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討影視基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金雞電影論壇·基地論壇舉辦

發布時間:2022-11-18 15: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11月17日電 第3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電影論壇·基地論壇日前在廈門舉(ju) 行,本次論壇主題為(wei) “標準建設與(yu) 產(chan) 業(ye) 賦能”。旨在探討影視基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推動電影基地發揮更大作用、助力強國建設。

  電影基地(園區)是電影工業(ye) 化的基石,是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指標,更是實現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遠景目標的重要內(nei) 容。

  中國電影基金會(hui) 理事長張丕民,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影協影視基地工作委員會(hui) 會(hui) 長尹力,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原董事長楊步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hui) 會(hui) 長、導演李少紅,中國電影美術學會(hui) 會(hui) 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美術師霍廷霄,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hui) 會(hui) 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穆德遠等嘉賓出席論壇活動。

  本次論壇由一份報告發布和兩(liang) 個(ge) 圓桌論壇組成。華為(wei) 公司產(chan) 業(ye) 發展副總裁、世界超高清視頻產(chan) 業(ye) 聯盟副秘書(shu) 長、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委員燕興(xing) 發布了《2022科技賦能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報告》,分享了信息通信領域的技術進展,並對文化與(yu) 科技融合支持電影發展的路徑進行了展望。

  圓桌論壇第一場的主題為(wei) “高質量高標準創新基地經營”,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支菲娜擔任學術主持。霍廷霄,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平,象山縣政協副主席、寧波市影視文化產(chan) 業(ye) 區管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陳建瑜,青島東(dong) 方影都產(chan) 業(ye) 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孫恒勤,華誼兄弟傳(chuan) 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等專(zhuan) 家與(yu) 業(ye) 界代表圍坐一起,立足標準建設、前瞻“數字資產(chan) ”,探討了疫情之下的基地發展狀況,前瞻了強國建設總目標之下基地的自主創新、效能提升與(yu) 發展策略。

  陳建瑜認為(wei) ,提供符合強國建設目標的高標準場景、全方位服務、智能化管理,充分降低劇組人力物力成本、提升劇組運轉效能,是象山影視城成功應對疫情挑戰的經驗。

  王中磊從(cong) 華誼的影片創作與(yu) 各家基地的合作關(guan) 係談起,以《芳華》《八佰》等影片與(yu) 華誼的16個(ge) IP化電影小鎮運營經驗為(wei) 例,指出中國基地後期人才在全球已居於(yu) 領先地位,並提出要充分利用數字資產(chan) 賦能電影創作的高質量發展。

  馬平立足疫情以來中影基地高效率運轉的經驗,以中國自主技術完成的首部LED虛拍電影《安國夫人》為(wei) 例,回顧了LED虛拍技術近6年的研發過程、展望了中國電影科技的未來。

  孫恒勤通過《獨行月球》《流浪地球》《萬(wan) 裏歸途》在青島東(dong) 方影都的拍攝曆程和服務經驗,認為(wei) 基地發展一方麵要注重多樣化經營,一方麵更要進行全方位的產(chan) 業(ye) 升級,不斷探索尖端技術、國際標準,才能充分落實強國建設的基地責任、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電影工業(ye) 化發展。

  霍霆霄結合數十年從(cong) 業(ye) 經驗與(yu) 具體(ti) 拍攝案例,認為(wei) 電影製作進入一個(ge) “大美術時代”,美術師的工作包括前期預覽、實際拍攝和後期製作,需要大量依靠影視基地完成。他對基地的數字化也提出了新要求。

  圓桌論壇第二場的主題為(wei) “激發雙創活力賦能精品力作”,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藩擔任學術主持。李少紅,穆德遠,電影美術指導、造型師、概念指導李淼,橫店影視劇組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橫店影視產(chan) 業(ye) 實驗區影視服務公司董事長、橫店影視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黃雷光,江蘇省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chan) 業(ye) 園主任施娟等嘉賓,圍繞影視基地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更好的作品,藝術家如何不斷提出新要求以促進基地提高硬件建設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展開了充分探討。

  李少紅結合創作過程,對影視基地的專(zhuan) 業(ye) 配套服務、高端生產(chan) 性服務、參與(yu) 投資、新科技探索應用等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李淼結合影視基地新經驗,談到在科技引領和啟發創作方麵的示範引領作用;穆德遠立足於(yu) 基地委員會(hui) 對導演創作的支持,提出了影視基地近年來在科技賦能、服務賦能、提高創作製作效率等方麵的具體(ti) 措施;黃雷光主要從(cong) 影視拍攝基地的不斷發展壯大,談電影製作創作國內(nei) 市場內(nei) 循環的經驗,國際市場外循環的成功案例與(yu) 教訓,下一步如何推動影視基地製作創作國內(nei) 外雙循環;施娟談及如何激發電影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大影視產(chan) 業(ye) 科技賦能和規模投入,努力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影視產(chan) 業(ye) 集群。

  此番與(yu) 會(hui) 者提出兩(liang) 個(ge) 嶄新的創作製作理念:一是電影美術升級為(wei) “大美術”,二是電影成為(wei) 人類想象的漸近線。它們(men) 被認為(wei) 將成為(wei) 中國電影基地下一步工作的理論依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