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傳統製茶技藝申遺成功 專家:推動茶文化守正創新

發布時間:2022-11-30 15:5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11月30日電 (記者 龍敏)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政府間委員會(hui) 第17屆常會(hui) 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該項目包括了福建省的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製工藝、坦洋工夫茶製作技藝、漳平水仙茶製作技藝等6個(ge)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消息傳(chuan) 來,在福建茶鄉(xiang) ,人們(men) 歡呼雀躍。福建茶文化曆史悠久、底蘊深厚,是中國最重要的產(chan) 茶省和茶類最齊全的省份,也是中華茶文化發源地之一。

  寧德師範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茶文化知名研究學者夏良玉30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申遺成功有助於(yu) 中國茶文化守正創新,在技藝精髓的傳(chuan) 承保護和工藝流程的合理利用中,推動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弘揚與(yu) 傳(chuan) 承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和製作茶葉的國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國人生活,成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ti) 。夏良玉指出,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是在長期製茶實踐探索形成的,無論從(cong) 曆史上或現今來看對茶產(chan) 業(ye) 發展、擺脫貧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及茶文明傳(chuan) 播都產(chan) 生積極著極為(wei) 重要的影響;申遺成功充分體(ti) 現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華優(you) 秀文化遺產(chan) 保護成果的世界共享,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一個(ge) 重要例證。

  福建農(nong) 林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副院長、福建省現代茶葉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經濟信息崗位專(zhuan) 家管曦認為(wei) ,申遺成功有助於(yu) 深度挖掘不同地域茶葉內(nei) 在文化的獨特性,提煉手工製茶的一般傳(chuan) 統性技藝,有機結合不同茶葉的區域獨特文化和傳(chuan) 統手工技藝,實現茶文化內(nei) 涵的深層次發展和表現形式的立體(ti) 化提升,通過文化賦能茶產(chan) 業(ye) ,助推茶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和拓展,進一步弘揚傳(chuan) 播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

  近年來,福建省不斷加強與(yu) 茶相關(guan)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和發展工作,建立了與(yu) 茶相關(guan)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體(ti) 係,推動建設一批茶文化展示館、傳(chuan) 承基地、傳(chuan) 習(xi) 所等設施;組織創作編排如《請茶》《喊山》等一批以茶文化為(wei) 主題的歌舞、曲藝、戲劇等文藝節目,宣傳(chuan) 、推廣茶文化,持續舉(ju) 辦安溪茶文化旅遊節、武夷山茶文化節、福鼎白茶開茶節等活動,開發文化創意產(chan) 品、旅遊體(ti) 驗項目,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瑞泉茶文化研究博覽園11月28日動工建設。福建武夷岩茶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武夷山瑞泉茶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聖輝指出,該博覽園將用於(yu) 茶文化、茶科技、茶產(chan) 業(ye) 等的研究,打造一個(ge) 集推廣製作技藝傳(chuan) 承、茶科技種子圃、傳(chuan) 統工具文物收藏、現代化車間、旅遊為(wei) 一體(ti) 的交流中心。

  武夷山青年茶人毛忠文表示,將繼續傳(chuan) 承製茶技藝,用匠心做一杯好茶。

  助力福建茶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再突破

  2021年,福建茶葉產(chan) 量達48.79萬(wan) 噸,同比增長5.7%,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1400億(yi) 元人民幣,茶葉產(chan) 量、單產(chan) 、茶樹良種普及率、出口額增速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但機械裝備不夠先進、茶葉深加工有待開發、龍頭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不強、茶文化內(nei) 涵挖掘尚不充分、茶科技成果轉換應用偏低等問題,也亟待解決(jue) 。

  夏良玉表示,申遺成功進一步鞏固福建茶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實現福建茶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的再突破。

  管曦認為(wei) ,有助於(yu) 整合茶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資源,做強茶產(chan) 業(ye) 鏈的生產(chan) 加工環節,充分展示茶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品類別多樣性和區域互補性特點,進一步鞏固強化茶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地位;有助於(yu) 在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傳(chuan) 承傳(chuan) 統製茶技藝,通過為(wei) 傳(chuan) 統製茶技藝插上科技的翅膀,寓傳(chuan) 統製茶技藝的保護於(yu) 現代化的科技發展中,實現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融合發展。

  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福建將重點打造一批閩茶文化新亮點,到2025年實現全省茶葉全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超2000億(yi) 元人民幣目標。

  申遺成功將推動茶產(chan) 業(ye) “出海”。作為(wei) “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核心區的福建省,近年來以茶為(wei) 媒,持續開展“閩茶海絲(si) 行”活動,在海外設立12個(ge) 閩茶文化推廣中心和1個(ge) 閩茶文化展示中心,搭建更多茶文化展示窗口和經貿合作橋梁。統計顯示,2021年,福建省茶葉出口額達5.1億(yi) 美元,位居全國首位。

  夏良玉還介紹,將助力中國茶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傳(chuan) 播,推動茶產(chan) 業(ye) “走出去”。(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