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老年人疫苗接種——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調查報告
新華社記者
90.37%,是當前全國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的人數比例;86.6%和66.4%,分別是60歲以上和8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比例。
隨著奧密克戎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麵臨(lin) 新形勢新任務。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優(you) 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提出,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也提出,要因時因勢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ju) 措,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ti) 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症。
為(wei) 何要強調老年人接種的必要性?接種是否管用?接種是否安全?記者在疫情防控一線展開調查。
必要性多大——老年人群體(ti) 防線相對較為(wei) 脆弱
78歲的李翠文,家住中部省份一個(ge) 偏遠的鄉(xiang) 村。子女都在城裏,平日裏由他們(men) 送來米麵油,菜是自家地裏種的,一個(ge) 月就去鎮上趕一次集。
“見不到啥外人。”李翠文和老伴至今沒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不是大夥(huo) 兒(er) 都打了,我們(men) 就算不打,也傳(chuan) 染不了我們(men) 了?”
有類似疑問的不隻有李翠文。對此,國家疾控局衛生免疫司司長夏剛表示,我國老年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員,長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在親(qin) 屬陪伴或者親(qin) 屬走訪過程中,仍有可能感染。
相比新冠病毒此前各類毒株,奧密克戎的致病力在減弱,但傳(chuan) 染性變得更強。極快的傳(chuan) 播速度乘以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即便重症率、死亡率已經很低,風險人數仍不容小覷。
上海今年3月到6月疫情期間,與(yu) 未接種疫苗者相比,60歲以上完成加強免疫人群死亡風險降低98.08%,80歲以上完成加強免疫人群死亡風險降低95.83%。
在日前舉(ju) 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夏剛介紹,根據研究,8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1劑疫苗都不接種,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死亡風險大概是14.7%;如果接種了1劑疫苗,死亡風險就降到7.16%;如果接種了3劑疫苗,死亡風險就降到1.5%。
“我強烈呼籲加速疫苗的加強接種,尤其要重點加強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接種。”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
有效性怎樣——調查數據顯示可大大降低重症風險
在重慶,84歲的康複患者張某向記者介紹,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項基礎疾病,今年7月完成了第3劑疫苗接種,11月感染新冠病毒,經過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製,目前已經出院。
“國內(nei) 外的研究確認,疫苗接種在預防重症、死亡等方麵具有良好效果。”夏剛說,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更容易發展為(wei) 重症甚至出現死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獲益最大。
北京地壇醫院最多時收治了超過100例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這些高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普遍較低,患病後重症發生率相對較高,尤其是新冠合並基礎病後引發病情加重的較多。
合肥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合肥市濱湖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丁震告訴記者:“對於(yu) 一些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群體(ti) 來說,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會(hui) 加劇體(ti) 內(nei) 炎症反應,加重基礎病病情,嚴(yan) 重的甚至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
丁震介紹,從(cong) 他們(men) 臨(lin) 床治療的觀察看,已接種疫苗的老年人病情加重可能性相對更小、核酸轉陰所需時間更短。
2022年10月,《柳葉刀·傳(chuan) 染病》刊登了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相關(guan) 科研團隊發布的一項基於(yu) 真實世界接種人群的研究結果。該研究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兩(liang) 針劑國產(chan) 滅活疫苗的防重症有效率約為(wei) 70%,在進行第三針劑加強免疫後防重症有效率達到95%以上。
安全性幾何——明確接種禁忌最大程度確保安全
連日來,在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街道,主動谘詢及預約接種的老人日均超過300人,比往常明顯增加。
家住農(nong) 本社區的餘(yu) 叔和葉姨,此前因有基礎疾病,對接種疫苗有顧慮。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和誌願者多次上門宣傳(chuan) ,葉姨在醫生的健康監測下進行了疫苗接種,沒有什麽(me) 不良反應。第二天,餘(yu) 叔也完成了疫苗接種。“現在知道了,之前的顧慮都是多餘(yu) 的。”
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近期老年人疫苗接種積極性明顯提高,但仍有部分老年人擔心疫苗安全性。不少老年人向記者坦言,主要是擔心“年齡大,有基礎疾病,接種疫苗後帶來不良反應”。
“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隻要這些慢性病控製得好,處於(yu) 穩定期,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科研攻關(guan) 組疫苗研發專(zhuan) 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wei) 說。
根據疫苗研發的情況和預防接種工作實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在《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中,明確了老年人的接種禁忌,包括4類不能或暫緩接種的情況。同時,各地衛生健康部門要落實接種單位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急診急救人員駐點保障、有急救設備藥品、有120急救車現場值守、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救治綠色通道的“四有”要求,保障接種安全。
逐級開展接種禁忌判定培訓,指導醫務人員科學判定接種禁忌;抽調各專(zhuan) 科知名醫生組建接種疫苗谘詢專(zhuan) 家組,耐心解答各種谘詢問題……多地正在細化答疑解惑工作,最大程度消除老年人接種疑慮。
便利性如何——“最後100米”正不斷打通
每周二四六的下午,是北京市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醫療輕騎隊”上門接種的日子。“醫療輕騎隊”由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共5到6人組成,分為(wei) 兩(liang) 組入戶接種,每組能入12戶左右。
“入戶先進行健康評估,詢問老人是否有基礎疾病,看既往病史等,確認老人是否適合接種疫苗。”“醫療輕騎隊”醫務人員之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複醫院醫務部羅琰說,“評估後跟家屬進一步溝通,家屬同意後簽署知情同意書(shu) ,並進行疫苗接種。”
類似情形最近出現在很多地方。廣州市白雲(yun) 區金碧雅苑社區開設了60歲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專(zhuan) 場。63歲的劉女士患有類風濕關(guan) 節炎,醫護人員詳細詢問了她的各項身體(ti) 指標,評估符合接種要求後,指引她接種了第3針疫苗。
安徽省界首市東(dong) 城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免室主任李子振告訴記者,近期每天都有二三十位老人前來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谘詢的電話也從(cong) 早到晚。當地組建流動上門接種服務小分隊,配備急救設備藥品,隨時上門。
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臨(lin) 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等;選派診療和接種經驗豐(feng) 富的醫務人員組建接種小分隊,攜帶接種後觀察期間所需要的常用設備和藥品,為(wei) 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門接種服務……多地正在按要求優(you) 化各項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種“最後100米”。
麵向全國2.67億(yi) 6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率每提升1個(ge) 百分點,就意味著又有200多萬(wan) 人築起抵抗重症和病亡的屏障。“春節快來了,現在打疫苗一般半個(ge) 月就開始有效了,這對我們(men) 春節春運期間百姓回家大量人群遷移時,防止大規模傳(chuan) 播有很大的好處。”鍾南山說。(記者董瑞豐(feng) 、馬曉澄、俠(xia) 克、陳諾、周聞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