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正式印發實施
國家林草局今天(26日)發布,由國家林草局會(hui) 同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編製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經國務院審批同意,已於(yu) 近日正式印發實施。
《規劃》提出,到2025年,規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1億(yi) 畝(mu)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麵積3000萬(wan) 畝(mu) ;到2030年,規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1.86億(yi) 畝(mu)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麵積0.9億(yi) 畝(mu) 。
《規劃》貫徹落實主體(ti) 功能區戰略,立足國家生態安全格局,與(yu) 國土空間規劃和《“雙重”規劃》相銜接,統籌考慮沙化土地空間分布、治理方向的相似性及地域上相對集中連片等因素,將沙化土地劃分為(wei) 幹旱沙漠及綠洲,半幹旱,青藏高原高寒,黃淮海平原半濕潤、濕潤,沿海沿江濕潤等五大沙化土地類型區、23個(ge) 防治區域。根據沙化土地分布特點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確定7個(ge) 重點建設區域,即3個(ge) 優(you) 先治理區和4個(ge) 優(you) 先預防區。
《規劃》明確分類保護沙化土地。堅持預防為(wei) 主、保護優(you) 先,實行沙化土地分類保護,全麵落實各項保護製度,充分發揮生態係統自然修複功能,促進植被休養(yang) 生息,從(cong) 源頭上有效控製土地沙化。強調對於(yu) 原生沙漠、戈壁等自然遺跡,堅持宜沙則沙,強化保護措施,力爭(zheng) 實現應保盡保。
《規劃》要求推進重點區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在科學評估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建設區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依靠科技,總結概括了四大類、共11種常見的修複措施,高質量開展生態修複。“十四五”期間,三大優(you) 先治理區沙化土地治理任務4869萬(wan) 畝(mu) ,約占同期全國防沙治沙任務總量的一半。
《規劃》確定適度發展綠色生態沙產(chan) 業(ye)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堅持治沙致富、增綠增收相結合,在保護好生態且水資源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利用光、熱、土、生、景等資源,適度有序地發展節水、低碳、環保型特色沙產(chan) 業(ye) ,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助力脫貧成果鞏固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總台央視記者 施韶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