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2-11-17 15:1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沈陽11月16日電(記者李宇佳)初冬時節,寒意濃濃,遼寧省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洋河鎮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地的數百畝(mu) 草莓大棚裏卻是一片溫暖。星星點點的白花散落在綠油油的葉片之中,預示著草莓種植戶將要有新一輪的收獲。

  洋河鎮地處岫岩縣最南端,水質土壤優(you) 良,晝夜溫差大,為(wei) 草莓生長提供了極佳的條件。“我們(men) 的草莓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采取人工除草除蟲,每個(ge) 環節都十分精心。”洋河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趙恒誌說。

  作為(wei)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山區近海縣,近年來,岫岩縣圍繞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發展目標,著力打造“一鎮一業(ye) ”“一村一品”,推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化、品牌化、精品化、智慧化發展。

  2018年起,洋河鎮以產(chan) 業(ye) 培育和品牌建設為(wei) 抓手,依托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分五期建設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地,陸續搭建了500餘(yu) 座高標準果蔬大棚,其中僅(jin) 草莓大棚就有400餘(yu) 座。

  大棚多了,用電量也猛增。前期由於(yu) 缺乏配套電力項目,大棚的灌溉、照明等工作成為(wei) 種植戶的煩心事。從(cong) 2019年起,國網鞍山供電公司持續加大電網建設投資,加快電網改造速度,大幅提升大棚抽水灌溉及噴淋、自動溫控卷簾、照明燈等電力設備供電可靠性,讓百姓的煩心事變為(wei) 省心事。

  有了充足電力做保障,產(chan) 業(ye) 基地更是配備了恒溫庫、包裝車間、電商直播間,實現了生產(chan) 加工銷售一體(ti) 化。如今,洋河鎮的草莓產(chan) 業(ye) 正茁壯成長,400餘(yu) 座草莓大棚年產(chan) 量達2500噸,年收入可達4000萬(wan) 元,成為(wei) 當地百姓發家致富的支柱產(chan) 業(ye) 。

  “洋河鎮草莓個(ge) 頭大、口感好,產(chan) 量還多,種植戶收入也水漲船高。”種植戶蔣旭說,每到銷售旺季每天都有人來收草莓,“每年自家收入八九萬(wan) 元不成問題。”

  致富的喜悅同樣在牧牛鎮蔓延。在這裏,剛剛喜獲豐(feng) 收的香菇種植戶正忙著為(wei) 明年的種植製作菌棒。“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燒火加熱的鍋爐,現在我們(men) 製作菌棒都是用智能化電氣設備,這樣出來的菌棒更標準,菌種也發酵得更好。”種植戶薑百秋說,“希望明年還是個(ge) 豐(feng) 收年。”

  作為(wei) 岫岩縣最大的食用菌生產(chan) 基地,牧牛鎮的蘑菇大棚是當地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通過建設產(chan) 業(ye) 基地,牧牛鎮把小蘑菇做成了大產(chan) 業(ye) ,這裏的香菇不僅(jin) 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受歡迎,還能出口到國外,讓當地村民嚐到了致富的甜頭。

  目前,牧牛鎮共有食用菌種植小區30餘(yu) 個(ge) ,種植食用菌1800萬(wan) 段,可實現產(chan) 值近億(yi) 元;建設冷藏保鮮庫5000平方米,發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4個(ge) ,社員過萬(wan) 人,年均收入3萬(wan) 元。

  從(cong) 洋河草莓到牧牛香菇,岫岩縣正在“一鎮一業(ye) ”“一村一品”目標的帶動下全力打造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通過產(chan) 業(ye) 基地建設、產(chan) 業(ye) 鏈條延伸等方式,年計劃實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項目20個(ge) 以上,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拓寬致富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