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實踐作為檢驗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發布時間:2022-12-22 15:04:00來源: 經濟日報

  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要靠科學有效的頂層設計、製度設計、政策設計,更要靠務實高效、有力有度、不打折扣的落實行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係統觀念、底線思維,把實踐作為(wei) 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明確要求,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明年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需要的正是這種因時而動、守正創新的策略方法。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回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曆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以貫之,而新時代10年的宏闊實踐也充分證明,中國經濟確實一直在“穩中求進”、真正做到了“穩中有進”。隻穩不進難發展,隻進不穩行難遠。穩中求進蘊含辯證思維,需要深刻把握。反對衝(chong) 動蠻幹、急於(yu) 求成,反對消極應付、不思進取,實踐的指向,也透出“實事求是、尊重規律、係統觀念、底線思維”與(yu) “把實踐作為(wei) 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的深意所在。

  形勢越是複雜嚴(yan) 峻,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要堅持穩中求進。國際需求轉弱、全球經濟存在衰退風險、國內(nei) 投資與(yu) 消費需求增速放緩,我國經濟依然有不小下行壓力,麵臨(lin) 諸多需要統籌考慮的因素。這就好比一首難度很高的鋼琴曲,需要用更高超的技藝去演奏。要在多重目標、多重約束下尋求最優(you) 解,把握好“穩”與(yu) “進”的平衡的重要性,此時更加凸顯。

  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更好統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要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適時提出“六個(ge) 更好統籌”,是係統觀念在宏觀調控中的具體(ti) 運用,把對未來一年經濟工作的部署提升擴展到更長工作跨度、更廣工作範圍、更深工作要求,進一步夯實著“穩”的基礎。增加收入擴大消費、國企民企平等對待、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支持平台企業(ye) 大顯身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一係列縝密部署,牢牢抓住影響我國發展預期和市場信心的關(guan) 鍵問題,旨在有效破除阻礙經濟發展的一係列難點、堵點、痛點,進一步激發“進”的動能。

  把握“穩”與(yu) “進”的平衡,我們(men)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但這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必須付出艱苦努力。各地區各部門務必用好宏觀政策窗口期,用好改革關(guan) 鍵招,以富有前瞻性、係統性的方法引領創新實踐,以具體(ti) 實踐詮釋並豐(feng) 富戰略思考,切忌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避免合成謬誤、安全漏洞。

  針對經濟發展中的具體(ti) 問題,應當明確以解決(jue) 實際問題為(wei) 導向、以回應市場主體(ti) 需求為(wei) 導向、以激發市場活力為(wei) 導向。預期與(yu) 信心,很多時候就來自於(yu) 具體(ti) 需求的及時回應、具體(ti) 問題的最終解決(jue) 。困難挑戰越多,越要圍繞市場主體(ti) 需求和痛點找準政策切入點,越要科學精準問責、為(wei) 擔當者擔當,在真真切切的政策實效和工作成效中消除不確定性,真正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多地省級黨(dang) 政“一把手”前往民營企業(ye) 調研考察;各個(ge) 省份陸續召開會(hui) 議,結合各自實際部署明年任務;一些地方搶抓機遇,繼續加緊赴海外市場洽談訂單……近段時間,各地釋放出全力以赴、積極進取的幹勁。明年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已定,敢擔當、善作為(wei) ,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創造性地抓好貫徹落實,正當其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