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有聊|蘇青:在有限的空間裏,做最大的努力

發布時間:2022-12-28 15: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劉越)日前,展現脫貧攻堅的現實主義(yi) 題材劇《山河錦繡》收官。劇中懷抱理想、外柔內(nei) 剛的扶貧幹部“趙雅奇”令不少觀眾(zhong) 眼前一亮。

  當大家翻看演員表,目光落在“蘇青”這兩(liang) 個(ge) 字上時,才恍然想起記憶裏的倩影——《美人心計》中蕙質蘭(lan) 心的皇後張嫣,《延禧攻略》裏為(wei) 愛癡狂的“反派”爾晴,千言萬(wan) 語匯成一句話:嘿,原來是你。

  “原來是你”,這輕飄飄的四個(ge) 字,似乎不足以概括蘇青近十年來的迷茫、掙紮與(yu) 破局。她走走停停,翻山越嶺,學會(hui) 從(cong) 容堅定,才終於(yu) 再次抵達聚光燈下,向觀眾(zhong) 展現了作為(wei) 演員更多的可能性。

  “扶貧幹部”不好演 用心準備是關(guan) 鍵

  《山河錦繡》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中西部山區,兩(liang) 代人前赴後繼投身扶貧事業(ye) ,最終使村莊徹底擺脫了貧困的故事。劇中,蘇青飾演的第二代扶貧幹部“趙雅奇”紮著利落的馬尾,衣衫樸素,年輕的臉上帶著對理想的熱忱。

  趙雅奇憑借高考走出大山,為(wei) 了建設家鄉(xiang) 又回村工作,接過父輩的扶貧大旗,正如蘇青本人所說,“趙雅奇敢想敢幹,不矯情,是一個(ge) 有熱情有理想的小青年。”這個(ge) 西北姑娘是現實中千千萬(wan) 萬(wan) 年輕人的縮影,但離蘇青本人的生活卻很遠,為(wei) 了演得不懸浮,她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全組基本上都是西北籍貫演員,大家張嘴就能說,我得過好幾道彎去想台詞的發音和語調,西北方言對於(yu) 我這個(ge) 南方人來說實屬挑戰。”為(wei) 了融入整個(ge) 創作環境,湖南妹子蘇青麵臨(lin) 著語言上的壓力,她調侃自己隻能用“笨方法”:“前期我會(hui) 用小本抄出所有場次,把語調標出來方便直觀記憶,後麵有一些戲是現場即興(xing) 創作的,我就每天和語言老師(戲裏的演員前輩們(men) )泡在一起熟悉語言環境。”

  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此次的拍攝經曆讓蘇青收獲滿滿。為(wei) 了演好扶貧幹部,她學會(hui) 了一些割麥子、種木耳和養(yang) 鴛鴦的知識,還去拜訪了一位真正的駐村第一書(shu) 記。在與(yu) 對方接觸的過程中,蘇青意識到基層人員的不容易,這也讓她堅定了演好這個(ge) 角色的信念。

  “在和她的相處中感受生活細節, 看她是如何與(yu) 每家每戶相處的,遇見問題時的處事方式是什麽(me) 。通過‘零距離’接觸,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第一書(shu) 記這個(ge) 崗位的不容易。”

  “《山河錦繡》是一個(ge) 全景式展現脫貧攻堅戰的劇目,趙雅奇他們(men) 是這場‘戰役’中的一環。作為(wei) 演員,我想在有限的空間裏做最大的努力。”

  從(cong) 生活中吸收養(yang) 分 努力走出至暗時刻

  “在有限的空間裏,做最大的努力”,這是蘇青在經曆了無限的迷茫和困頓之後悟出的人生哲理。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19歲入行的蘇青,有著清麗(li) 的氣質和姣好的麵容。2010年,《美人心計》火遍大江南北,蘇青將皇後張嫣“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清冷氣質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心折。

  那幾年,從(cong) 《美人如畫》到《美人製造》,市場給蘇青貼上了“溫婉古典美人”的個(ge) 人標簽,卻也讓她迎來了演藝生涯中的至暗時刻。直到現在,她也還是會(hui) 偶爾回憶起那些焦慮的深夜,“我的瓶頸期是2014年,之前一直都在演古裝劇,很迷茫,挺想突破卻沒有方向 ,當時選擇了停下來,出國去看看。”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短暫的異國遊學經曆讓蘇青的心境發生了變化,離開浮華的娛樂(le) 圈,她終於(yu) 能靜下心來感受生活,“好像封閉許久的毛孔和感官都打開了,空氣裏的新鮮,每個(ge) 人的氣質、行為(wei) 、舉(ju) 止都特別吸引我。”

  那是一段讓她難以忘懷的愉快日子:“每天上午上課穿梭在地鐵間,下午去各種地方打卡,我的房東(dong) 說她70年都沒有我這幾個(ge) 月去的地方多,晚上去聽音樂(le) 會(hui) ,看百老匯。節假日的時候也會(hui) 和各國的朋友聊天,他們(men) 的熱情和思想讓我很受啟發。”

  “從(cong) 生活中吸收養(yang) 分,不管是讀書(shu) 還是旅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充盈自己,再回到工作崗位上會(hui) 更有力量。”

  短暫的停留是為(wei) 了更好地出發。2017年,蘇青大膽突破往常溫婉的熒屏形象,在《延禧攻略》中飾演心機深沉狠厲決(jue) 絕的“黑蓮花”爾晴。這個(ge) 為(wei) 愛黑化的角色在2018年的小熒屏上一炮而紅,也讓蘇青收獲了巨大的關(guan) 注度。

  不焦慮不著急 表演是長期主義(yi)

  在陷入瓶頸和突破瓶頸中循環,是演員的常態,然而此時的她學會(hui) 了更從(cong) 容不迫地麵對市場,“其實我從(cong) 來沒覺得這是困擾,反而是機會(hui) ,‘反派’等標簽一定意義(yi) 上也是一種認可。”

  “‘爾晴’這個(ge) 角色確實收獲了一些反響,之後找來的項目比之前更多了,我也有機會(hui) 不斷地嚐試各種各樣的題材,這是一個(ge) 鼓勵我往前走和開拓視野的動力。”

  前進和開拓,是蘇青近年來不斷嚐試的路徑。在《大決(jue) 戰》《最美逆行者》《山河錦繡》等作品中,她出演了醫療兵、革命者、扶貧幹部,在她看來,這些劇集關(guan) 聯著中國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yi) 的階段和事件,能去飾演這些事件背後的付出者們(men) 是文藝工作者的榮幸與(yu) 使命。

  “有一些劇本和角色交到你手裏,你就想走近她們(men) ,去重讀那段曆史,去了解這些人物背後的點點滴滴。查資料、做角色案頭工作的時候,我都會(hui) 很感動,越了解就越能體(ti) 會(hui) 到他們(men) 的偉(wei) 大。”

  出道十餘(yu) 年,蘇青形成了張弛有度、細膩自然的表演風格。她演繹的角色擁有不同的人物底色,或端莊溫婉,或精幹颯爽,或單純率直,一人千麵各具風情。

  她不自我設限——“從(cong) 來沒有刻意回避哪些角色,很期待能與(yu) 古裝、時裝、現實主義(yi) 題材的一些好角色相遇,去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她不一味迎合市場——“這麽(me) 多年行業(ye) 變化很大,每個(ge) 時期的流行和觀眾(zhong) 的喜好也在變,不變的是我對角色的熱愛和鑽研。”

  她沒有偶像包袱——“愛角色勝過愛自己,我一直秉承這句話的信念。私下該怎麽(me) 美怎麽(me) 美,但隻要開始拍攝,一切都是為(wei) 角色服務。”

  她不存在所謂的職業(ye) 焦慮——“把演戲當成短期工作,沒有工作的時候必然會(hui) 焦慮。但如果把它當作長期的事業(ye) ,在這個(ge) 賽道上走走停停,退兩(liang) 步休息一會(hui) ,緩過來了再小跑衝(chong) 刺一下,內(nei) 心是不會(hui) 焦慮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蘇青堅持求質不求量、求難不求易、求好不求快的原則,她奉行長期主義(yi) ,將表演作為(wei) 自己一生為(wei) 之奮鬥的事業(ye) ,不疾不徐,腳踏實地,“適當停下來思考和學習(xi) ,留心生活感受生活,為(wei) 以後做儲(chu) 備。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當機會(hui) 出現的時候,才能拿出最好的狀態全身心投入。”

  “把拍戲作為(wei) 長期的事業(ye) ,保持初心,我們(men) 隻需要不斷充實自己,就會(hui) 更加從(cong) 容堅定。”(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