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千公裏的“援”夢之旅
“要上課了,今天先聊到這兒(er) ,有什麽(me) 問題隨時找我,好嗎?”浙江省嘉興(xing) 市南湖區大橋鎮中心小學校長歐陽雪茹送走中午來找她聊天的學生,拿出手機,看到了藏族姑娘羅布(化名)給她發的信息。
“老師,您那裏還有多餘(yu) 的厚衣服嗎?”羅布所在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最低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羅布家缺少冬衣。於(yu) 是,她想到向曾來支教的歐陽老師求助。經過歐陽雪茹的發動,很快,三大包冬衣寄往若爾蓋。
在某種意義(yi) 上,這是一場“援”夢之旅的延續。“我心裏有個(ge) 支教夢。那時聽說可以去若爾蓋支教,都沒來得及了解那是個(ge) 什麽(me) 樣的地方就報了名,一個(ge) 星期後就出發了。”2018年10月,歐陽雪茹響應國家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號召,從(cong) 溫暖的南方來到青藏高原,跨越2000多公裏去“援”夢。
“援”夢之旅
若爾蓋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北邊緣,氣候寒冷。若爾蓋藏文中學是一所全日製藏文完全中學,一個(ge) 班有70多名學生,全是藏族孩子,教室裏坐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剩餘(yu) 空間。當地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礎較為(wei) 薄弱,那時歐陽雪茹被分配教高一漢語。
歐陽雪茹是土生土長的浙江嘉興(xing) 人,若爾蓋異常寒冷的天氣以及高原反應,是她遇到的第一個(ge) 難關(guan) 。歐陽雪茹一到這裏就流鼻血,適應了快一個(ge) 月,症狀才慢慢消失。當地有時候還會(hui) 停電,批改作業(ye) 的時候,沒有供暖設備,手都是僵的。
生活上的不適、想家,這些都可以克服,讓歐陽雪茹和一起來的支教教師更焦慮的是:不到一年的支教時間,如何給孩子們(men) 帶來可持續的幫助?如何更好地整合教育援助力量,改變較為(wei) 單一傳(chuan) 統的教學方式和思路?
經過思考,歐陽雪茹決(jue) 定給孩子辦文化講堂。一起來支援若爾蓋的各行各業(ye) 代表,都成了文化課堂的講師——全科醫生來講生活中的急救知識;婦科醫生來談如何進行青春期的人際交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微生物在生活中的運用……
“歐陽老師,這樣的課程真好玩!”有些學生個(ge) 頭一米八幾,看著已是大人模樣,但文化講堂裏的知識卻是第一次了解。他們(men) 第一次聽說海姆立克急救法,也第一次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有趣又實用的課堂大受學生歡迎。
在教學中,歐陽雪茹發現有學生的漢字寫(xie) 得歪歪扭扭,有些字甚至辨認起來都困難。她找來字帖,從(cong) 一撇一捺開始教起。三周後,把學生之前的習(xi) 題本放在一起對比,已有明顯進步。
課間,歐陽雪茹執教的班級裏響起活潑的歌曲《C哩C哩》。歐陽老師在講台上,帶著學生跳起她自創的韻律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手舉(ju) 起來,盡力下蹲,讓你的脖子和屁股都扭起來”。
起初,孩子們(men) 都非常害羞,一個(ge) 個(ge) 低著頭,不敢跟著跳。歐陽雪茹一邊示範,一邊微笑著望著他們(men) ,投入講解。漸漸地,幾個(ge) 人抬起了頭;漸漸地,有人開始跟著跳……到後來,所有同學都跟著跳起來,學生們(men) 還自己選伴奏音樂(le) 。很多學生在周記裏提到“第一次跳這種課間操”,字裏行間都是快樂(le) 。
“歡迎,用藏語怎麽(me) 說?”“嘎蘇徐(音)。”“藏文中學用藏語怎麽(me) 說……”學習(xi) 是相互的,一問一答小遊戲時常會(hui) 在歐陽雪茹和學生中展開。學生們(men) 說普通話,歐陽雪茹說藏語,不論對錯,皆是滿堂歡笑。
“老師,我們(men) 很喜歡小組合作的上課方式!”活潑的教學形式,互動的體(ti) 驗方式,獲得了班裏學生的點讚。
支教期間,歐陽雪茹還協調各類資源,向學校捐贈了價(jia) 值3.5萬(wan) 元的物資;幫學校建起班級圖書(shu) 角,培養(yang) 學生閱讀的好習(xi) 慣。
“午間相約10分鍾”
“同學們(men) ,為(wei) 什麽(me) 藏族同胞喜歡把一隻手伸在衣服外麵?”
“老師,我們(men) 藏族服裝設計可靈活啦,熱的時候可以把手伸出來,冷的時候可以穿進去!”
“我覺得藏族是個(ge) 能歌善舞的民族,你們(men) 都會(hui) 唱歌跳舞嗎?”
“他會(hui) ,她也會(hui) !”
“來一個(ge) ,來一個(ge) !”
這是歐陽雪茹和學生午間聊天的一幕。藏族孩子學習(xi) 認真,卻比較羞澀,跟老師說話都低著頭,下課時基本不離開座位,隻是看書(shu) 做作業(ye) 。
歐陽雪茹總覺得這樣不利於(yu) 孩子的全麵發展。於(yu) 是,她把自己在嘉興(xing) 堅持了10多年的特色活動——“午間相約10分鍾”聊天帶到若爾蓋藏文中學。每天中午,學生可以約老師隨意聊天,想聊什麽(me) 就聊什麽(me) ,老師對話題內(nei) 容絕對保密。
10多年來,歐陽雪茹放棄午休時間,和1500多名學生聊過天,開解過很多學生,還幫學生化解過家庭危機。
在藏文學校開始“午間相約10分鍾”的聊天互動後,歐陽雪茹了解了更多孩子的所思所想以及遇到的問題,教學工作開展起來也更順利。
一天,內(nei) 向害羞的梅朵(化名)找到歐陽雪茹,說自己一隻眼睛多年看不見,想去做個(ge) 檢查。原來,梅朵小時候右眼晶體(ti) 受損,由於(yu) 家庭困難,眼睛受傷(shang) 後也未好好檢查過,歐陽雪茹決(jue) 定幫助她。
當時,有位四川德陽的眼科醫生在若爾蓋援助,歐陽老師帶著梅朵去求醫,發現她的眼睛可以進一步治療,於(yu) 是決(jue) 定資助她去大醫院手術。
通過兩(liang) 次手術,梅朵的右眼雖然沒能恢複視力,但已經可以感知光線的強弱。她說:“歐陽老師是我生命裏很重要的一個(ge) 人,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老師時,她穿著黃色的衣服,是那麽(me) 搶眼那麽(me) 好看。”
歐陽雪茹結束支教回到嘉興(xing) 後,聯係了本地一家單位資助梅朵和姐姐。在他們(men) 的微信小群裏,梅朵姐妹時常會(hui) 分享自己的成績和身邊的故事。現在,姐妹倆(lia) 完成了高中學業(ye) ,梅朵考上了一所職業(ye) 院校的旅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姐姐也考上了大學。梅朵姐妹常會(hui) 給歐陽雪茹和資助方寄去自己做的糌粑蛋糕和當地特產(chan) ,表達感激之情。
另一位藏族女孩洛桑(化名),因為(wei) 眼部疾病也向歐陽雪茹求助過,遺憾的是經過診斷她無法手術。歐陽雪茹出錢幫她配了眼鏡,方便她學習(xi) 生活。
“老師,您幫助了我,我也想試著去幫助別人。”有一天,洛桑對歐陽雪茹說,她想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家鄉(xiang) 一對70多歲的孤寡老人,這讓歐陽雪茹既感動又欣慰。
溫暖一直都在
若爾蓋流傳(chuan) 著一句話:一年四季不是在冬季,就是大約在冬季。在若爾蓋的9個(ge) 月裏,歐陽雪茹哭過3次,其中一次就是在停電的時候要批改學生的作業(ye) ,實在太冷了,手止不住地發抖。
那時,歐陽老師把自己帶來的保暖利器“暖寶寶”發給班裏的70多個(ge) 孩子,因為(wei) 人多,每人隻能分到一片。很多孩子第一次知道了“暖寶寶”,一個(ge) 藏族女孩子跟歐陽雪茹說,她要把這片“暖寶寶”帶回家去給爺爺用,因為(wei) 爺爺腿腳不好。每每提到這件事,歐陽雪茹都會(hui) 紅了眼睛。結束支教後,歐陽老師也常給那裏的孩子寄包裹,“暖寶寶”成了必備品。
當地老師批改塗卡紙都是手動批改,十分耗費時間和精力。後來,歐陽老師和一位朋友一起,給藏文中學寄去一台閱卷機,幫助當地老師提高批改效率。
歐陽雪茹班上有些學生家靠挖蟲草、川貝為(wei) 生。2021年,因為(wei) 市場環境等因素,川貝收購價(jia) 格比往年低,這讓很多學生家庭犯了愁。歐陽雪茹了解後,跟朋友溝通,發現身邊不少朋友都有求購的需求。於(yu) 是她牽線溝通,達成合理的銷售價(jia) 格,最後幫助銷售了1.5萬(wan) 多元的川貝。
歐陽雪茹身邊的不少朋友,漸漸地也加入到給若爾蓋的孩子送溫暖的行動中來。每到冬季來臨(lin) 前,大家紛紛捐出幹淨的冬衣,整理後統一寄往若爾蓋。
“哇,口紅!”藏族女孩澤丹卓瑪今年收到歐陽雪茹寄來的包裹時,十分驚喜。
“我教過的藏族女孩都上大學了,成了大姑娘,哪個(ge) 女孩不愛美?所以我特意買(mai) 了口紅、乳液做禮物。”歐陽雪茹笑著說,“我們(men) 需要燦爛的陽光,那些孩子可能更需要。”
歐陽雪茹一直記得那年藏文中學“民族團結”詩歌朗誦比賽時,她和學生跟一起念的詩——
老師,我以後想去你們(men) 的地方;
老師,我長大也想成為(wei) 像你一樣的人;
老師,歡迎你去我家裏做客,去看看我們(men) 草原的風景;
老師,若爾蓋是我最熱愛的家鄉(xiang) ,我想讓她變得更好;
……
老師答應你們(men) ,一定會(hui) 有更多更優(you) 秀的人來到這裏,跟你們(men) 一起讓若爾蓋變得更美麗(li) 。
於(yu) 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