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之重器 勁舞蒼穹

發布時間:2022-11-14 10:45: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殲-20四機編隊亮相,C919振翅高飛,八一表演隊彩練當空舞,中國空間站組合體(ti) 1:1展示艙……11月8日開幕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精彩不斷,亮點紛呈。這屆航展,線上線下有美國、英國、德國等4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740多家國內(nei) 外企業(ye) 參展,航空航天領域的國際知名企業(ye) 齊集珠海。這場“藍天盛會(hui) ”,充分展示了我國航空航天和國防科技工業(ye) 領域的尖端技術和創新突破。

  11月8日的珠海,陰雲(yun) ,有小雨。曾7次走出國門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在這種複雜天氣條件下,炫技長空,拉開了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的序幕。

  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首次四機編隊,亮相航展。雙機水平交叉、垂直脫離、大力拉升、斜斤鬥,優(you) 越的操控性能和穩定性,連續橫滾。超低空過場、垂直躍升、直插雲(yun) 端,平穩著陸,短距離滑行,這是殲-20首次在航展上降落,讓觀眾(zhong) 近距離參觀感受中國第五代戰機的英姿。

  運油-20是在運-20基礎上改進的中國新一代空中加油裝備,已經與(yu) 中國空軍(jun) “空中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等戰機,從(cong) 高原到海上多次開展空中加油訓練,這一次航展,運油-20首次麵向公眾(zhong) 進行飛行展示。短距離加速、大仰角快速升空、大坡度小半徑轉彎,靈活的“胖妞”、蛇形機動。

  空軍(jun) 運油-20飛行員李彥說:“對於(yu) 大型飛機來說,低空狀態下對機體(ti) 強度和飛機操控性、機動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此次航展,我們(men) 既考慮了如何展示運油-20實戰性能,又考慮了飛行表演動作的可觀賞性。”

  加油姿態、低空通場,運油-20可以有效增強航空兵遠程機動能力,擔負空中投送任務。

  軍(jun) 事專(zhuan) 家宋心之說:“運油-20作為(wei) 空軍(jun) 非常重要的一款裝備,對空軍(jun) 的遠程投送能力和航程活動半徑的擴展,它是一個(ge) 倍增器,能讓整個(ge) 空軍(jun) 的作戰覆蓋麵積大大擴展,戰略空軍(jun) 需要有這麽(me) 一款大國重器。”

  李彥說:“換裝以來,我們(men) 上高原、飛邊界、出國門、跨大洲,參加過和平使命、國際軍(jun) 事比賽等中外重大演訓,航跡遍布亞(ya) 、非、歐、大洋四大洲。我們(men) 相信隨著人民軍(jun) 隊使命任務的拓展,我們(men) 將飛得更高更遠。”

  11月9日,晴,八一表演隊仍然用多彩航跡勁舞長空。中國航展繼續亮點紛呈。二十度盤旋,一係列動作,展示了無攻-2穩定的氣動布局和優(you) 秀的機動性能。

  本屆中國航展,殲-16型戰機也首次展飛珠海,中國自主研製的空警-500亮相珠海,僅(jin) 空軍(jun) 就展示了新時代投入練兵備戰的50型(套)裝備。

  空軍(jun) 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說:“本屆航展集中展示了新時代十年的曆史性成就,也集中展示了現代化戰略軍(jun) 種建設的階段性成果,比如“20係列”戰機,比如戰略預警、空降作戰、防空反導,包括無人作戰,都得到了集中展示。”

  中國軍(jun) 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十年強軍(jun) ,空軍(jun) 有了“飛得遠”的新佩劍,更有了“飛出去”的主心骨。這十年,空軍(jun) 警巡東(dong) 海、戰巡南海、礪兵台海、中俄巡航、前出西太、繞島巡航、海外投送、抗疫救災,飛了過去沒有飛過的航線,到了過去沒有到過的區域,這是強國強軍(jun) 的新答卷。

  任何一個(ge) 國家的武器裝備,都是基於(yu) 自身作戰需求和國家戰略安全考量,一代一代地向前發展的。11月11日,恰逢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空軍(jun) 建軍(jun) 73周年紀念日,通過這屆中國航展,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持續推進裝備建設、全麵建設世界一流空軍(jun) 目標的信心和決(jue) 心。

  除了軍(jun) 用飛機,在民用方麵,幾天來,前不久剛取得型號合格證的國產(chan) 大飛機C919,取證後第一次亮相珠海;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liang) 棲飛機鯤龍AG600做了12噸投水演示。

  宋心之說:“這幾年,咱們(men) 國家的經濟形勢和科技發展更好,我們(men) 就有更多力量投入航空科研,而航空科研的技術提升又促進了新產(chan) 品的產(chan) 生和新工藝新材料的增加,這樣的話整個(ge) 發展呈現良性循環,新產(chan) 品出來然後反哺到科研的投入,然後再有新產(chan) 品出來不斷提升。”

  科技創新是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自主創新尤為(wei) 重要。就拿航空工業(ye) 來說,這十年,研發經費投入從(cong) 217億(yi) 元增長到437億(yi) 元,為(wei) 航空工業(ye) 跨越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源泉。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既是一次新時代國防科技工業(ye) 研發創新能力、先進製造能力的精彩亮相,也是涵蓋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jun) 事電子等行業(ye) 在內(nei) 的“中國軍(jun) 工”整體(ti) 形象的展示。天上精彩不斷,地麵靜態展示區也是精彩紛呈。

  本屆中國航展上,中國展示出一大批“高、精、尖”的武器和技術裝備,實現了“陸、海、空、天、電、網”六位一體(ti) ,係統化、全維度覆蓋。麵向陸上攻防、海上攻防、空中攻防、網絡信息、無人作戰、精確打擊和公共安全等7大產(chan) 品體(ti) 係,為(wei) 友好國家提供全方位、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e) 局總工程師潘愛華說:“任何國家強國必先強軍(jun) ,強軍(jun) 必須先強軍(jun) 工。我們(men) 已經形成了很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支撐著我們(men) 軍(jun) 工,可以用五句話來表示:技術更加先進,能力更加強健,布局更加合理,反應更加靈活,生態更加開放。”

  十年來,從(cong) 天宮、北鬥、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中國航天不斷創造新的曆史。本屆航展的一大亮點,就是在靜態展示區展示了1:1的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向所有聯合國會(hui) 員國開放,目前已有瑞士、波蘭(lan) 、德國、意大利等17個(ge) 國家的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這是全人類的“太空之家”。

  在中國航展靜態展示區,一座“重磅”的整體(ti) 式固體(ti) 發動機吸引著參展者的目光。它直徑3.5米,裝藥量150噸,最大推力達到500噸。載人登月、深空探索等航天活動都對運載工具有著很高的動力需求,這款500噸大推力發動機為(wei) 航天運輸係統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支撐,突破了多項先進的核心技術。

  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1所主任設計師趙玉靜說:“2021年10月,在西安圓滿完成地麵熱試車,它也是世界上裝藥量最大、性能水平比較先進的整體(ti) 式固體(ti) 發動機。”

  嫦娥、天問、羲和,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不斷實現重大突破,已經步入了探月、探火、探日時代。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月球基地將成為(wei) 現實。

  本屆中國航展參展規模更強大,“陸、海、空、天、電、網”展品更全麵,飛行表演、地麵裝備展示陣容更震撼,會(hui) 議論壇活動規格檔次更高端。中國航展不斷升級進階背後,是中國航空航天科技水平和國防實力的不斷躍升。作為(wei) 集貿易性、專(zhuan) 業(ye) 性、觀賞性於(yu) 一體(ti) 的這場空天裝備“嘉年華”,彰顯著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力量,也再次讓世界看到了自立自強、開放自信的中國形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