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航展見證高新科技與共享市場

發布時間:2022-11-15 11:11: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珠海11月14日電題:中國航展見證高新科技與(yu) 共享市場

  新華社記者洪澤華、葉挺、呼濤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上,一批中外航空航天高精尖科技產(chan) 品齊聚廣東(dong) 珠海,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這座中國南方的港口城市。

  自1996年舉(ju) 辦首屆以來,中國航展已成為(wei) 集中展示中外航空航天先進技術和高端裝備的重要窗口、促進航空航天技術和裝備領域商貿合作的國際平台。

  尖端技術服務大眾(zhong)

  雙引擎的聲浪傳(chuan) 來,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C919在珠海騰空而起。這是自2017年首飛以來,這款大飛機在中國航展上首次亮相。

  今年9月,C919大型客機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後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國產(chan) 大飛機在投放市場運行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C919大型客機航程超過5000公裏,可覆蓋國內(nei) 主要航線,每趟航班可為(wei) 158到192名乘客提供舒適和安全的服務。

  國產(chan) 大飛機的研發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正計劃在今年12月向中國東(dong) 方航空交付首批C919大型客機。在本屆航展上,C919大型客機還獲得了來自國內(nei) 7家租賃公司的300架新訂單。

  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liang) 棲飛機“鯤龍”AG600M首次在中國航展上亮相。這款飛機是為(wei) 服務中國應急救援而特製的型號。

  航展上,“鯤龍”AG600M以12噸水的最大載水量起飛,繞場飛行一周後進行了投水演示,贏得觀眾(zhong) 的陣陣歡呼與(yu) 掌聲。研發單位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鯤龍”AG600M將在2023年具備執行滅火任務的能力,並在2024年實現交付。

  共享市場

  本屆航展也展現出中國堅定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平台和共享市場的決(jue) 心。

  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民航市場和開放的航空航天大國,中國旺盛的市場需求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本屆航展吸引了4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740餘(yu) 家國內(nei) 外企業(ye) 在線上線下參展。

  “我們(men) 對中國航空市場充滿信心,願意與(yu) 客戶、合作夥(huo) 伴及供應商一起合作共贏,堅定地支持中國航空業(ye) 邁入更加安全、智能和可持續的未來。”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ya) 太區總裁徐軍(jun) 說。

  日前,空中客車公司與(yu)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140架空客飛機的批量采購協議,總價(jia) 值約170億(yi) 美元。隨著中國航空運輸市場逐步恢複,國內(nei) 航空運輸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此次購機協議的簽署有利於(yu) 滿足企業(ye) 運力需求。

  根據空中客車最新發布的中國市場預測,未來20年中國航空運輸量年均增長率將達到5.3%,高於(yu) 3.6%的世界平均水平。從(cong) 2022年到2041年,中國市場將需要8420架客機與(yu) 貨機,占全球總需求量超過20%。

  空客中國首席執行官徐崗說:“中國的發展帶動航空需求量爆發性增長。此外,中國不斷加強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航空出行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共探未知

  在航空航天館內(nei) ,1:1全尺寸中國空間站組合體(ti) 展示艙外排起長龍。中國空間站“天宮”日前迎來科學實驗艙“夢天”。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向著建成空間站的目標邁出關(guan) 鍵一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負責人說,中國空間站組成三個(ge) 模塊艙的組合體(ti) ,是中國三十年來載人航天事業(ye) 發展的裏程碑。目前,形成“T”字構型的中國空間站可實現長期3人、短期6人駐留。

  中國正在組織實施同聯合國外空司合作的中國空間站首批國際合作項目。11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目前已有瑞士、波蘭(lan) 、德國、意大利等17個(ge) 國家的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展館內(nei) 陳列的長征五號B、捷龍三號等運載火箭展現出中國不斷提升火箭運載能力,為(wei) 探空運輸更多物資和設備的實力和決(jue) 心。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長城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共完成商業(ye) 發射74次,發射了69顆國際商業(ye) 衛星。長城工業(ye) 集團負責人說,目前公司的國際化合作範疇已拓展至地麵應用係統、航天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域圖像處理、北鬥導航、深空探測等領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