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漁村網紅“趕海父子”:賣風景也賣海產品
中新網寧德11月11日電 題:漁村網紅“趕海父子”:賣風景也賣海產(chan) 品
作者 呂巧琴 吳允傑
“來自我們(men) 寧德的大黃魚,肉質細嫩、營養(yang) 豐(feng) 富,老少皆宜。”“姐,您放心,一定都是品質優(you) 良的大黃魚!”“一號鏈接還剩最後兩(liang) 單,喜歡的趕緊拍。”......“雙十一”期間,張序劍在直播間與(yu) 觀眾(zhong) 們(men) 互動,賣力吆喝著來自家鄉(xiang) 的海產(chan) 品。
“‘雙十一’到了,我們(men) 7個(ge) 主播一天輪流直播15小時左右,抓住時機提高銷量。”張序劍說,借著“雙十一”的東(dong) 風推出產(chan) 品折扣、剪輯產(chan) 品小視頻,賣產(chan) 品的同時,也將家鄉(xiang) 的風光推介出去。
來自福建寧德市霞浦縣的張序劍,大學開始便做過購物網站、開過家具店、賣過燈具,創業(ye) 一直是縈繞在他心頭的夢想。一次與(yu) 朋友的聚會(hui) 上,他看到好友紛紛刷著短視頻,便萌生了從(cong) 大城市回到小漁村創作短視頻的想法,並於(yu) 2019年返鄉(xiang) 創業(ye) 。
最開始,父母對於(yu) 張序劍的決(jue) 定並不理解。父親(qin) 張應斌說,小漁村的青年都卯足了勁向外麵發展,兒(er) 子完全有機會(hui) 走向大城市,回鄉(xiang) 就意味著放棄穩定的收入,投入到一個(ge) 全新、未知的領域。
“好在最後還是選擇支持我。”張序劍笑著說。
灘塗上的淤泥之中,他追逐著孔洞中的鰻魚,最終成功將其捕獲;黃魚如何加工製作才好吃,他“三下兩(liang) 下”送上一段教程……依托父親(qin) 張應斌的趕海技術,張序劍用視頻記錄真實趕海生活,引得眾(zhong) 多網友喜愛。
“我骨子裏天生就有些‘不循規蹈矩’的想法,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ge) 很有前景的方向。”張序劍說,當時這條新媒體(ti) 賽道上的人還不多,如果做得好,未嚐不能成為(wei) 一門新的事業(ye) 。
2020年1月1日,張序劍發了條記錄父親(qin) 在海邊抓章魚的視頻,隻見章魚躲在灘塗泥巴裏,張應斌用工具一下一下地刨,畫麵看起來特別解壓。該條視頻獲得6700多萬(wan) 的播放量,點讚數200多萬(wan) 。
張序劍說,短視頻創作對他來說是個(ge) 全新的領域,每一次父親(qin) 趕海,他都記錄下全過程剪輯成短視頻上傳(chuan) ,而喜歡新鮮事物的父親(qin) 也很快適應了鏡頭下的生活。
在不斷摸索中,張應斌、張序劍父子倆(lia) 確定了自己的風格:趕海時,沉默而能幹的父親(qin) 與(yu) 不斷進行生動解說的兒(er) 子相互補充,成為(wei) “趕海父子”賬號最大的特色,已收獲222.5萬(wan) 名粉絲(si) 。“走紅真的很偶然,我們(men) 很幸運。”張序劍說。
地處福建省東(dong) 北部的霞浦縣,是福建省海域最大、海岸線最長、島礁最多、淺海灘塗最廣的沿海縣份,海上日出、海岸灘塗攝影享譽國內(nei) 外,被譽為(wei) “中國十大風光攝影聖地”“中國最美麗(li) 的灘塗”,每年均有大量海內(nei) 外攝影愛好者到此拍攝。
除了製作趕海視頻外,張序劍也會(hui) 拍攝一些家鄉(xiang) 的風景、海鮮加工製作過程、漁民勞作及探店等視頻,推介家鄉(xiang) 風景。“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網友看到家鄉(xiang) 的美景與(yu) 優(you) 質的海產(chan) 品。”張序劍說。
隨著關(guan) 注“趕海父子”的粉絲(si) 越來越多,漸漸開始有人問張序劍:“你的漁獲賣不賣?”“視頻裏出現的那些家鄉(xiang) 特產(chan) 賣不賣?”這讓張序劍萌生了直播帶動地方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的想法。
從(cong) 海帶、紫菜到柚子等,初期的直播都反響平平。經過複盤和思考之後,張序劍將目光投向了家鄉(xiang) 最著名的水產(chan) 品——大黃魚。他說,寧德市是“中國大黃魚之都”,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ou) 勢;同時,大黃魚是冰鮮食品,較紫菜、海帶等產(chan) 品吃得快、回購率高,預製菜也非常多,可以滿足各地食客的口味。
憑借真實鏡頭、優(you) 質產(chan) 品、原產(chan) 地一手價(jia) 格,張序劍慢慢打開了銷路。“現在一場直播可以賣出2000-3000單,銷售額達到3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張序劍說。
銷售上漲、人員緊缺,張序劍成立公司,帶動當地300多人就業(ye) ,拓寬漁民及企業(ye) 的銷售渠道。他也義(yi) 務為(wei) 當地漁民、企業(ye) 、工廠等進行短視頻和直播培訓,教授他們(men) 自己當主播帶貨。一批大學生返鄉(xiang) 加入到他的隊伍中,共同推廣家鄉(xiang) 及其海產(chan) 品,助力家鄉(xiang) 發展。
“感覺到自己的影響力變大了,也希望盡己所能讓家鄉(xiang) 的人賺到錢。”張序劍說,計劃投資建設大黃魚全產(chan) 業(ye) 鏈工廠,規模化推廣家鄉(xiang) 文化和大黃魚,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增收致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