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全球實際工資14年來首次下降
國際勞工組織周三發布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全球實際工資下降了0.9%,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實際工資負增長。
實際工資與(yu) 名義(yi) 上的收入不同——按名義(yi) 收入計算,許多國家的工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實際工資是指個(ge) 人或實體(ti) 在計算通貨膨脹後賺了多少錢。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發達國家降幅最為(wei) 陡峭。在占世界工資員工約60%的G20經濟體(ti) 中,發達經濟體(ti) 的實際工資同比下降2.2%。
相比之下,G20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工資增長放緩,但仍為(wei) 正增長,為(wei) 0.8%。中國是G20中最強勁的工資增長國,按實際工資計算,中國2022年平均員工收入是2008年的2.6倍。
報告還指出,全球領工資的人群平均損失了六周工資。來自覆蓋所有地區和收入群體(ti) 的約30個(ge) 國家的數據顯示,2020到2021年期間,收入來源為(wei) 工資性收入的人群平均損失了大約六周的工資。全球範圍內(nei) ,婦女、非正規經濟部門工人、低收入工人和中低收入國家工人中,損失更大。
通貨膨脹率上升正在導致許多國家在2022年的實際工資增長為(wei) 負。報告稱,低收入者受通貨膨脹影響最大。由於(yu) 他們(men) 將大部分可支配收入用於(yu) 生活開支,而生活開支相關(guan) 的商品和服務的價(jia) 格通常比非必需品漲幅更大。通貨膨脹導致的生活成本上升對低收入者及其家庭的影響最大。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在生產(chan) 率增長超過工資增長的地方,政府可以做更多工作來保護工人免受生活成本危機的影響——特別是規定最低工資,並且不會(hui) 冒進地推高通貨膨脹風險。據了解,近兩(liang) 年,一些高通脹的國家或地區的企業(ye) 發放了通脹津貼,以緩解實際工資縮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