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2省15市 這項人工“牽手”跨流域引調水工程影響深遠
央視網消息:我國在建規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引江濟淮一期工程,經過五年的施工建設,即將實現全線試通水試通航。目前,工程的各項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
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liang) 大水係,工程供水範圍涉及安徽、河南兩(liang) 省的15個(ge) 市,輸水線路總長723公裏,其中安徽境內(nei) 587.4公裏。這兩(liang) 天,位居引江濟淮八大樞紐建設規模之首的安徽蜀山泵站樞紐工程正加班加點進行最後的設備安裝。
蜀山泵站共有8台機組,總裝機60000千瓦,是目前亞(ya) 洲裝機、流量最大的混流式泵站,長江水流到這裏後將被抬升12.7米,再翻越江淮分水嶺,經瓦埠湖、東(dong) 淝河流向淮河。同時,蜀山泵站旁邊的蜀山船閘也正在進行有水調試前的最後一道準備工序。
截至目前,引江濟淮安徽段沿線八大樞紐工程,130座新建、改建跨河橋梁,水運部分7座船閘等主體(ti) 工程已基本完工90%以上,其他各項工程也進入收尾階段。
河南段已具備通水條件
引江濟淮一期工程河南段總長187.98公裏,其中大部分是地下管線,目前,工程正在加緊進行試驗性抽水蓄水等試機工作,確保年底前能夠實現全線試通水運行。
這裏是引江濟淮工程進入河南段的第一個(ge) 梯級泵站——袁橋泵站。這幾天,泵站的四台機組一直都在試運行狀態。
通過泵站的試運行,工作人員全麵檢查了泵站主體(ti) 工程及附屬工程在運行狀況下的沉降與(yu) 位移,檢查了通過進、出水建築物水流狀態。在引江濟淮一期工程河南段全程124.26公裏的地下輸水線路上,總共有5座泵站,這幾天都在分別進行調試檢驗。
截至目前,引江濟淮一期工程河南段已累計完成投資72.45億(yi) 元,占總投資的98.2%。河南段涉及的兩(liang) 條河流、三條輸水管線、四座水庫和五座泵站的主體(ti) 工程基本已完成,全段泵站已具備試通水運行條件。月底前,河南段還將與(yu) 安徽段共同進行引江濟淮全線試通水。
新聞背景:引江濟淮工程
長江和淮河是我國兩(liang) 條重要的河流,千百年來,兩(liang) 條大河孕育了廣大地區的社會(hui) 和經濟發展。由於(yu) 時空分布不同,兩(liang) 條大河幾乎沒有地理上的交集。下麵就來了解一下建設這樣一條人工“牽手”工程的重要意義(yi) 。
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liang) 大水係,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和綜合利用工程。工程任務以城鄉(xiang) 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wei) 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也是惠及安徽、河南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民生工程。
2016年12月29日,引江濟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一期工程總投資949.15億(yi) 元,是我國繼南水北調一期工程之後,國內(nei) 在建的規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
引江濟淮工程輸水線路總長723公裏,供水範圍涉及安徽河南兩(liang) 省15個(ge) 市55個(ge) 縣、市、區,受益人口5117萬(wan) 人,改善灌溉麵積1808萬(wan) 畝(mu) 。
工程建成後,不僅(jin) 解決(jue) 了皖北及豫東(dong) 地區的嚴(yan) 重缺水問題,還可以用江水置換地下水開采,將有效遏製皖北及豫東(dong) 地區中深層地下水超采勢頭。同時,工程可以有效提升巢湖、菜子湖等沿江河、湖的防洪排澇能力,減輕洪澇災害,助推巢湖和淮河等國家重點河湖的水質改善和生態複蘇。
工程還將形成平行於(yu) 京杭大運河的第二條江淮運河通道。
今年11月30日,總投資204.1億(yi) 元的引江濟淮二期工程可研報告通過國家審議,為(wei) 年內(nei) 開工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