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疫情防控“新十條”發布 持續關注老年人、有基礎病患者等重點人群

發布時間:2022-12-08 15:2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進一步優(you) 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十條措施,對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核酸檢測陽性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管理、高風險區劃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種和群眾(zhong) 就醫用藥保障等防控工作進行了進一步優(you) 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副主任李斌表示,隨著大規模疫苗接種和新冠病毒變異,病毒傳(chuan) 播力增強,但致病力減弱,給人群帶來的整體(ti) 健康風險趨於(yu) 緩和,我國疫情防控正麵臨(lin) 著新形勢新任務。

  此前公布的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是在科學評估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國慶假期方案等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提出的。“實施後,我們(men) 密切跟蹤各地實施效果,結合近期各地疫情應對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十條針對性的優(you) 化措施。”李斌說。

  李斌將十條措施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聚焦優(you) 化,主要是基於(yu) 病毒特點和疫情形勢,結合近期各地疫情應對實踐經驗,對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部分措施的進一步優(you) 化;另一類強調精準,針對當前防控中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特別是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對第九版和二十條執行不到位、不準確等問題予以糾正,強調更加科學精準。

  優(you) 化的防控措施要求,除養(yang) 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此外,各地要保障藥店的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guan) 停藥店。做好常規藥品供應儲(chu) 備,尤其是有基礎性疾病患者相關(guan) 藥品儲(chu) 備。

  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仍是這次優(you) 化防控措施中的重點關(guan) 注對象。優(you) 化後的防控措施要求,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摸清轄區內(nei)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對於(yu) 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還要求,動員多方力量參與(yu) ,發揮居(村)委會(hui) 及其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作用和城鄉(xiang)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充分利用現有居民健康信息,通過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以及電話、短信、微信調查等方式開展老年人健康狀況摸底。

  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7億(yi) ,此外還有大量慢性病和基礎病患者,與(yu) 之相對應的是,我國每千人的醫生數、ICU床位數等醫療資源都相對不足,且優(you) 質醫療資源的分布也不均衡。

  這樣的國情是我國近3年來調整防控政策的重要依據。“近3年來,我們(men)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處置了百餘(yu) 起聚集性疫情,有效應對了五波全球疫情的衝(chong) 擊,感染率和死亡人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在發布會(hui) 上說。

  王賀勝表示,防控疫情的3年中,我國不斷調整優(you) 化防控措施,每一次優(you) 化都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為(wei) 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更好地為(wei) 老年人、嬰幼兒(er) 等重點人群提供保障。

  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感染新冠病毒後發展成重症和危重症。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我國高齡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仍有待提高。截至11月28日,隻有65.8%的8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種。

  優(you) 化後的防控措施要求,各地要堅持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作出專(zhuan) 項安排。

  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疫苗研發專(zhuan) 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wei) 表示,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接種以後獲益遠遠大於(yu) 風險,“黨(dang) 和國家現職領導人都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而且接種的都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國產(chan) 新冠病毒疫苗”。

  針對一些有糖尿病、高血壓的老年人擔心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鄭忠偉(wei) 明確表示,這些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隻要這些慢性病控製得好且處於(yu) 穩定期,都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為(wei) 強化疫情防控中的風險防範、保障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優(you) 化後的防控措施要求,嚴(yan) 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對風險人員管控的同時,要加強上門服務,做好生活和正常醫療保障。推動建立社區與(yu) 專(zhuan) 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製,為(wei) 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chan) 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便利。

  本報北京12月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