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年會與會人士熱議: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12月1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hui) ”在北京召開,與(yu) 會(hui) 嘉賓就如何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進行了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加力”主要體(ti) 現在:一是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專(zhuan) 項債(zhai) 券、調入資金等,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加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持續推動財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規模,適當擴大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範圍,銜接今明兩(liang) 年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三是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做好困難群眾(zhong) 、失業(ye) 人員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為(wei) 經濟運行營造良好基礎環境。“提效”主要體(ti) 現在:一是完善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二是進一步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科技攻關(guan) 、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區域協調等重點領域投入;三是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與(yu) 撬動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hui) 投資和促進消費;四是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製,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財政政策效能;五是持續創新和完善財政宏觀調控,注重加強與(yu) 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政策協調配合,形成高質量發展合力。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對此,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明年的貨幣政策要堅持“總量要夠,結構要準”。明年貨幣政策的力度不能小於(yu) 今年,“總量要夠”既包括更好滿足實體(ti) 經濟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價(jia) 格維持合理彈性、不大起大落。“結構要準”就是要持續加大對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要繼續落實好一係列結構性貨幣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對一些具有明確階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時評估,可以按時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據需要延長,讓別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接續。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著力擴大內(nei) 需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的當務之急。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針對這一現實問題,明年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同時優(you) 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利於(yu) 恢複消費擴大內(nei) 需,從(cong) 而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加快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作出了具體(ti) 部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明年要繼續把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點任務,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應用。此外,還要增強科技創新對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支撐,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ge) 牛鼻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要主動對標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深化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改革。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資源要素條件可支撐。綜合研判,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hui) 明顯下滑,而我國經濟可能總體(ti) 回升,從(cong) 而形成一個(ge) 獨立的向上運行的軌跡。首先,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將給經濟恢複發展帶來重大積極影響。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秩序將加快恢複,經濟活力將會(hui) 加速釋放。其次,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發力,將積極促進經濟恢複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