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足跡 共同見證
十年的時光會(hui) 留下什麽(me) 樣的印記?對於(yu) 一個(ge) 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張張從(cong) 小到大的照片,讓我們(men) 看到他的健康快樂(le) 成長。而對於(yu) 一個(ge) 國家來說,則會(hui) 留下一件件創新的產(chan) 品,一條條打通深山的大道、一粒粒豐(feng) 收的果實、一張張開心的笑臉,讓我們(men) 看到國家發展進步的波瀾壯闊。最近,在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正在展出中。觀眾(zhong) 在這裏看到的,不僅(jin) 是進入新時代十年來的巨大變化和成就,更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經曆和記憶。
十年奮鬥,成就斐然,在“奮進新時代”成就展上,室內(nei) 室外6個(ge) 展區,6000多件實物、模型、圖片等展品,為(wei) 觀眾(zhong) 全景式、多角度地呈現了新時代十年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偉(wei) 大成就和偉(wei) 大變革。
展覽中大大小小的圖片和展品,幾乎每一件都能讓觀眾(zhong) 產(chan) 生共鳴。小到一粒米、一張明信片,大到國產(chan) 航空發動機、神舟十二號返回艙,很多觀眾(zhong) 不僅(jin) 看熱鬧,對展品背後的門道也都能娓娓道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創新作為(wei) 新發展理念之首,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科技創新更是為(wei) 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成就展上,科技相關(guan) 的展品備受觀眾(zhong) 喜愛,在互動展區,觀眾(zhong) 們(men) 還可以親(qin) 身體(ti) 驗一把。
記者在現場戴上VR眼鏡體(ti) 驗了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艙外的感受。
除了感受地球外的世界,觀眾(zhong) 還能在現場駕駛國產(chan) 大飛機、當一回高鐵司機,體(ti) 驗中國速度。
科技創新發展,拓寬了我們(men) 認知的邊界,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更是成為(wei) 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張旌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展覽上,他在一個(ge) 模型前仔細看了很久。這是他參與(yu) 建設的中國第一台脈衝(chong) 型散裂中子源,被稱為(wei) “超級顯微鏡”,可以在不對物質造成破壞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觀結構,不僅(jin) 能服務於(yu) 基礎研究,更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2018年散裂中子源正式通過驗收後,麵對科研和應用的巨大需求,馬上就開始了滿負荷的運轉。今天,張旌已經投入新的大科學裝置建設中,在展覽現場看到這個(ge) 模型,也讓他回憶起過去十多年這段奮鬥的時光。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程師、散裂中子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副總工程師 張旌:從(cong) 一片荔枝林到逐漸成為(wei) 一個(ge) 平整的場地,裝置逐漸就位。同事當時開玩笑說,高壓的打火跟血壓是同步的,隻要一打火他的血壓馬上就上去了。最後到調出來達到了我們(men) 的預期,給國家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過程很辛苦,但是結果出來以後是很快樂(le) 的一個(ge) 事情。隨著製造業(ye) 和國民經濟的需要,關(guan) 鍵技術的“卡脖子”,我們(men) 要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必須把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才會(hui) 踏實。
十年來,在創新驅動下,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其中,電力數據是國民經濟的“溫度計”和“晴雨表”。截至2021年底,我國發電總裝機達到23.8億(yi) 千瓦,比2012年翻了一倍。在展覽上,這個(ge) 電力輸送互動地圖,吸引了不少觀眾(zhong) 駐足觀看。
圖上不斷閃爍的亮線,是幾十條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線,將西部地區生產(chan) 的電力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dong) 部沿海地區。
十年前,我國超高壓、特高壓線路修建還要依賴國外設備和技術,今天,國產(chan) 技術已經讓中國的長距離能源運輸通道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上。
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市直流輸配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查鯤鵬:現在最長的輸送距離能夠到3000公裏以上,工程實際實實在在已經都存在了。這裏最關(guan) 鍵最核心的直流換流閥,2012年之後實現了自主化。
在展示台上,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圖標尤為(wei) 明顯。過去十年,我國在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不斷發力。2021年,風電光伏並網裝機合計6.35億(yi) 千瓦,是2012年的近90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接下來我國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是關(guan) 鍵。
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市直流輸配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查鯤鵬:麵向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構建,未來五到十年還有巨大的工作要做。一個(ge) 就是西北部能源基地的開發與(yu) 建設,另外能源基地建設好之後怎樣把電送到中東(dong) 部。未來至少“十四五”,甚至“十五五”還是一個(ge) 比較重要、密集的時期。
西電東(dong) 送規模的不斷擴大是十年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促進共同富裕。成就展上,許多大家印象中發展較慢的地區都展現出了新的麵貌。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寧夏展區有幾款葡萄酒和葡萄籽油,這是來自寧夏閩寧鎮的特色產(chan) 品。作為(wei) 東(dong) 西扶貧協作的樣板,今天的閩寧鎮早已不是以前黃沙漫天的樣子。在沙盤上可以看到,新時代的閩寧鎮不僅(jin) 高樓拔地而起,而且以葡萄酒為(wei) 代表的現代產(chan) 業(ye) 已經帶領閩寧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曾經的天塹變通途、過去的沙漠變綠洲,以往的無人區成了希望的田野,在現場展出的照片和模型背後,是整個(ge) 國家和民族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共同記憶。
物質生活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人們(men) 不斷追求更加美好的精神生活。展覽現場,文化類展品和互動展區也是觀眾(zhong) 打卡的高頻地點。
960萬(wan) 平方公裏,56個(ge) 民族的特色文化,呈現在展覽的每一個(ge) 角落,還有不少難得一見的真品實物,讓觀眾(zhong) 也能大飽眼福。
今天的成就是過往奮鬥的印證,接續奮鬥的力量也正來自已經發生的巨大改變。觀展完畢,觀眾(zhong) 們(men) 都對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新的征程充滿信心。
讓人印象深刻的展覽,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變化之大、更是因為(wei) 感觸之深。一件件實物模型、一段段生動視頻、一幅幅圖片圖表,濃縮的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新時代10年。偉(wei) 大成就鼓舞人心,未來前景催人奮進。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需要我們(men)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鬥,用新的偉(wei) 大奮鬥創造新的偉(wei) 業(ye) ,取得更為(wei) 輝煌的成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