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守團結合作初心 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發布時間:2022-11-16 16:30:00來源: 光明日報

  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大國博弈等多重因素持續衝(chong) 擊,衛生、數字、能源等眾(zhong) 多領域危機疊加,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麵臨(lin) 挑戰,世界經濟遭遇下行風險,全球發展赤字再度凸顯。隨著不確定性風險連連攀升,全球貿易投資動力長期受挫,世界經濟持久彌漫於(yu) 悲觀情緒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也不約而同地頻頻下調對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當地時間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在印度尼西亞(ya) 巴厘島舉(ju) 行。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出席並發表題為(wei) 《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習(xi) 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是世界和地區大國,應該體(ti) 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wei) 各國謀發展,為(wei) 人類謀福祉,為(wei) 世界謀進步。

  此次峰會(hui) 主題聚焦“共同複蘇、強勁複蘇”,以全球衛生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的能源轉型為(wei) 三大優(you) 先議題。麵臨(lin) 諸多棘手問題,世界需要G20力挽狂瀾,減少政治因素幹擾,堅守核心功能定位,凝聚共識、增強協調,營造開放、創新、包容的世界經濟環境,推動實現世界經濟強勁複蘇。

  實現複蘇有賴於(yu) 加強互聯互通,重塑開放型世界經濟。習(xi) 近平主席指出,各國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應該以鄰為(wei) 壑,構築“小院高牆”,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麵對各類主客觀因素導致的“脫鉤”“斷鏈”困境,G20應進一步加強團結合作,共同致力於(yu) 修複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加強各經濟體(ti) 間的互聯互通,重塑良性健康的開放經濟環境。隻有反對零和博弈,反對保護主義(yi) ,反對“築牆設壘”“脫鉤斷鏈”,才能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

  不同於(yu) 此前某些西方國家大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外交,不惜破壞全球產(chan) 業(ye) 鏈既成完整性的行徑,中國一貫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發起“一帶一路”倡議、舉(ju) 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都表明我們(men) 擴大開放的積極姿態,依托我國超大市場優(you) 勢,讓中國大市場與(yu) 世界市場彼此聯通,讓開放市場拉動未來經濟增長、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此外,我國致力於(yu) 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改革。

  實現複蘇有賴於(yu) 增強對話合作,加強宏觀經濟協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全球通脹水平將於(yu) 2022年達到8.8%,2023年和2024年將分別降至6.5%和4.1%。此前,部分發達經濟體(ti) 為(wei) 抑製通脹持續加息,采取緊縮貨幣政策,不僅(jin) 並未能產(chan) 生明顯的抑製效應,還產(chan) 生了一定的負麵“溢出效應”,致使部分新興(xing) 經濟體(ti) 麵臨(lin) 更加嚴(yan) 峻的資本外流、債(zhai) 務加劇、貨幣貶值等問題,衝(chong) 擊了全球經濟的穩定。當下最為(wei) 迫切的事項應是囊括世界最主要經濟體(ti) 的G20,應進一步突出強調團結合作,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習(xi) 近平主席強調,要遏製全球通脹,化解係統性經濟金融風險,特別是發達經濟體(ti) 要減少貨幣政策調整的負麵外溢效應。中國一貫認為(wei) ,大國之間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同為(wei) 全球經濟治理把舵定向。中國長期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實現複蘇有賴於(yu) 暢通交往渠道,實現科技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是此次峰會(hui) 三大優(you) 先議題之一。近年來,G20愈發關(guan) 注數字經濟轉型,重視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致力於(yu) 探討數字治理規則的建立健全。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在二十國集團提出了數字創新合作行動計劃,期待同各方一道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縮小南北國家間數字鴻溝。越是在世界經濟遭遇困境的關(guan) 鍵時刻,越需要向創新要動力,越需要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形成合力共謀創新路徑。中方認為(wei) ,打貿易戰、科技戰不僅(jin) 完全違反市場經濟原則,不利於(yu) 生產(chan) 要素、知識要素、製度要素的暢通,更無益於(yu) 實現世界經濟的創新驅動。中國反對把經貿科技文化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呼籲撤銷單邊製裁措施、取消對相關(guan) 科技合作限製,願與(yu) 世界各國一道共擔數字時代責任,共促數字經濟繁榮發展,共尋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新動能。

  實現複蘇有賴於(yu) 重視包容可持續,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許多低收入國家、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返貧和致貧現象比較突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如期落地的壓力倍增。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指出,衝(chong) 突和氣候災難,不信任和分裂,貧窮、不平等和歧視,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上漲,失業(ye) 和收入下降,大規模遷移和流離失所,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持續影響,發展中國家在複蘇過程中缺乏融資渠道等困難與(yu) 挑戰,都使可持續發展目標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與(yu) 發達國家不同,發展中國家更加關(guan) 心G20平台能否尋得解決(jue) 發展赤字的全球方案。一年裏,中國大力支持印尼擔任G20主席國工作,力促在推動世界經濟複蘇、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方麵凝聚共識、推進合作。中國全麵落實G20緩債(zhai) 倡議,緩債(zhai) 總額在G20成員中最大,為(wei) 有關(guan) 發展中國家渡過難關(guan) 提供了重要支持。習(xi) 近平主席強調,我們(men) 要建設全球經濟複蘇夥(huo) 伴關(guan) 係,堅持發展優(you) 先、以人民為(wei) 中心,始終想著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照顧發展中國家關(guan) 切。此外,為(wei) 了在全球範圍內(nei) 動員更多的全球公共產(chan) 品,克服日益凸顯的發展赤字和發展鴻溝,習(xi) 近平主席向國際社會(hui) 發出呼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加快落實向低收入國家轉借特別提款權進程。國際金融機構和商業(ye) 債(zhai) 權人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債(zhai) 權方,應該參與(yu) 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債(zhai) 行動。

  (作者:任琳,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