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徐州”拋“橄欖枝” 築“聚寶盆” 多措並舉留住“金鳳凰”
創業(ye) 青年羅帥的公司迎來新的發展節點:公司完成新一輪擴產(chan) 建設,兩(liang) 款新的化合物半導體(ti) 芯片材料產(chan) 品預計明年春節後投產(chan) 。
7年前,就職於(yu)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ti) 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羅帥,被江蘇徐州發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配套政策和氛圍所吸引。如今,得益於(yu) 當地的政策支持,羅帥的公司已發展成產(chan) 值過億(yi) 元的國內(nei) 化合物半導體(ti) 芯片材料領域頭部供應商。
徐州市委書(shu) 記宋樂(le) 偉(wei) 說,近年來,徐州堅持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不斷打造青年發展最優(you) 生態、最佳環境。一批批青年人才來到徐州,發展事業(ye) 安家落戶。
優(you) 政策,下好引才“先手棋”
來自連雲(yun) 港的蘇洋已成長為(wei) 一名成熟的媒體(ti) 人。回想起1年前剛入職時,他說,幸好有青年人才驛站,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去年6月,23歲的蘇洋從(cong) 南京的高校畢業(ye) ,來到徐州報業(ye) 傳(chuan) 媒集團應聘。應聘一切順利,可短期住宿卻成了難題。
“我在‘青春徐州’微信公眾(zhong) 號上申請了徐州市泉山區青年人才驛站,第二天就收到免費入住的短信確認通知。”蘇洋回憶說,青年人才驛站成了自己“落地”徐州的第一個(ge) 家。
團徐州市泉山區委書(shu) 記賀秋實表示,除了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還提供24小時管家服務,配備了多功能室、專(zhuan) 用麵試場所等,滿足青年的切實需求。
據了解,此前關(guan) 於(yu) 實施青年安居工程的集體(ti) 提案受到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guan) 注,並被納入“彭城英才計劃”。在此基礎上,徐州係統形成“1+N”政策體(ti) 係,著重解決(jue) 好各類人才普遍關(guan) 心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最大程度消除青年人才的後顧之憂。
以人才新政為(wei) 支點,徐州不斷拓展“攬才”之路,輻射觸角逐年加深。團徐州市委連續5年開展“萬(wan) 名學子看徐州”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覆蓋青年學子近5萬(wan) 人。通過海外留學生雲(yun) 招引、高校畢業(ye) 生網絡招聘會(hui) 、“青年人才驛站高校行”等一係列大型直播“帶崗”宣傳(chuan) 活動,向各地優(you) 秀大學生拋出“橄欖枝”。
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徐州已引進領軍(jun) 人才469人、專(zhuan) 門人才3654人,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長。今年以來,4.23萬(wan) 名大學畢業(ye) 生投入這座城市的建設中,成為(wei) 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jun) ”。“徐州正在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實現青年與(yu) 城市‘雙向奔赴’,打造人才向往的青年發展型城市。”團徐州市委書(shu) 記韓鋒說。
搭平台,打出育才“組合拳”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ye) 大賽上,(徐州)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80後“掌門人”李寧帶領團隊摘得數字經濟專(zhuan) 項成長組銅獎。
大學畢業(ye) 後,李寧創辦了這家公司,現有員工34人。政府各職能部門也經常入園為(wei) 企業(ye) 運行“精準把脈”。這一切都離不開(徐州)大學生創業(ye) 園的大力扶持和培育。
自大學生創業(ye) 園開園以來,已累計孵化企業(ye) 600餘(yu) 家,8家企業(ye) 成功掛牌上市,帶動就業(ye) 超過1.5萬(wan) 人。大學生創業(ye) 的“徐州經驗”也在全國得到推廣。
政策上見實效,資源上強供給,活動上出真招。徐州連續6年通過舉(ju) 辦“贏在徐州”雙創大賽、國際英才創業(ye) 大賽等一係列賽事吸引230多名領軍(jun) 人才參加,建成運營全省首家團屬青年眾(zhong) 創空間“蜂巢眾(zhong) 創空間”,發放青年創業(ye) 貸款近10億(yi) 元,從(cong) 場地、資金、政策等要素提供強有力支持,為(wei) 徐州青創項目構築起“硬核”保障。
同樣借助徐州服務青年平台成長起來的,還有90後全國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李林林。
出生在農(nong) 村的李林林,從(cong) 小看著父母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路犯愁。2007年,農(nong) 村電商剛剛興(xing) 起。在團組織的指導下,李林林敏銳察覺到商機,開始借助互聯網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
十幾年的創業(ye) 經曆讓李林林積累下不少電商運營經驗。為(wei) 幫助更多農(nong) 戶,他不僅(jin) 運營著多家助農(nong) 特產(chan) 館,還常年給農(nong) 戶提供電商培訓,多年來電商培訓累計覆蓋超兩(liang) 萬(wan) 人,帶動電商創業(ye) 300人。“從(cong) 當初我一個(ge) 人創業(ye) ,到如今幾十人的規模,離不開團市委的幫扶與(yu) 支持。”李林林說。
為(wei) 培育好更多像李林林一樣的新農(nong) 人,帶動村民集體(ti) 增收,團徐州市委聯合市委人才辦、市農(nong) 委辦出台了《徐州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培育”三年行動計劃》,預計到2023年年初,徐州將實現村村都有一名“好青年”的目標,建成各級青春創業(ye) 支持空間30家,支持優(you) 質創業(ye) 項目100個(ge) ,構建青年人才發展的可持續生態。
強服務,使出用才“關(guan) 鍵招”
00後青年技能人才孟凡東(dong) 在徐州小有名氣。在2021年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ye) 技能大賽上,他以超第二名10.15分的成績奪得了鉗工賽項的冠軍(jun) ,並獲得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技能人才的成長離不開自身努力與(yu) 外界的幫助。2019年,孟凡東(dong) 進入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總裝分廠工作,紮實的技能基礎、亮眼的競賽成績很快引起公司注意。公司為(wei) 他配備兩(liang) 名師傅,幫助其錘煉本領、成長成才。
“像孟凡東(dong) 這樣的青年技能人才,公司非常重視對他們(men) 的培養(yang) 。”徐工機械團委副書(shu) 記苑珂說,公司專(zhuan) 門提出技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金藍領培養(yang) 計劃,內(nei) 容涵蓋新入職員工培養(yang) 、導師帶徒、技能評聘以及榮譽激勵等各個(ge) 方麵,推動技能人才從(cong) “工”到“匠”的成長提升。
不僅(jin) 如此,徐州市人才強市新政要“培養(yang) 鍛造高技能人才與(yu) ‘彭城工匠’”。孟凡東(dong) 不僅(jin) 獲得企業(ye) 一次性獎勵10萬(wan) 元,每月享受技能津貼2000元,今年2月還被破格申報了技師職業(ye) 資格。
醫藥健康是徐州培育“343”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的關(guan) 鍵一環。90後王宇陽創立的螞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nei) 僅(jin) 有的4家可生產(chan) 膠囊機器人的企業(ye) 之一。去年7月,王宇陽帶領團隊落戶徐州淮海科技城。王宇陽團隊的到來,為(wei) 徐州生物醫藥招商地圖和產(chan) 業(ye) 鏈圖譜添上了關(guan) 鍵一筆。
近年來,徐州不斷完善服務青年人才政策,除“彭城英才計劃”外,又發布人才強市新政,不斷提高政策“含金量”,努力築牢人才發展之基,打造產(chan) 才融合之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