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穿越曆史、跨越國界 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不隻是故紙堆裏的曆史,更是代代傳(chuan) 承曆久彌新的活法。中國茶也穿越了曆史、跨越了國界,讓中華文明與(yu)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一苦二甜三回味” 三道茶品人生百味
在此次申報的“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的44個(ge) 項目中,白族三道茶是“茶俗”的非遺項目之一。三道茶,顧名思義(yi) ,即飲茶有三道。不同滋味的茶被賦予了不同的寓意,三道茶的習(xi) 俗距今已經有上千年。
白族三道茶的飲茶習(xi) 俗,早在唐代就有文獻記載,是白族百姓待客交友的最高禮儀(yi) 。建房上梁、迎親(qin) 嫁娶、貴客臨(lin) 門,白族人家都會(hui) 奉上這飽含著深情與(yu) 敬意的三道茶。
這位身著白族傳(chuan) 統服飾,正在人群中敬茶的人叫董金香,是白族三道茶非遺項目州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第一道“苦茶”,便是烤茶。將茶罐以文火烘烤,待罐升溫後放入蒼山綠茶。不停地抖動茶罐,直到茶葉微黃,香氣溢出,即刻注入沸水,茶葉的苦澀就會(hui) 被激發出來。
白族三道茶的第二道“甜茶”,以苦茶為(wei) 湯底,加入生薑、紅糖和甘草熬製40分鍾。核桃仁刨成薄片,乳扇烤製後切絲(si) ,放入杯中做底,衝(chong) 上滾燙的茶水,給這道茶甜味中,又增添了幾分讓人意想不到的奶香氣。
白族三道茶的第三道“回味茶”,在茶罐中加入生薑、花椒、桂皮,熬煮後再以蜂蜜調味。有麻有辣、有甜有香、回味無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