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設施農業豐富新疆“菜籃” 冬儲白菜變“冬日情結”

發布時間:2022-11-17 15: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今年的白菜少買(mai) 一點,夠醃製就行。”眼下正是置辦冬儲(chu) 白菜的好時節,範愛平卻叮囑妻子少備些。過去,白菜是冬季他家的主要蔬菜,如今家裏種了溫室大棚,冬日不愁吃菜。即便如此,他們(men) 依舊喜歡在入冬前醃製一些酸白菜以“打牙祭”。

  這幾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瑪納斯鎮上二工村40座溫室大棚裏的辣椒采摘上市,綠油油的辣椒掛滿枝頭,種植戶正忙著采摘、分揀、裝運。範愛平是該村蔬菜大棚種植戶。

  “菜苗是我們(men) 自己育的,品種豐(feng) 富且經過改良,適合本地種植。”他說,溫室大棚蔬菜在秋冬季深受歡迎,不愁銷售。今年,上二工村又新建了十多座石墨烯大棚,範愛平還準備承包新建大棚嚐試種一些南方水果。

  近幾年,瑪納斯鎮上二工村引導村民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大棚蔬菜,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也豐(feng) 富了冬日“菜籃子”。該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徐永剛說:“辣椒收完,就開始準備明年的番茄育苗。這不僅(jin) 能帶動種植戶增收,也讓村民在冬季吃上本地產(chan) 的新鮮蔬菜。”

  位於(yu) 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一到冬天氣溫驟降,千裏冰雪讓很多地方的蔬菜生產(chan) 按下“暫停鍵”。過去,人們(men) 習(xi) 慣在過冬前儲(chu) 備足量易於(yu) 長時間存儲(chu) 的白菜、土豆、蘿卜等。

  從(cong)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實施“菜籃子工程”,建設肉、蛋、奶、水產(chan) 和蔬菜生產(chan) 基地。這些年,隨著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的發展,新疆溫室大棚如雨後春筍,特別是在光熱資源豐(feng) 富的南部地區。數據顯示,近年來,新疆南部五個(ge) 地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設施蔬菜種植麵積劇增,占目前新疆設施蔬菜種植麵積近八成。

  近日,記者走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的一處設施農(nong) 業(ye) 基地,一座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nei) 技術人員正忙著培育聖女果、黃瓜等幼苗。

  “已經種植完成81座大棚的西紅柿、4座大棚的草莓和21座大棚其他瓜果蔬菜,預計到12月10日左右就可以采摘。”若羌縣盛世羌農(nong) 設施農(nong) 業(ye) 基地技術員宋印濤說。

  記者看到,這些溫室大棚都可用手機實現操控,可自動開啟天窗、遮陽係統、保溫係統和噴灌係統等。據介紹,目前,該基地106座溫室大棚已全部建成並已投入使用,可直接帶動就業(ye) 300餘(yu) 人。

  “我們(men) 在轉變傳(chuan) 統種植模式、帶動民眾(zhong) 就業(ye) 增收的同時,也確保了本地民眾(zhong) ‘菜籃子’產(chan) 品價(jia) 格平穩,供應充足。”盛世羌農(nong) 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侯自濤說。

  記者了解到,為(wei) 進一步提高冬季蔬菜生產(chan) 能力,近年來新疆不斷加快發展設施蔬菜產(chan) 業(ye) 。目前,新疆設施蔬菜種植麵積超7萬(wan) 畝(mu) ,品種有10餘(yu) 個(ge) 。設施蔬菜產(chan) 業(ye) 漸成新疆民眾(zhong) 冬季蔬菜供應的“主力軍(jun) ”,冬儲(chu) 菜變成“冬日情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