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充實人才隊伍 補齊結構短板(深閱讀·關注鄉村醫生隊伍建設)

發布時間:2022-11-15 11:23:00來源: 人民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nong) 村和社區”。

  鄉(xiang) 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基層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圍繞加強鄉(xiang) 村醫生隊伍建設,多地進行了探索,不斷充實鄉(xiang) 村衛生健康人才隊伍、提高鄉(xiang) 村醫生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落實和完善鄉(xiang) 村醫生待遇保障與(yu) 激勵政策,讓鄉(xiang) 村醫生幹得好、留得住,更好滿足農(nong) 村居民的醫療衛生需求。

  ——編 者

  鄉(xiang) 道蜿蜒,引擎轟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跑馬崗村鄉(xiang) 村醫生曾小莉在村民陳大爺家門口停下摩托車——當日是每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日。25歲的曾小莉熟練地為(wei) 老人測量血壓,叮囑老人按時吃藥、注意飲食。

  曾小莉是當地近年定向委培、回鄉(xiang) 工作的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之一。“小莉服務好、態度好。”陳大爺豎起大拇指,“她經常過來幫我們(men) 檢查身體(ti) ,我們(men) 很放心。”

  去年,湖北提出到2025年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的目標。湖北省衛健委、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萬(wan) 名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配備”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通過訂單定向培養(yang) 、社會(hui) 招聘、上級機構派駐巡診、學曆提升等方式,提高大學學曆的鄉(xiang) 村醫生比例。

  訂單定向培養(yang)

  適應鄉(xiang) 村需求

  曾小莉是跑馬崗村人,高考後,報名宜昌市大學生村醫定向培養(yang) 項目,到湖北三峽職業(ye) 技術學院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就讀。2018年6月,跑馬崗村兩(liang) 名老村醫退休,剛畢業(ye) 的曾小莉分配回鄉(xiang) 工作。

  2014年,宜昌開始探索實施免費定向委培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工程,“實施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業(ye) ,委培生取得畢業(ye) 證書(shu) 後,安排到當地村衛生室工作。”宜昌市衛健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賀會(hui) 清說。

  拿出曾小莉這幾年記的筆記,可見上麵的字跡密密麻麻。跑馬崗村人口多,為(wei) 了熟悉情況,曾小莉每次上門服務時都仔細詢問村民的身體(ti) 狀況等信息,再分門別類整理好,積累下厚厚一本資料。

  隨訪過程中,曾小莉發現,村民患高血壓呈年輕化趨勢,“在學校時,老師就分析過這一現象。有了理論基礎,我出診更有針對性。”

  湖北宜昌三峽職業(ye) 技術學院副校長朱思認為(wei) ,村醫定向委培課程體(ti) 係和教學內(nei) 容要與(yu) 農(nong) 村醫療衛生工作相適應,“針對基層醫療衛生工作實際,我們(men) 增加了常見病、地方病的診療防控以及中醫學常用診療技術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等教學內(nei) 容,注重加強全科醫學理念培養(yang) 。”

  朱思說,95後、00後大學生理論知識紮實,對新知識新事物接受速度快,“相比以前‘師帶徒’、間斷進修培養(yang) 出來的村醫,能有效補齊鄉(xiang) 村醫生隊伍結構短板。”

  從(cong) 2021年起,湖北省按照相對集中、就近便利原則,在省內(nei) 部分高校統一開展大專(zhuan) 層次的鄉(xiang) 村醫生訂單定向培養(yang) ,給予培養(yang) 對象每人每年1萬(wan) 元的學費、生活費補助,畢業(ye) 後安排到定向縣域村衛生室工作,服務年限不低於(yu) 5年。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招錄大學生村醫3215人。

  在崗學曆提升

  發揮更大作用

  從(cong) 衛生學校畢業(ye) 19年後,枝江市仙女鎮周場村衛生室醫生李海英又拿到了大專(zhuan) 學曆證書(shu) 。

  幾年前,周場村一名村民上呼吸道感染,因在村衛生室治療效果不好,轉去了市裏的醫院。“中專(zhuan) 學的知識不夠用了。”李海英意識到問題所在。

  和李海英有同樣困擾的村醫不在少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湖北共有鄉(xiang) 村醫生3.9萬(wan) 餘(yu) 人,其中擁有中專(zhuan) 學曆的占74.8%,大專(zhuan) 以上學曆隻占10%。

  湖北省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張全紅介紹,湖北正采取成人高等教育、全日製脫產(chan) 學習(xi) 等方式大力推進鄉(xiang) 村醫生在崗學曆提升工作,村醫獲得的本專(zhuan) 科畢業(ye) 證書(shu) 可作為(wei) 今後晉級、晉職、各醫療衛生單位入編考試或參加執業(ye) (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依據。

  “對於(yu) 自願脫產(chan) 參加普通全日製高等學校醫學專(zhuan) 業(ye) 本專(zhuan) 科學習(xi) 的在崗鄉(xiang) 村醫生,為(wei) 其保留村醫崗位;符合條件且願意納入當地訂單定向免費培養(yang) 計劃的,在簽訂定向就業(ye) 協議後,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可安排送學。”張全紅說。

  2018年,通過成人高考,李海英考上了湖北理工學院。兩(liang) 年多的學習(xi) ,讓李海英能力上有了實實在在的提升:診斷常見病更熟練了,新學習(xi) 的中醫針灸理療技能也在診療中發揮了作用。

  聽說李海英會(hui) 做理療,73歲的王聖鳳從(cong) 鄰村趕來,由家人攙扶來到周場村衛生室。一周前,王聖鳳下地幹農(nong) 活,犯了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剛來時,腰怎麽(me) 也使不上勁。第一個(ge) 療程結束,就感覺好多了。”王聖鳳笑著說。

  治療室裏,擺放著一排嶄新的器械。“這是我們(men) 新購入的電針儀(yi) 和電磁波治療儀(yi) ,可以舒筋活絡、消炎止痛。”李海英說,醫學發展日新月異,有許多新知識新技術需要掌握,“就算畢業(ye) 了,也要把自主學習(xi) 好習(xi) 慣保持下去。”

  鄉(xiang) 鎮派駐巡診

  提升服務能力

  車行鄉(xiang) 間公路,群山環抱,景色宜人。

  午後,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xiang) 潘家灣村衛生室裏擠滿了村民。記者剛進門,就聽見鄉(xiang) 衛生院醫生時亮的聲音,“吃了毒蘑菇,中毒症狀最常見的是惡心、嘔吐,感到不適要及時就醫。”

  蘑菇是鄉(xiang) 親(qin) 們(men) 喜愛的美食,可誤食毒蘑菇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時亮專(zhuan) 門搜集整理容易誤采、誤食的毒蘑菇圖片,對村民開展科普宣傳(chuan) 。

  鄉(xiang) 衛生院醫生時亮與(yu) 潘家灣村村醫共同組成了家庭醫生簽約團隊,進行巡診。健康宣教、入戶走訪、坐診看病……在時亮的幫助指導下,2020年剛到潘家灣村的大學生村醫陳金婕工作能力顯著提升,並於(yu) 去年考取了執業(ye) 助理醫師資格證。

  “一些村醫缺乏適應多樣化需求的理論和實操技能。鄉(xiang) 衛生院醫生到村裏巡診,可以給出針對性更強的治療意見,並幫助提升村衛生室醫療安全、合理用藥等能力和水平。”時亮說。

  宜都市衛健局副局長鄧家誠介紹,實行派駐巡診製的鄉(xiang) 鎮衛生院要承擔對村衛生室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采用派駐方式的,每周至少派駐5日,每日至少服務半天,在同一個(ge) 行政村連續服務半年以上;采用巡診方式的,每周至少巡診2次,每次至少半天。”

  據了解,2025年前,湖北將免費定向培養(yang) 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4490名,在崗村醫學曆提升3114人,上級機構派駐巡診1833人,麵向社會(hui) 招聘700人。“我們(men) 將進一步建立長效工作機製,暢通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職業(ye) 發展渠道,確保已配備上崗的大學生村醫穩定服務基層,更好地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湖北省衛健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塗遠超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