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間正道在大同——維護全球安全和人類福祉的中國態度

發布時間:2022-12-27 15:45:00來源: 光明日報

 

  【年終特稿】

  風起雲(yun) 湧,春去冬來,2022年的世界很不太平。

  歐洲大陸硝煙升騰,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全球糧食能源問題凸顯,世界經濟複蘇步履蹣跚。以前所未有方式呈現在世人麵前的,是深刻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

  劍與(yu) 犁,義(yi) 與(yu) 利,機遇與(yu) 挑戰,偶然與(yu) 必然……雜糅匯集於(yu) 百年變局的洪流之中。

  持續中的俄烏(wu) 衝(chong) 突,是冷戰後國際地緣政治現實的冷酷延伸——超負荷多年的博弈之弦最終承壓斷裂。動蕩衝(chong) 突之際,“全球北約”“平行世界”“新鐵幕”等美西方奇談怪論此起彼伏;雨橫風狂之時,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強權政治等本應沉寂的概念借勢起舞。在21世紀的第三個(ge) 十年、冷戰結束30年後,動蕩與(yu) 危機令世人警醒:在全人類共享的這個(ge) 星球上,安全出了問題,發展正受到威脅。

  滿川風雨看潮生。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今年4月,習(xi)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ya) 洲論壇年會(hui) 上鄭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國際社會(hui) 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yu) 安全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新理念和新路徑。

  “全球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今年11月,習(xi) 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上再次論及全球安全倡議,深刻闡明安全之於(yu) 發展的重要性,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

  凝聚東(dong) 方智慧和大國情懷,全球安全倡議牽掛人類福祉,聚焦安全痛點,反映世界共識,引起普遍共鳴。

  百年變局中的危情怪象

  歐洲糧倉(cang) ,沃野千裏。延宕了十個(ge) 月的俄烏(wu) 衝(chong) 突嚴(yan) 重消耗了雙方的戰略資源,並產(chan) 生難以估量的溢出效應。在全球化時代的“地球村”,安全危機帶來的衝(chong) 擊從(cong) 來不限於(yu) “震中”,也從(cong) 來不限於(yu) “安全”。

  糧食告急,油價(jia) 飆升,通脹高企……歐盟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能源和食品價(jia) 格持續攀升,10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10.7%,再創曆史新高。歐盟委員會(hui) 2022年秋季經濟預測報告稱,歐盟、歐元區和大多數成員國經濟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明年第一季度經濟活動將繼續萎縮。在歐洲之外,俄烏(wu) 衝(chong) 突已經造成全球糧食短缺和大宗商品價(jia) 格飆升,不少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更是跌入極度貧困和饑餓艱況,破產(chan) 和動亂(luan) 的幽靈抵近徘徊。

  兩(liang) 國相持兵不解,會(hui) 應俱碎似連環。從(cong) 來戰火無情,何況俄烏(wu) 衝(chong) 突的影響,已不隻是兩(liang) 個(ge) 當事國家之間的“連環”,還在全球形成影響深遠的連鎖反應。

  實現和平,不僅(jin) 是人道主義(yi) 的關(guan) 切,也是維係全球經濟複蘇和增長的關(guan) 鍵。麵對俄烏(wu) 衝(chong) 突,中國一直從(cong) 問題的曆史經緯和是非曲直出發,站在公道的一邊,並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勸和促談。

  當下寒冬已至,第聶伯河冰封千裏,而俄烏(wu) 衝(chong) 突依舊僵持不下。衝(chong) 突雙方將在戰場繼續廝殺,還是走向談判桌?人們(men) 不得而知。但世界仍然在期待,冬季的天然止戰效應,能讓這場曠日持久的衝(chong) 突找到出口。

  12月20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通電話時表示,中方堅持主張勸和促談,認為(wei) 危機長期化、複雜化不符合各方利益。中方支持歐方展現戰略自主,引領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實現歐洲大陸的持久和平和長治久安。

  要滅火,而不是拱火——這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共識和期待。作為(wei) 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元首,印尼總統佐科曾先後訪問基輔和莫斯科,他表示,盡管外部形勢仍然艱難,但走向和平解決(jue) 和公開對話仍然很重要,他願意幫助兩(liang) 國領導人“架起溝通的橋梁”。

  訪問彰顯了佐科總統務實的外交立場,與(yu) 恪守客觀公正的中國主張一樣,代表了世界多數國家支持勸和促談,主張盡快結束俄烏(wu) 衝(chong) 突,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大勢的願景。

  然而,與(yu) 國際社會(hui) 普遍願景相悖,美國與(yu) 北約至今完全無意推動終結這場衝(chong) 突。在前期提供巨額軍(jun) 事援助的基礎上,12月20日,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撥款委員會(hui) 公布了總額450億(yi) 美元的《2023年追加烏(wu) 克蘭(lan) 補充撥款法案》。這將是美國迄今數額最大的一筆援烏(wu) 撥款,遠超白宮上月向國會(hui) 請求的370億(yi) 美元總額。

  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北約成員國一致同意邀請芬蘭(lan) 和瑞典加入北約,並采取一係列措施改造和強化這一聯盟。這製造出關(guan) 於(yu) 歐洲大陸乃至全球安全秩序的“集體(ti) 恐懼”,而本已出現“腦死亡”征兆的北約,得以“複活”和強化。北約新“戰略概念”稱俄羅斯是“最大且直接的威脅”,確認並鞏固了該集團積極遏製俄羅斯的政策。俄烏(wu) 衝(chong) 突則被拜登總統描繪為(wei) “民主與(yu) 威權之戰”和“曆史的拐點”。美方更冠冕堂皇地宣稱,誰不支持對俄製裁,就是“拒絕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

  拋開了曆史經緯,何來“曆史正確”?

  當前俄烏(wu) 衝(chong) 突的實質,正是冷戰後俄羅斯與(yu) 北約地緣政治矛盾長期積累後的集中爆發。從(cong) 根本上看,這是美國冷戰思維和霸權主義(yi) 政策長期堆棧而成的惡果,而北約持續東(dong) 擴及對俄羅斯的長期遏製正是俄烏(wu) 衝(chong) 突的導火索。實際上,身經冷戰的美國戰略家早已對北約東(dong) 擴的災難性後果發出預警。“遏製政策之父”喬(qiao) 治·凱南早在1998年即表示,北約東(dong) 擴是一場“新冷戰”的開端。

  安全困境中的希望之光

  人間正道是滄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儒家經典《禮記》勾勒出人類社會(hui) 的共同理想。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身處亂(luan) 世的詩人韋莊曾發出世道不昌的無奈感歎。

  在曆史前行的某些節點,戚戚內(nei) 顧比敞開胸懷來得容易,抱殘守缺比順應時代顯得“智慧”,迎合民粹比培育合作更受青睞——這正是百年變局的深刻複雜之處。

  全球化的退潮、自由主義(yi) 的隱退、強權政治的回歸,讓人們(men) 心生憂慮:執意強化大國競爭(zheng) ,甚至可能調整資源配置為(wei) 大戰做準備;大步回歸集團對抗、冷戰傳(chuan) 統;與(yu)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相似,為(wei) 應對地緣政治變化,泛化國家安全,強調的是本國優(you) 先,而不再是自由貿易和投資流動帶來的普遍受益。

  羅伯特·卡根等一些西方知名學者驚呼,“俄烏(wu) 衝(chong) 突正在使一個(ge) 更加危險的多極世界加速形成”“美國治下的和平可能會(hui) 讓位於(yu) 全球混亂(luan) ”。

  這一看似理性的“警示”不僅(jin) 美化了霸權,而且顛倒了因果。追根溯源,俄烏(wu) 衝(chong) 突隻是觸發了大國衝(chong) 突的傳(chuan) 統病征,當前危機凸顯美國霸權和美西方主導國際治理體(ti) 係的失效。回望冷戰結束以來的三十年,世界本應迎來充滿希望的“長周期和平”,但人類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和平與(yu) 安寧,仍在經曆持續不斷的衝(chong) 突和危機。

  曾幾何時,政治經濟一體(ti) 化迅速推進的歐洲被視為(wei) 和平與(yu) 繁榮的成功範例。西方學者認為(wei) ,北約和歐盟雙雙東(dong) 擴,可以構成維護歐洲持久和平與(yu) 繁榮的“雙保險”。如今,現實的強烈反差昭示世界,個(ge) 別國家和集團謀求以實力擴張獲得絕對安全,擠壓其他國家的安全空間,最終隻會(hui) 造成地區安全局勢惡化,讓自身和國際社會(hui) 陷入更大的不安全。

  樹曲木者,惡得直景!美西方國家長期固守霸權思維和意識形態藩籬,違背時代的發展大勢,是當前危機與(yu) 亂(luan) 象之源。

  麵對冷戰結束三十年後的危機與(yu) 亂(luan) 象,世界需要冷靜而深刻的反思。德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約施卡·菲舍爾指出,我們(men) 正在目睹大小危機史無前例地匯聚集合,這些危機有許多不僅(jin) 是衰敗的跡象,也是新世界秩序正在誕生的跡象。

  麵對暴力和衝(chong) 突的蔓延,恐怖主義(yi) 的猖獗,全球疫情的肆虐,核戰爭(zheng) 與(yu) 核毀滅的威脅,沒有哪個(ge) 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曆史和現實反複昭示我們(men) ,世界上既不存在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也不存在脫離世界安全的獨善其身,沒有一個(ge) 國家能憑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也沒有一個(ge) 國家可以從(cong) 別國的動蕩中收獲穩定。

  摒棄霸權與(yu) 對抗,追求和平與(yu) 發展,是全人類福祉所係。正因如此,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才被譽為(wei) “這個(ge) 星球唯一的未來”;主張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全球安全倡議,才被視為(wei) “捍衛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有力武器”。

  安全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訴求和願望,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當今時代,國際社會(hui) 需要什麽(me) 樣的安全理念?世界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全球安全倡議是對傳(chuan) 統西方地緣政治安全理論的揚棄和超越:

  ——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不幹涉別國內(nei) 政,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hui) 製度;

  ——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摒棄冷戰思維,反對單邊主義(yi) ,不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

  ——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guan) 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

  ——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jue) 國家間的分歧和爭(zheng) 端,支持一切有利於(yu) 和平解決(jue) 危機的努力,不能搞雙重標準,反對濫用單邊製裁和“長臂管轄”;

  ——堅持統籌維護傳(chuan) 統領域和非傳(chuan) 統領域安全,共同應對地區爭(zheng) 端和恐怖主義(yi) 、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

  螢光爝火,日月之明。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在與(yu) 世界的交流和碰撞中一直秉持著天下一家、和合共生的理念,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新時代的中國胸懷世界和平發展,情係各國人民安危,引領時代發展進步潮流,堅定倡導構建人類風雨同舟、安危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

  全球安全倡議以非凡的理論勇氣和深厚的天下情懷,直麵全球安全赤字,引領共同安全道路,是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提供的又一國際公共產(chan) 品,為(wei) 人類社會(hui) 通往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世界指出了清晰路徑。

  南非約翰內(nei) 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ya) 埃認為(wei) ,全球安全倡議體(ti) 現了國際社會(hui) 的需求,“那就是我們(men) 要建立一個(ge) 共同的安全機製,所有國家都認同一套能帶來和平、解決(jue) 衝(chong) 突的規範以及價(jia) 值觀,避免一個(ge) 或幾個(ge) 國家自行其是,以犧牲其他國家為(wei) 代價(jia) ,單方麵加強自身的和平與(yu) 安全”。

  “霸權治下”的安全反思

  “以亂(luan) 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

  2200多年前韓非子《初見秦》中“世有三亡”說,仍可以用來把脈當今世界。

  今年以來,當拜登政府通過《通脹削減法案》推行歧視性補貼政策,當美國主導北約追求絕對安全而招致俄羅斯的反擊時,霸權對安全的消極作用,愈發清晰地暴露於(yu) 世人眼前——美國霸權主義(yi) 的曆史舊夢與(y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大勢背道而馳。

  美國的病根在於(yu) ,無視別國的安全和發展需求,無視國際格局的發展變化,執念於(yu) 維持自身霸權和“中心—外圍”國際政治經濟結構。在這一結構中,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處於(yu) 核心位置,非西方國家則被永久排擠在邊緣。

  這也是當今世界安全困境的根源:美西方強行延續霸權,無視乃至壓製非西方整體(ti) 崛起,在應對國際安全問題時極度自私自利。美英等西方國家在論及東(dong) 西方矛盾時,總是將其歸類為(wei) 民主、人權和價(jia) 值觀矛盾。這是蓄意歪曲事實、誤導世界。西方與(yu) 非西方矛盾的本質不在於(yu) 文化價(jia) 值觀、製度和人權分歧,而在於(yu) 國際秩序的不公正不平等。

  所謂“美西方代表世界”,注定是一場地緣政治夢幻。盡管美西方施加了巨大壓力,在製裁俄羅斯問題上,追隨美英的主要是西方國家,不到全球國家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人口隻占世界的七分之一。世界大多數國家拒絕美西方兜售的民主敘事,更拒絕在美國推行的大國競爭(zheng) 中選邊站隊。

  鼓噪“改變中國所處的環境”,也隻是美國的一廂情願。在今年的香格裏拉對話會(hui) 上,美國期待的亞(ya) 太國家對華“圍剿”徹底落了空。印尼國防部長普拉波沃在演講中明確指出,各國應尊重中國的正當崛起和所需發展空間,“亞(ya) 洲國家都有曾被大國支配、奴役和剝削的共同曆史,因此區域國家致力於(yu) 創造一個(ge) 和平友善的環境,以‘亞(ya) 洲方式’解決(jue) 分歧和挑戰”“我們(men) 敦促各國尊重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偉(wei) 大文明國家的正當崛起”。

  執迷於(yu) “遏製中國影響力”,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日前,美國時隔八年再次舉(ju) 辦美非峰會(hui) 。明眼人都看得清楚,此次美非峰會(hui) 與(yu) 今年早些時候舉(ju) 辦的美國-東(dong) 盟特別峰會(hui) 、第九屆美洲峰會(hui) 、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hui) 等如出一轍,追蹤打壓中國的影響力,這似乎成了美國外交的發力點,但在實打實的中國貢獻麵前注定徒勞。正如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明確表示,所羅門群島不會(hui) “選邊站”,針對中所安全合作的反對聲音“非常具有侮辱性”。

  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西方正處於(yu) 一個(ge) 轉折點,我們(men) 正走向西方政治和經濟主導地位的終結。”英國前首相布萊爾這樣認為(wei)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指出,“在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實現霸權”。每個(ge) 國家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力,但沒有任何國家擁有支配整個(ge) 世界的潛力。

  在世界對共同安全、共同發展的追求中,美國的霸權話術已然失靈。

  以安全挑戰和中國威脅為(wei) 噱頭,並不能為(wei) 美國修複其在數十年霸權行徑中失去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不會(hui) 置和平發展於(yu) 不顧,為(wei) 霸權私利火中取栗。美國國際戰略聯盟公司創始人喬(qiao) 治·庫認為(wei) ,美國浪費了大量精力和資源企圖遏製中國崛起。這種做法從(cong) 未奏效,將來也不會(hui) 奏效。唯一明智的做法是與(yu) 中國合作,找到互惠互利的結果。

  販賣恐懼,也無法推銷“平行世界”。世界各國需要的是真正的和平紅利,希望在安全和發展之間尋求理性的平衡。麵對執意要把太平洋變為(wei) “大國戰場”的美國,地區國家憂從(cong) 中來、拒絕“共舞”。新加坡無任所大使許通美善意地提醒:“亞(ya) 洲人以貿易為(wei) 生。”斐濟國防部長魯伊拉圖明確表示:“中國是地區發展的主要夥(huo) 伴。”

  充滿希望的非洲大陸,同樣珍視中國帶來的發展機遇,而厭惡西方國家居高臨(lin) 下、口惠而實不至的說教。非洲朋友們(men) 說:“每次中國來訪,我們(men) 就收獲一家醫院;每次英國來訪,我們(men) 就得到一次演講。”美國在傳(chuan) 統上把非洲視為(wei) “一個(ge) 有待解決(jue) 的問題”,而中國等卻把非洲視為(wei) 一個(ge) 充滿機遇的大陸。

  即使是歐洲國家,也不認同“捆綁中俄”的做法。比利時、荷蘭(lan) 等國領導人明確表示,反對因涉疆和涉港問題重組與(yu) 中國的貿易關(guan) 係。他們(men) 認為(wei) ,歐洲不必被迫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作出選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yu) 習(xi) 近平主席通電話時明確表示,法國和歐盟堅持獨立自主戰略,不讚成也不會(hui) 參加集團對抗。

  以天下情懷求索大同之道

  “我們(men) 不會(hui) 回去!”

  今年夏天,馬德裏北約峰會(hui) 期間,反戰大遊行的場景仍曆曆在目。“不要戰爭(zheng) ,讓我們(men) 停止吧”“推動和平是謊言,它在鼓動戰爭(zheng) ”“北約就像一列瘋狂的火車”等憤怒的口號響徹在美歐多場抗議集會(hui) 活動中。

  世界也不會(hui) “回去”——在戰爭(zheng) 與(yu) 和平、對抗與(yu) 合作、倒退與(yu) 進步等根本問題上,“我們(men) 不會(hui) 回去”的呼聲清晰而堅定,這是大勢所趨,是曆史正確的一邊。

  風雷激蕩的變局之中,我們(men) 看到一些國家遲疑彷徨,甚至保守倒退,繼續將自身私利淩駕於(yu) 國際公義(yi) 之上。無論是北約戰略文件首次將中國列為(wei) “係統性挑戰”,還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競贏”中國的戰略,美國裹挾西方盟友挑動世界分裂對抗的意圖,昭然若揭。

  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建橋還是築牆,合作還是對抗,選擇不同,則命運不同。

  12月初,首次在中東(dong) 舉(ju) 行的世界杯足球賽精彩紛呈,而中阿、中海、中沙領導人“三環峰會(hui) ”同樣引人矚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對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動,體(ti) 現出中阿麵對全球挑戰加強團結協作的戰略抉擇。

  從(cong) 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hui) ,到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hui) 、亞(ya) 太經合組織曼穀會(hui) 議,再到此次“三環峰會(hui) ”,習(xi) 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前後三次出訪期間,累計同40多個(ge) 國家領導人雙邊會(hui) 見,向世界發出了團結協作、互利共贏的中國聲音。

  這聲音回應時代之問,化解時代之困。

  “這是一個(ge) 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ge) 充滿希望的時代。”曆史經驗表明,國際格局調整和權力轉移期往往也是地緣矛盾多發期。當代的國際安全危機會(hui) 帶來失序,也會(hui) 催生變革,關(guan) 鍵取決(jue) 於(yu) 如何應對。

  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從(cong) 共建“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從(cong) 解決(jue) 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實現中東(dong) 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到“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構想”……中國統籌安全與(yu) 發展,因應國際形勢新變化,應對國際形勢新挑戰,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世界安全問題的破解之道。

  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wei) 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為(wei) 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為(wei) 重要原則,以構建安全共同體(ti) 為(wei) 長遠目標,指明了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踐行“天下一家”,摒棄“非友即敵”。固守意識形態執念,將世界分裂為(wei) “民主的我者”和“威權的他者”,是人類和平發展的根本威脅。隻有把代表人類整體(ti) 的“我們(men) ”作為(wei) 全球性敘事主體(ti) ,以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追求為(wei) 旨歸,世界的嬗變才能獲得有力的正向支撐。

  ——以普遍安全促共同發展,而不是以絕對安全謀霸權私利。美西方少數國家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別國經濟科技發展進行打壓遏製,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民生困難。隻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才能消弭衝(chong) 突根源,實現世界長治久安。

  ——開展良性競爭(zheng) ,拒絕零和博弈。在分裂、對抗的意識形態中進行你輸我贏、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隻會(hui) 禍亂(luan) 世界;隻有在開放、合作的環境中開展基於(yu) 公平規則的良性競爭(zheng) ,才能推動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進步。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聯合國前秘書(shu) 長潘基文在回憶錄中描述了在紐約召開的維和峰會(hui) 上的一段內(nei) 幕:奧巴馬總統輕描淡寫(xie) 地無視美國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貢獻少而又少的事實,而中國挺身而出,承諾派遣一支由8000人組成的訓練有素的維和常備軍(jun) ,並出資培訓非洲的維和人員。這一大手筆的方案贏得了參會(hui) 者的掌聲。潘基文寫(xie) 道,“我喜出望外”。

  這隻是中國參與(yu) 國際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的一個(ge) 縮影——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cong) 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zheng) ,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始終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就烏(wu) 克蘭(lan) 問題、巴勒斯坦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阿富汗問題等探索解決(jue) 之道,始終做熱點問題的斡旋者。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地,借力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等平台,中國為(wei) 全球經濟的穩定和複蘇注入了活力,始終做國際公共產(chan) 品的提供者。

  …………

  全球安全倡議與(yu) 習(xi) 近平主席2021年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相輔相成,呼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統籌維護傳(chuan) 統領域和非傳(chuan) 統領域安全,在國際社會(hui) 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為(wei) 各國謀安全、促發展提供了新支撐。

  人間正道在大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