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培育能工巧匠 留住“鄉愁”傳承“絕活”

發布時間:2022-12-08 14:38: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正是看到了目前鄉(xiang) 村手工業(ye) 者麵臨(lin) 的困難,此次八部門出台了《關(guan) 於(yu) 推進鄉(xiang) 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是期望以推進鄉(xiang) 村工匠的培育,緩解過去麵臨(lin) 的提升渠道狹窄、收入水平不高等問題,通過專(zhuan) 業(ye) 的職業(ye) 認定來促進鄉(xiang) 村人才的振興(xing) ,進而促進鄉(xiang) 村的振興(xing) 。

  位於(yu) 四川南充高坪區的長樂(le) 鎮,素有“竹鄉(xiang) ”的美譽,當地竹編工藝屬於(yu) 南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在長樂(le) 鎮的這個(ge) 竹編傳(chuan) 習(xi) 館,馬君現在每天都要給村民們(men) 講解竹編的編織技巧。自從(cong) 今年被評為(wei) 區裏的鄉(xiang) 村工匠後,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她辦起了這個(ge) 竹編培訓班,帶起了徒弟。

  南充高坪區鄉(xiang) 村工匠 馬君:自從(cong) 被評為(wei) 鄉(xiang) 村工匠,獲得這個(ge) 榮譽之後,不僅(jin) 自己更加自信了,更多的是能帶動其他人一起參與(yu) 竹編工作,讓我們(men) 高坪省級非遺竹編能更好地發展和傳(chuan) 承。

  近年來,南充市高坪區深入發掘整理當地傳(chuan) 統工藝項目及曆史文化內(nei) 涵,將非遺傳(chuan) 承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緊密結合,助推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有了像馬君這樣的鄉(xiang) 村工匠,高坪區設立了15個(ge) 非遺就業(ye) 扶貧車間,讓馬君他們(men) 這些鄉(xiang) 村工匠帶動超過500戶家庭實現家門口就業(ye) 。與(yu) 此同時,還通過線上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方式,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增加銷量。

  南充高坪區鄉(xiang) 村工匠 馬君:高坪非遺竹編也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竹編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外十分暢銷,大家的收入也有很大的提高,平時在家裏麵就可以完成竹編作品,家庭也照顧了,錢也掙了。

  隨著各地鄉(xiang) 村工匠認定體(ti) 係的逐步落地,像馬君她們(men) 這樣的手工業(ye) 者不僅(jin) 通過官方渠道認定獲得了一個(ge) 頭銜,更可以在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帶領村民一同提高收入,用一手“絕活”不僅(jin) 留住了“鄉(xiang) 愁”,更能以技能激發鄉(xiang) 村活力,成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支“生力軍(jun) ”。正是看到了鄉(xiang) 村工匠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近日住建部聯合人社部,決(jue) 定重點開展萬(wan) 名“鄉(xiang) 村建設帶頭工匠”培訓活動,帶動鄉(xiang) 村建設工匠職業(ye) 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與(yu) 此同時,四川、湖南、江西等多地,也在積極推進其他各類鄉(xiang) 村工匠的培訓培育工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