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現場評論·新時代的偉大實踐 )
持續激發自我發展能力,在情感上、行動上更加積極主動,既想幹又會(hui) 幹、既能幹得了又能幹得好
青磚白牆的新居錯落有致,寬敞明亮的活動中心設施齊全;村民廣場歡聲陣陣,老人們(men) 圍坐一起嘮著家常;手工車間忙碌有序,工人嫻熟地裁布縫衣……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lan) 縣欣榮村,處處洋溢著生機活力。10年前,1800多戶村民從(cong) 近400公裏外的西海固搬遷至此,一步步創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不能掉隊。2020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鄉(xiang) 親(qin) 們(men) 搬遷後,更好生活還在後頭。希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這項工作在寧夏成效顯著。當前,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需要多關(guan) 心移民搬遷群眾(zhong) ,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困難,幫助他們(men) 更好融入當地社會(hui) 。
移民搬遷涉及千家萬(wan) 戶,易地安置需要因地製宜。從(cong) 早期的“吊莊移民”,到“十二五”“十三五”時期的移民搬遷,寧夏開展過6次大規模政策性移民搬遷,安置人數達123.26萬(wan) 。移民條件、搬遷安置地情況各異,必須立足實際、細化政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十三五”易地搬遷為(wei) 例,針對8萬(wan) 多名群眾(zhong) ,寧夏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縣內(nei) 就近、勞務移民、小規模開發土地、農(nong) 村插花四類安置方式,既照顧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又降低了實際搬遷難度,為(wei) 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打下基礎。
“挪窮窩”展現政策擔當,“斬窮根”依靠產(chan) 業(ye) 發展。走進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一排排大棚鱗次櫛比,一行行苗株排列整齊。依托砂質土壤富硒疏鬆、排水性能好的優(you) 勢,同利村大力發展大棚西瓜,發揮農(nong) 業(ye) 企業(ye) 帶動作用,幫助搬遷來的村民通過合作種植、大棚務工等方式增收。積極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分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紅利,寧夏廣大移民群眾(zhong) 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寬廣。以特色產(chan) 業(ye) 鋪就發展大道,廣大村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過去,得益於(yu) 黨(dang) 的好政策,依靠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團結奮鬥,扶貧、扶智、扶誌都取得了好成績。以後的生活要實現芝麻開花節節高,關(guan) 鍵在於(yu) 群眾(zhong) 葆有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氣神,增強自身發展能力。在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新民社區,縫紉機的運轉聲此起彼伏,20多名女員工正在緊張有序地縫製服裝。當地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助力搬遷群眾(zhong) 增長知識與(yu) 本領,實現了就近安置、靈活擇業(ye) 。如今,一技傍身、致富不愁的理念,在搬遷群眾(zhong) 中更加深入人心。持續激發自我發展能力,在情感上、行動上更加積極主動,既想幹又會(hui) 幹、既能幹得了又能幹得好,廣大群眾(zhong) 就能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
一片黃土變成金,塞上江南滿目新。伏聚鵬從(cong) 西海固地區搬到吳忠市紅寺堡區大河鄉(xiang) 大河村,在政策幫扶下建起養(yang) 殖場、帶動200多戶村民致富,他堅定地說:“搬遷了更要加油幹!”有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懷支持,廣大群眾(zhong) 踔厲奮發、務實肯幹,必能在新的起點上開創更加美好的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