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北京如何細化落實“新十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 劉世昕)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首都嚴(yan) 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製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鍾東(dong) 波今日通報,自即日起,北京市實行十條優(you) 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與(yu)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今日發布的“新十條”措施對照,北京進一步細化了部分措施。
1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第430場)。 圖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落實高風險區快封快解。北京要求,高風險區劃定後,社區要第一時間告知居民隔離管控時間。高風險區人員,隔離第5天進行核酸采樣,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後及時解封。出現續發病例的,隻管控續發陽性住戶,不得延長其他人員的管控時間。
優(you) 化核酸檢測查驗措施中提到,按照規定,進入養(yang) 老機構、兒(er) 童福利機構、幼兒(er) 園和中小學、醫療機構住院部、餐飲(堂食)、室內(nei) 健身等場所和網吧、酒吧、棋牌室、KTV、劇本殺、桑拿洗浴等密閉場所,須掃碼並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上述有關(guan) 場所工作人員須從(cong) 其規定一並執行。
一個(ge) 重大變化是,北京對進返京人員不再執行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等防控措施,抵京後不再執行落地“三天三檢”,改為(wei) 按照北京市有關(guan) 防控規定執行。
針對治愈出院、出艙的感染者,北京不再要求其進行居家健康監測。
在保障群眾(zhong) 基本購藥需求方麵,除了藥店不得隨意關(guan) 停,不限製群眾(zhong) 線上線下購買(mai) 退熱、止咳、抗感染、治感冒等非處方藥外,北京市進一步明確,對購藥人員不做實名登記,不彈窗、不追訪。藥監部門指導藥店加大藥品儲(chu) 備投放,及時充分滿足市場需求。基層醫療機構可為(wei) 發熱等11類症狀患者提供開藥服務。
為(wei) 保障正常醫療秩序,新措施提到,要向社會(hui) 公布發熱門診地址、電話及接診發熱兒(er) 童的醫療機構信息,方便群眾(zhong) 查詢就醫。醫療機構門診、急診要設置應急診療區,搶救急危重症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醫療機構中出現陽性人員後,對所涉及診室要“即消即開”,確保日常診療服務。
在加強重點人群摸底建檔,北京市也給出了細化方案,其中要求衛生健康部門和社區要對重點人員底數進行“雙摸排”。衛生健康部門通過醫療機構摸排孕產(chan) 婦、血液透析患者、腫瘤患者底數。社區主動摸排轄區內(nei) 長期臥床的失能、失智人員,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底數及其疫苗接種情況,對重點人群建檔,分級分類提供服務,加強生活服務保障、反向隔離保護、健康用藥指導等。
此外,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還提到,北京將繼續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查驗工作,繼續提供社會(hui) 麵免費核酸檢測服務,科學合理布局設置采樣點位,提高采樣檢測質效,滿足群眾(zhong) 願檢盡檢需求和防疫工作需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