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訪西雙版納野象穀

發布時間:2022-12-07 15:57: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12月6日電(記者浦超 孫敏 江文耀)冬日暖陽下,雲(yun) 南省西雙版納亞(ya) 洲象救護與(yu) 繁育中心象舍旁的空地上,十多位身穿綠色衣服的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和管理人員圍坐在一起,學習(xi) 亞(ya) 洲象保護相關(guan) 知識。

  旁邊草地上,7歲的小象“羊妞”和不到2歲的幼象“龍龍”正在玩耍,附近森林裏還有幾頭大象正在啃食野草。

  2021年7月,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一頭約兩(liang) 個(ge) 月大的亞(ya) 洲象因左前腿受傷(shang) 潰爛感染,無法跟上象群被遺棄。西雙版納州多部門聯合實施緊急救助,這頭幼象被送到西雙版納亞(ya) 洲象救護與(yu) 繁育中心安置治療,起名為(wei) “龍龍”。一年多來,在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的悉心照料下,“龍龍”逐漸康複、茁壯成長。

  西雙版納亞(ya) 洲象救護與(yu) 繁育中心位於(yu) 雲(yun) 投金孔雀旅遊集團野象穀景區內(nei) ,是我國目前唯一以亞(ya) 洲象收容、救助和繁育研究為(wei) 核心的科研基地,先後參與(yu) 野生亞(ya) 洲象救助20餘(yu) 次,成功救助野生亞(ya) 洲象10餘(yu) 頭。

  野象穀景區常務副總經理洪喜介紹,近10年來,該中心通過人工輔助方式成功繁育出了9頭小象。

  被鐵夾夾傷(shang) 的幼象、不慎走失的孤兒(er) 象、意外受傷(shang) 的母象、爭(zheng) 奪配偶打架受傷(shang) 的公象……這些野生亞(ya) 洲象曾經身心受創,帶著恐懼和傷(shang) 痛來到這裏,在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的精心照顧下,傷(shang) 口慢慢痊愈,野外生存能力逐漸恢複提升。

  救助回來的大象每天都會(hui) 在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的陪伴下在森林裏自由活動,學習(xi) 辨認和取食天然植物,練習(xi) 野外生存技能,進行野外生存訓練。“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就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照顧救助回來的野象,時間長了,不管大象還是小象,和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的關(guan) 係都非常融洽。”33歲的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王波已在這裏工作7年,每天,他要給小象“羊妞”檢查身體(ti) ,測量體(ti) 溫,查看口腔和象腿,定時喂食物和水,帶它到森林中進行野外生存訓練。

  “中心經常組織專(zhuan) 職馴養(yang) 員學習(xi) ,在亞(ya) 洲象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上下功夫,探索保護救護(助)新模式,不斷激發公眾(zhong) 生態保護意識。”亞(ya) 洲象保護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野象穀景區大象醫生保明偉(wei) 說。

  2021年,亞(ya) 洲象的北上南歸之旅讓棲息地西雙版納吸引了全球目光,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亞(ya) 洲象保護方麵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目前,經常在野象穀景區周邊區域活動的野生亞(ya) 洲象約有80頭。洪喜介紹,該中心設立了觀測保護小組,對周邊出現的野象進行追蹤、觀察和記錄,及時預報野象出沒的時間、地點、種群、行走路線等,同時構建了野象出沒安全預警機製,建立了亞(ya) 洲象血常規、生化數據庫,為(wei) 亞(ya) 洲象的醫療研究和救助提供科學參考,提高野象救助成功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