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張祖道紀念展覽在清華揭幕
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16日,趙元任張祖道紀念展覽揭幕儀(yi) 式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ju) 行。
2022年是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趙元任誕辰130周年,也是清華社會(hui) 學係校友、攝影家張祖道誕辰100周年。為(wei) 了紀念這兩(liang) 位傑出校友,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美術學院、國學研究院、藝術教育中心聯合舉(ju) 辦主題攝影展,以生動的圖片形式,展現他們(men) 的事業(ye) 成就和人生誌趣。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hui) 副主任謝維和,人文學院院長劉石,美術學院院長、黨(dang) 委書(shu) 記馬賽,藝教中心主任趙洪,共同為(wei) “好玩兒(er) 的大師──趙元任影記”展覽揭幕。
趙元任是享譽世界的語言學大師,著名作曲家、翻譯家、科普工作的先行者,為(wei) 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wei) “中國語言學之父”。他1910年考取第二批庚款遊美生赴美留學,1914年畢業(ye) 於(yu) 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係,獲學士學位,191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8年起,先後在康奈爾大學、清華學校和哈佛大學任教。1925-1928年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
在充滿探索精神的一生中,趙元任始終懷有對語言學、哲學、數學、物理學、心理學、天文學、音樂(le) 、戲劇、攝影等諸多領域的濃厚興(xing) 趣,以“有趣”“好玩兒(er) ”的心態,忘我地投入到所熱愛的事業(ye) 中,並取得了傑出成就和貢獻。自1910年赴美留學起,趙元任就開始用相機記錄學習(xi) 、工作、生活和所思所見,留下了上萬(wan) 張珍貴照片。這些照片經過整理編纂,今年由商務印書(shu) 館出版了《好玩兒(er) 的大師》(趙元任影記之學術篇)一書(shu) 。經作者黃加林先生慨允,清華大學校史館等以該書(shu) 中部分照片為(wei) 主要素材製成展覽,讓廣大師生仿佛置身於(yu) 衝(chong) 洗照片的“暗室”中,帶著好奇心逐一探索和觀賞趙元任拍攝和自拍的作品。
在清華大學校史館一層大廳展出的“好玩兒(er) 的大師——趙元任影記”展覽,通過61個(ge) 自發光式燈箱,展示了115幅精彩、生動的黑白照片,以時間為(wei) 序,通過“留學十年”“忙碌的一年”“環球之旅”“清華國學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海外萍蹤”六個(ge) 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趙元任的精彩學術人生。展出的照片中,既有反映趙元任學術事業(ye) 、人生經曆和傑出成績的精彩內(nei) 容,比如他大學時代的“學霸”成績卡,一直帶在身邊的大學四年兩(liang) 次被選為(wei) “榮譽學會(hui) 會(hui) 員”而獲得的金鑰匙,以及參與(yu) 創辦科學社、參加國語運動、為(wei) 羅素來華學術交流作翻譯、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從(cong) 事漢語方言調查,等等;同時更注重選取突出反映趙元任“有趣”“好玩兒(er) ”、勇於(yu) 探索和嚐試新事物的生動照片,比如吃葡萄三連拍、滑冰五部曲、撒把騎車、開心地坐在“遊山美地“冰川點的懸崖邊上、參演歌劇、親(qin) 口嚐嚐“電伏特”滋味、抖空竹、在清華園體(ti) 驗“鋸木頭”,等等。展覽抓住“好玩兒(er) 的大師”這一主題,凸顯“好玩兒(er) ”和“大師”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
在展區中部,專(zhuan) 門設置了醒目的紅色音樂(le) 盒,播放趙元任創作的鋼琴曲《花八板與(yu) 湘江浪》,作為(wei) 展覽的背景音樂(le) ;在展區第六部分,觀眾(zhong) 可以聽到1981年5月趙元任回母校時演唱他的名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和“清華校歌”的珍貴原聲錄音,從(cong) 而對這位大師的音樂(le) 成就和思鄉(xiang) 之情有更深刻、更直觀的感受。在展區中的電視大屏上,還循環播放著清華藝術團的同學們(men) 在紀念趙元任誕辰120周年音樂(le) 會(hui) 上演出的錄像,反映了清華人對前輩大師的緬懷與(yu) 尊敬。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hui) 副主任、校友總會(hui) 副會(hui) 長王岩,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張祖道之子張雲(yun) 兵,展覽總設計師範寅良,共同為(wei) “張祖道鏡頭下的清華”展覽揭幕。
張祖道的攝影生涯始於(yu) 清華園。他1945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先修班,1946年入讀清華大學社會(hui) 學係,師從(cong) 潘光旦、費孝通,喜好攝影。1949年加入解放軍(jun) 四野南下工作團,先後擔任過任《戰士畫報》攝影記者《新觀察》《中國攝影》《人民戲劇》雜誌社攝影記者、編輯,1985年當選為(wei) 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理事,2012年獲中國攝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獲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致敬獎。
社會(hui) 學的訓練和學科背景奠定了張祖道樸實自然的攝影基調,並滲透著他本人對於(yu) 時代、社會(hui) 的關(guan) 注。他的最大特點即是作為(wei) 中國紀實攝影的先行者,他從(cong) 來不“擺拍”,而是在默默觀察的過程中記錄下瞬間最真實的影像,捕捉最生動的人物神態。如1946-1948年學生抗議美軍(jun) 暴行和“反美扶日”遊行,1947年清華同學們(men) 玩“打驢球”“鬥牛”等傳(chuan) 統遊戲,還有如汪曾祺、華羅庚、李政道、楊振寧、錢偉(wei) 長、費孝通、潘光旦、冰心等人物的工作、生活照和人物特寫(xie) 。透過張祖道的鏡頭,人們(men) 能真實地感受這位平實的攝影家對母校清華所傾(qing) 注的情感溫度,體(ti) 會(hui) 他以文化自覺的態度記錄下的豐(feng) 富人文世界。張祖道曾說過,“生活就在你身邊,一瞬間,它就是曆史。”當社會(hui) 的變遷被定格在快門下,他便將自己對曆史的尊重與(yu) 感悟濃縮為(wei) 一張張影像。
“張祖道鏡頭下的清華”展覽設於(yu) 新清華學堂和校史館外寬闊的具有一定高差的廣場平台,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規劃,巧妙地展示出張祖道高超的攝影藝術造詣。展覽從(cong) 張祖道捐贈給清華大學檔案館的4萬(wan) 餘(yu) 張照片中精選出210幅作品,分為(wei) 校慶紀實、校園風光、師生風貌、學校活動、名人校友等五個(ge) 板塊,以縱跨60年的時間緯度呈現不同年代的清華風貌與(yu) 師生群像。展覽中時間最早的照片,為(wei) 1945年秋季的西南聯大學生合影,最晚的照片是本世紀初張祖道拍攝的清華90周年校慶等場景。展出作品以黑白照片為(wei) 主,部分作品還保留了張祖道親(qin) 手書(shu) 寫(xie) 的圖片說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