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

發布時間:2022-11-18 16:14: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翻轉實物卡牌,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身處VR體(ti) 驗室,接受沉浸式安全教育……近年來,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賦能千行百業(ye) 。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10個(ge) 行業(ye) 場景應用、五大重點任務,助力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實現快速發展。

  戴上VR眼鏡,盡享360度環幕全景電影;進入VR展館,沉浸式漫遊古老建築……從(cong) 工業(ye) 生產(chan) 、文化旅遊到教育科普、演藝娛樂(le) ,近年來,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融入千行百業(ye) 、走進千家萬(wan) 戶。

  快速崛起的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正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hui) 重要行業(ye) 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骨幹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集群。

  當前,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總體(ti) 發展情況如何?推進虛擬現實加速落地,應從(cong) 何處著手?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和行業(ye) 企業(ye) 。

  規模擴大,新技術演進提速

  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也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

  早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包括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構建標準規範體(ti) 係等在內(nei) 的6項重點任務。多地陸續出台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助力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wei) 基礎的生態體(ti) 係,正邁入以產(chan) 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wei) 主線的戰略窗口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董桂官說。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cong) 2019年的282.8億(yi) 元增長至2021年的583.9億(yi) 元,市場規模實現翻番。預計未來3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3年將突破1000億(yi) 元大關(guan) 。

  “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鏈條長,主要涵蓋內(nei) 容采集、製造、終端呈現、應用等多個(ge) 環節。”董桂官介紹,看技術,近眼顯示、影像捕捉、人機交互等關(guan) 鍵技術加速迭代,虛擬現實與(yu) 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快融合創新;看終端,頭戴式、一體(ti) 機、移動端等多形態的虛擬現實設備不斷推陳出新,產(chan) 品服務打破單機限製,向雲(yun) 化路徑發展;看應用,教育、醫療、影視、體(ti) 育等應用領域內(nei) 容供給持續豐(feng) 富,“VR+”新業(ye) 態不斷湧現。

  “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近年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已在賦能行業(ye) 發展方麵成效初顯。”全國音視頻標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趙曉鶯表示。

  在趙曉鶯看來,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的快速規模化應用,可以大幅加速新技術的演進,同時,大規模應用帶來的產(chan) 業(ye) 鏈成本快速降低,也能促進新技術的成熟應用。“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行動計劃》提出虛擬現實的10個(ge) 行業(ye) 場景應用,將有效推動虛擬現實與(yu) 文教娛樂(le) 、工業(ye) 製造等行業(ye) 的跨界融合,有利於(yu) 推動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趙曉鶯說。

  賦能產(chan) 業(ye) ,多場景應用融合

  《行動計劃》提出,以虛擬現實行業(ye) 應用融合創新構建生態發展新局麵,以虛擬現實新業(ye) 態推動文化經濟新消費。“目前,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融合技術方案呈現出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應用百花齊放的態勢。”趙曉鶯說。

  以文旅業(ye) 為(wei) 例,虛擬現實的應用形式已由早期的VR虛擬建模場景,發展到現在基於(yu) 實景采集、構建沉浸體(ti) 驗、提供豐(feng) 富交互的較為(wei) 成熟的形態。置身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區,基於(yu) 百度希壤平台,用戶可以跨越時空限製一鍵抵達景區,自主設定數字化身沉浸式感受山清水秀的象鼻山,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走世界”。

  同時,虛擬現實已滲透到學校教育、職業(ye) 培訓等不同領域,VR教室、VR駕校等已取得一定規模應用。“尤其是在職業(ye) 技能培訓領域,以往的培訓規模往往受製於(yu) 設備、場地等多方麵資源約束,有了虛擬現實,能大幅降低培訓成本,並減少實操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董桂官說。

  在北京師範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通過使用智能課桌,學生隻需翻轉實物卡牌,便能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既滿足了學生在安全教學環境下進行重複實驗,也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在浙江杭州,國家電網浙江杭州蕭山區供電公司在錢江供電所安全培訓學校設立VR體(ti) 驗室,將虛擬現實與(yu) 安全教育相結合,使學員頭戴VR眼鏡便能沉浸式體(ti) 驗危險場景,從(cong) 而培養(yang) 鞏固員工的安全意識。

  “《行動計劃》提出,將實施多場景應用融合推廣工程,選擇規模化、成熟度潛力較高的行業(ye) 領域優(you) 先布局,這將為(wei) 工業(ye) 製造、文化旅遊、商貿創意等多個(ge) 行業(ye) 帶來更多利好。”董桂官說。

  補齊短板,基礎體(ti) 係加快完善

  近年來,在政策、人才等多方麵因素助推下,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鏈已基本形成。實現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總體(ti) 規模超3500億(yi) 元,打造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還應補齊哪些短板?

  “當前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在供給側(ce) 麵臨(lin) 基礎元器件、開發工具不足製約,在需求側(ce) 還存在需求分析不充分、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虛擬現實賦能行業(ye) 的有效性。”董桂官分析。

  如何破解風險挑戰、把握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機遇?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應著眼以下3個(ge) 方麵:一是蓄力關(guan) 鍵技術突破與(yu) 核心器件模組研發,為(wei) 產(chan) 業(ye) 應用打牢基礎;二是加快關(guan) 鍵技術和重點產(chan) 品的標準研製,為(wei) 提升應用規模和降低應用成本提供支撐;三是提升產(chan) 品檢驗檢測服務能力,為(wei) 提升產(chan) 品技術水平打造評判標尺。

  應該看到,按照《行動計劃》提出的五大重點任務,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體(ti) 係正加快完善。在公共服務方麵,國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經批準設立,通過持續強化標準驗證能力來提升產(chan) 品性能、提高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在標準化方麵,相關(guan) 部門持續開展標準化工作,近3年累計發布了近20項國家和行業(ye) 標準。

  近日,工信部批複組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聚焦製約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難題,建設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發、測試驗證、檢測、技術服務、人才培養(yang) 等平台,將有力推動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