分成兩(liang) 組進行對抗,被點到名字的人快速說出從(cong) 自己的地點到對方地點的最快路徑。

  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的蕭瑤是景區道路引導服務組的誌願者。“在誌願中感受快樂(le) ,在快樂(le) 中誌願奉獻”,是蕭瑤一直堅守的誌願服務準則。“服務對象的一個(ge) 滿意的微笑,真的有掃去身體(ti) 疲憊的能量!”

  蕭瑤也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高校預錄用賽會(hui) 誌願者。“在誌願服務的過程中,會(hui) 遇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服務對象,我的表達能力、責任心、包容心、同理心、耐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時,也認識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今後,我會(hui) 更加努力學好專(zhuan) 業(ye) 知識,在即將到來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繼續當好一顆必不可少的‘螺絲(si) 釘’。”

  這是林芝霞走在烏(wu) 鎮青石板路上的第6年,屠圓媛走在烏(wu) 鎮青石板路上的第9年。每年,她們(men) 都是最早入駐烏(wu) 鎮的一批工作人員,差不多要在這裏待一個(ge) 月。

  林芝霞和屠圓媛是誌願者機動後勤服務組的成員。她們(men) 要為(wei) 誌願者做好各種後勤保障工作,比如把誌願者的物料包和生活物資,發放到每個(ge) 人的房間,是“誌願者背後的誌願者”。

  因為(wei) 服務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林芝霞與(yu) 桐鄉(xiang) 結緣,大學畢業(ye) 後成為(wei) 新桐鄉(xiang) 人。從(cong) 一名普通的大學生誌願者,到成為(wei) 桐鄉(xiang) 市誌願者協會(hui) 秘書(shu) 長,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也見證了林芝霞的成長。

  每一次參與(yu) 大會(hui) ,她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最開始,林芝霞關(guan) 注嘉賓比較多,而現在,她更多關(guan) 注互聯網大會(hui) 上的領先成果。“我見證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發展,未來,我要為(wei) 建設好烏(wu) 鎮和桐鄉(xiang) ,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屠圓媛的手機裏,還留存著參加每一年互聯網大會(hui) 誌願服務的照片,笑顏定格了青春。“願以力所能及之力服務於(yu) 他人,為(wei) 家鄉(xiang) 的發展貢獻自己微小的力量,詮釋大愛嘉興(xing) 。”

  團浙江省誌工權益部副部長陳曉雷,也是烏(wu) 鎮峰會(hui) 的“九年陳”了。在峰會(hui) 誌願服務部辦公室的桌上,一本越來越厚的《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誌願服務組織與(yu) 管理工作匯編》見證了誌願者工作的發展。

  這本“寶典”是誌願者服務團隊在第四屆互聯網大會(hui) 時寫(xie) 出來的,從(cong) 前期招募培訓、演練應急方案到後期的經驗總結,詳細記錄了誌願服務部的全流程工作細節,已成為(wei) 每名誌願服務管理者每天必翻的書(shu) ,且年年更新。

  在烏(wu) 鎮鎮區崗點服務的本地誌願者胡豪傑,也是第9年參與(yu) 互聯網大會(hui) 的誌願服務。從(cong) 一個(ge) 初入社會(hui) 的青年,變成了丈夫、父親(qin) 的角色。他對互聯網大會(hui) 的感情,也從(cong) 一時的新鮮感,變成了青年一代的使命和責任感。“我是一名金融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如今烏(wu) 鎮的數字經濟企業(ye) 已有1000多家。我見證了烏(wu) 鎮從(cong) 一個(ge) 水鄉(xiang) 古鎮,變成了一個(g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的強鎮,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

  胡豪傑記得,有一屆互聯網大會(hui) 召開的時候,遇到突然降溫,誌願者服裝較為(wei) 單薄,但是小梧桐們(men) 個(ge) 個(ge) 精神抖擻。這些年輕、積極、向上的誌願者,也成為(wei) 胡豪傑不斷奉獻的動力。

  一道道流動的藍白風景線,一張張燦爛的青春笑臉,唱響青春的禮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已成為(wei) 越來越多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價(jia) 值選擇。

  當問到今後是否還打算繼續服務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小梧桐”們(men) 都給出了肯定的答複。胡豪傑向“小梧桐”們(men) 發出了“十年之約”的邀請:“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希望你們(men) 都能回來,一起再為(wei) 烏(wu) 鎮峰會(hui) 貢獻力量,我在烏(wu) 鎮等你們(men)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