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火車司機劉小千:誌願服務二十年

發布時間:2022-11-17 10: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三棵樹機務段有這樣一名25歲的火車司機,別看年紀不大,卻已經做了近20年的誌願者。

  他叫劉小千,2019年從(cong) 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機輛工程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如願以償(chang) 分配到了三棵樹機務段,成了一名開火車的“準大車”。

  劉小千出生在鐵路世家,祖父劉英賢是鐵路橋梁工,曾參與(yu) 過京哈線陶賴昭鐵路大橋、拉濱線拉林河大橋等許多特大鐵路橋梁的改造施工和維修作業(ye) 。哈爾濱的網紅橋鬆花江鐵路大橋、濱鐵路橋梁博物館也都曾留下祖父年輕時的奮鬥身影。今年50歲的父親(qin) 劉海濤也曾是一名開過蒸汽、內(nei) 燃、電力機車的全能型優(you) 秀火車司機,後來因其出色的技術轉入管理崗位。

  為(wei) 人謙遜的劉小千,跟著師傅勤學苦練,很快脫穎而出,不但成了一名車間兼職教師,還被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授予了“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火車頭後麵拉的是旅客,咱可得仔細啊!”小千說,祖父的告誡他一直都記得。

  傳(chuan) 承是無聲的,三代鐵路人傳(chuan) 承的不僅(jin) 是對鐵路的熱愛,還有對社會(hui) 責任的擔當。

  父親(qin) 劉海濤說,幼年時家附近就有一座敬老院,住著五保戶和烈軍(jun) 屬。那時,家裏並不富裕,父親(qin) 、母親(qin) 卻常去敬老院送米送麵,幫他們(men) 改善。2000年,劉海濤接過父親(qin) 手裏的水果、食品,開始為(wei) 敬老院的老人們(men) 送吃送喝。2007年,劉海濤組建了“一米陽光”公益團隊。一晃20年過去了,團隊已經從(cong) 1人壯大到200多人,先後捐資幫助了3000多名貧困學生,據不完全統計,受助人群達萬(wan) 人次之多,他們(men) 的事跡也多次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華總工會(hui) 、中華慈善總會(hui) 等報道和表彰。

  劉小千三四歲起就坐上父親(qin) 的麵包車進敬老院。慢慢地,他也成了父親(qin) 的小幫手。特別是逢年過節,劉小千從(cong) 不賴床,早早起來,幫著父親(qin) 裝車,到了敬老院給老人們(men) 講故事、唱歌。父親(qin) 給老人們(men) 理發,他就幫忙掃地上的碎頭發;父親(qin) 給老人們(men) 包餃子,他就揉麵團;父親(qin) 給老人們(men) 剪指甲,他就一旁背詩給老人們(men) 聽。父親(qin) 去貧困家庭給要失學的孩子送學費,也會(hui) 帶上他。

  小千是“雙職工”家裏的孩子,按理說玩具應該挺多,吃穿也應該不錯,但是他卻在同齡孩子裏顯得有點“窮酸”。因為(wei) 家裏很大一部分錢拿去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花了,還給周邊縣市的貧困兒(er) 童當了學費。有一年過年,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麵放鞭炮,小千卻隻能眼巴巴看著。劉海濤見狀,於(yu) 心不忍,掏出100元遞給小千,讓他去買(mai) 鞭炮。沒想到小千卻推回去:“爸,那東(dong) 西沒用,給上不起學的孩子交學費吧……”

  2007年的一天,10歲的劉小千偶然看到父親(qin) 拿回來的一本叫《春蕾行動》的宣傳(chuan) 冊(ce) 。他忽然鄭重地向父親(qin) 說道:“我要把我的壓歲錢給他,讓他上學!”他指著畫冊(ce) 上的一個(ge) 和他年紀相仿的男孩。打那後,劉小千每年的壓歲錢都捐給了需要助學的兒(er) 童。

  上了大學的劉小千,在學校勤工儉(jian) 學,放假回到哈爾濱就到超市打短工,去早市夜市擺地攤。大學同學都納悶,你父母都是在國企工作,不至於(yu) 缺錢吧。他們(men) 不知道,4年大學期間,劉小千省吃儉(jian) 用省下的錢,加上打工賺的5000多元錢,都捐了出去。2019年8月26日,劉小千拿到了成為(wei) 一名準火車司機後的第一份工資,3237元。還沒等“捂熱乎”,他就拿出2000元,通過黑龍江省婦女兒(er) 童基金會(hui) 一次性資助了兩(liang) 名貧困學生。

  兩(liang) 代火車司機,傳(chuan) 承著一個(ge) 公益夢。父子倆(lia) 都忙,小千“走車”回來,除了去周邊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訪貧困生,還要幫助父親(qin) 料理“一米陽光”的日常管理。幫父親(qin) 整理資料就是其中的一項,大小不一的“公益事業(ye) 捐贈票據”,被資助學生信息檔案,給貧困學生回信……劉小千忙得不可開交。也不知從(cong) 什麽(me) 時候起,被助學的孩子們(men) 郵來的信封上,地址沒變,收信人卻不知不覺從(cong) “劉海濤”變為(wei) 了“劉小千”。每當小千看到這些信,無論是“田字格”還是橫格紙、稿紙、白紙,也無論是鉛筆字、鋼筆字,還是電腦“打字”,他都很激動。一個(ge) 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在信中寫(xie) 道:“小千叔叔,我媽媽生我14天的時候我爸爸就去世了,我媽媽撫養(yang) 我們(men) 三個(ge) 孩子,家裏隻有十畝(mu) 地……後來,碰到了叔叔您,我媽媽就不用那麽(me) 辛苦了……我要加倍努力,考上大學,未來幫助像我一樣貧苦孩子。感謝您,我永遠的榜樣!”而當他看到由當地婦聯轉回的《“春蕾橋”資助兒(er) 童登記表》的“學校鑒定”欄處寫(xie) 著的“該生學習(xi) 優(you) 秀,誠實守信……深得學生和老師的喜歡”,他說,自己心裏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劉小千也成了有名的“破爛王”,親(qin) 戚朋友、單位同事搬新家、換新房,閑置的、淘汰的彩電、冰箱、洗衣機都成了他的最愛。西瓜要撿,芝麻也不放過,連同事家裏淘汰下來的暖水瓶他也不放過。他說,這些東(dong) 西送到貧困學生家裏,能解決(jue) 大問題。

  不抽煙不喝酒不穿名牌,做公益的小千,也成了同事們(men) 追捧的“明星”。年輕的火車司機們(men) 紛紛加入了“一米陽光”,與(yu) 劉小千一道開著火車奔跑在公益路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