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小種群物種保護 德保蘇鐵重煥生機
央視網消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德保蘇鐵,最早出現於(yu) 3億(yi) 多年前的古生代,被譽為(wei) “植物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貓”。和大熊貓一樣,它也曾一度瀕於(yu) 滅絕,是廣西南寧植物園開展的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工作,讓這個(ge) 珍貴物種重新煥發了生機。
蘇鐵是與(yu) 恐龍同時代的神奇植物。在廣西植物園青秀山蘇鐵園高大粗壯的鐵樹群裏,有一種蘇鐵身形修長,它就是德保蘇鐵。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德保蘇鐵的發現地為(wei) 廣西百色市德保縣,並因此得名,屬於(yu)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
南寧植物園高級工程師 李德祥:德保蘇鐵在野外的數量非常少,成年植株可能都不到500株,屬於(yu) 一個(ge) 瀕臨(lin) 滅絕的狀態。我們(men) 在自然界裏麵,如果某一個(ge) 物種滅絕了,可能跟它生死攸關(guan) 的一些物種,包括植物、動物就可能有10種以上會(hui) 緊跟著滅絕,所以要保留這個(ge) 物種的基因需要我們(men) 去做一些保護工作。把德保蘇鐵保護好了,才能夠保護好和它相關(guan) 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也才能保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專(zhuan) 家說,不少極小種群植物在發揮生態價(jia) 值的同時,還有巨大的經濟潛力。保護極小種群物種就是在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從(cong) 南寧植物園建立蘇鐵園開始,科研人員就針對德保蘇鐵開展了一係列搶救性引種工作。將散落在一些苗圃、市場的德保蘇鐵收集到青秀山,進行遷地保育,形成了一整套蘇鐵植物規模化擴大繁育的模式。
南寧植物園(青秀山)植物研究中心助理科研員 許恬:早期,我們(men) 的德保蘇鐵隻有370多株,後來我們(men) 通過人工授粉還有人工播種的形式,數量在不斷地擴大,目前我們(men) 累積用種子繁育的量已經有9700多株,而且每年的數量都還在不斷地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