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和汗水跨越山海
在非洲國家剛果(布),有一條家喻戶曉的公路——1號公路。它從(cong) 首都布拉柴維爾出發,穿越巴塔赫高原、尼亞(ya) 黑河穀、馬永貝原始森林、沿海平原,直抵大西洋出海口城市黑角。這條在法國人看來“不可能修成的路”,由中國企業(ye) 接手後,於(yu) 2008年5月動工、2016年3月全線通車,打通了橫貫東(dong) 西的交通動脈。
公路竣工後,當地人把這條公路稱為(wei) “夢想之路”,把中國建設者稱為(wei) “劈山的人”。
“舉(ju) 行通車儀(yi) 式那天,時任剛果(布)總統薩蘇出席了剪彩儀(yi) 式,這條路成了承載兩(liang) 國深厚情誼的友誼之路。”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11月30日舉(ju) 辦的“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hui) 上,中國建築土木建設有限公司海外事業(ye) 部副總經理薑濤講述了他與(yu) 1號公路的不解之緣。從(cong) 2010年到2018年,他將8年青春獻給了這個(ge) 西非國家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那段歲月也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施工現場的沙土裏有一種沙蟲,會(hui) 啃食皮膚和腳趾甲,直到在趾甲上啃出洞來。時至今日,他的右腳趾甲仍是殘缺的。
這些年來,薑濤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給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布拉柴維爾到黑角的車程從(cong) 15天縮短到7小時,項目方與(yu) 屬地用工比例達到1︰200,建設高峰期屬地用工在1萬(wan) 至2萬(wan) 人之間,大大提高了公路沿線的就業(ye) 率,也拉動了公路沿線的經濟發展。
“迄今為(wei) 止,中國與(yu) 149個(ge) 國家和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全國青聯副秘書(shu) 長劉凱在故事會(hui) 上表示,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中外青年用青春和汗水跨越山海,讓沿線國家道路相連、民心相通,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hui) 進步作出了貢獻。
來自中國、柬埔寨、莫桑比克等國的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一帶一路”故事,以及追求實現綠色發展、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奮鬥經曆。
對莫桑比克小夥(huo) 兒(er) 撒迪諾而言,赴中國求學是一個(ge) 明智的選擇,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更是一個(ge) 正確的決(jue) 定。2017年,他入職中建八局土木工程莫桑比克項目,負責莫桑比克N6國道的擴建工程。這條道路將莫桑比克西部邊境到貝拉港的車程從(cong) 7小時縮短到4小時,並成為(wei) 連接莫桑比克與(yu) 津巴布韋、讚比亞(ya) 等國的“國際走廊”。
“今天的我是幸運的。這份工作讓我擁有了穩定且豐(feng) 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投身莫桑比克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讓我實現了報效家鄉(xiang) 的夢想。”在故事會(hui) 上,撒迪諾動情地說,“和(中國)同事們(men) 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簡單快樂(le) 。我經常聽同事們(men) 講故事、嘮家常。我見證了中國給莫桑比克帶來的巨大發展,也收獲了成就與(yu) 幸福。感謝中國助力非洲騰飛!”
今年以來,糧食危機成為(wei) 諸多全球性危機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與(yu) 此同時,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全球人口已突破80億(yi) 。如何緩解資源短缺與(yu) 人口膨脹之間的矛盾?當代青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用科技為(wei) 農(nong) 業(ye) 賦能。
河南青年李琪陽說,爺爺是養(yang) 蜂人,甜美的蜂蜜、美麗(li) 的花田給幼時的她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但家人的辛勞也讓她記憶猶新:“給蜜蜂尋找合適的蜜源植物,冬天為(wei) 蜜蜂保暖,每天都要開箱檢查,像照顧孩子一樣悉心照料它們(men) 。”
上大學後,李琪陽加入了由校友唐偉(wei) 傑發起的數字蜂巢團隊。他們(men) 通過智能蜂箱內(nei) 的傳(chuan) 感器采集數據後傳(chuan) 給服務器,數據經大數據中心分析後再傳(chuan) 到相應App上,幫助蜂農(nong) 精準掌握蜜蜂生長的環境和行為(wei) 。過去,一個(ge) 有經驗的蜂農(nong) 最多能管理100箱蜜蜂,在科技的幫助下,一個(ge) 新手蜂農(nong) 也可以輕鬆管理1000箱蜜蜂,蜂蜜的產(chan) 量和品質都大大提高。
如今,該團隊與(yu) 包括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在內(nei) 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幫助他們(men) 革新養(yang) 蜂方式和農(nong) 業(ye) 技術,在促進當地經濟的同時實現綠色零排放。“中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蜂業(ye) 上的交流與(yu) 合作非常密切。”李琪陽說,“我們(men) 希望能與(yu) 這些國家的青年共享這份甜蜜。”
本報北京12月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文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