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發展數字經濟重在“以數促實”
【光明時評】
作者:翟雲(yun)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關(guan) 係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內(nei) 在規律,科學回答了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同頻共振深度融合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為(wei) 深入推動發展數字經濟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以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引領的新一代數字化浪潮浩浩蕩蕩。麵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疫情防控的新常態,生產(chan) 、生活、政務等眾(zhong) 多線下場景加速搬到線上,數字化轉型按下“加速鍵”,數字技術應用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數字經濟日漸成為(wei) 繼農(nong) 業(ye) 經濟、工業(ye) 經濟之後的新興(xing) 經濟形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年底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5萬(wan) 億(yi) 元,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已提升至39.8%,數字經濟已發展成為(wei) 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和主要增長點。
需要指出的是,發展數字經濟不是與(yu) 實體(ti) 經濟“搶位”。製造業(ye) 一直以來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立國之本、興(xing) 國之器、強國之基,也始終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意味著要把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數字經濟“下半場”的主攻方向和關(guan) 鍵突破口。事實上,發展數字經濟既有助於(yu) 打通製造業(ye) 供應鏈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眾(zhong) 多環節與(yu) 服務鏈的各節點,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又可以不斷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持續降低生產(chan) 交易成本,從(cong) 根本上實現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還要看到,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助於(yu) 持續豐(feng) 富和拓展經濟各行業(ye) 各領域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從(cong) 而催化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蝶變”。在這個(ge) 意義(yi) 上可以說,發展數字經濟是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大支撐力。
由此可見,發展數字經濟的關(guan) 鍵點就是“以數促實”。換言之,需要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作為(wei) 著手點,充分挖掘數據要素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加快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雙輪驅動,打造一大批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好關(guan) 鍵曆史窗口期,把“以數促實”作為(wei)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賦予實體(ti) 經濟新內(nei) 涵,全麵開啟數字化轉型新藍海,為(wei)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賦予新動能。
夯實數字產(chan) 業(ye) 化這個(ge) 基點。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ye) 、信息通信業(ye) 、軟件服務業(ye) 、互聯網業(ye) 等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通過數字技術帶來新的基礎設施、產(chan) 品和服務。不難看出,數字產(chan) 業(ye) 化可視為(wei) 數字經濟的“先手棋”。數字新基建是數字時代的新型生產(chan) 力,要持續培育壯大雲(yun) 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等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充分發揮“東(dong) 數西算”工程建設效能,加快建成國家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和全國一體(ti) 化政務大數據體(ti) 係,做大做強做實數字產(chan) 業(ye) ,不斷築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聚焦產(chan) 業(ye) 數字化這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數字化就是在數字世界中實現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投資等生產(chan) 經營活動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呈現。一方麵,要推動工業(ye) 製造、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公共服務、社會(hui) 治理等場景數字化重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全周期的改造,切實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不斷提升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另一方麵,產(chan) 業(ye) 數字化進程中還要構建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協作體(ti) 係、資源配置體(ti) 係、價(jia) 值共創體(ti) 係和全球治理體(ti) 係,加快助力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疏通數據治理這個(ge) 堵點。數據要素是繼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之後的第五種生產(chan) 要素,超越了傳(chuan) 統要素的基本屬性、作用形態和增值方式,一躍成為(wei) 數字時代搶占領先跑道的戰略資源。以數促實,關(guan) 鍵是發揮數據要素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潤滑劑”作用,加快破解數據要素確權、定價(jia) 、流轉等時代性難題,探索數據要素賦能機理,明確數字經濟領域反壟斷的政策靶向,加快數據共享開放,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和跨境流動,以數據流為(wei) 驅動打通人才流、業(ye) 務流、資金流、技術流,為(wei) 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源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