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北站的巾幗“水總管”
1月9日淩晨4點多,天還沒亮,廈門的微風帶著陣陣寒意,尚有倦意的汪美端已經起床。她給一家人做好早飯,就匆匆趕往廈門北站的工作崗位上。除了照顧家庭,汪美端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這座繁忙高鐵站的“水總管”。
什麽(me) 是“水總管”?通俗地說,無論是普速列車還是高鐵動車,在行駛途中都需要向旅客提供飲用和洗漱用水,這些水由給水員在列車停站期間注入列車自帶的水箱中。由於(yu) 給水員要在列車停站的極短時間內(nei) 人工完成注水操作,同時還要確保自身在股道上的作業(ye) 安全,因此鐵路職工親(qin) 切地稱他們(men) 為(wei) “水總管”。
“G2380列車進站,給水員請加水。”9日5時30分,對講機裏傳(chuan) 來指令,廈門北站的首班列車即將發車,汪美端和同事開始在鐵路股道上前後忙碌。兩(liang) 個(ge) 給水員要在15分鍾內(nei) 完成8節車廂的注水任務。汪美端熟練地整理著數十斤重的水管,隨後快速插入列車水箱,擰開龍頭,隨著“嘩”的一聲響動,自來水噴湧而入,水箱的數顯水位表讀數開始躍動。
“G2380加水完畢,水管脫離!”在完成8節車廂的注水任務後,汪美端和同事還要再仔細確認水管是否均已脫離列車。在一陣鳴笛聲後,列車緩緩出站。
春運期間的廈門北站異常繁忙,需要加水的列車數量從(cong) 此前的一天四五十趟增加至當前的六七十趟。高鐵列車一般是8節車廂,重聯動車組是16節,而普速列車有18節車廂,這意味著給水員們(men) 的工作量將在這幾天翻番。“忙點兒(er) 好,忙就是我們(men) 鐵路人的‘年味兒(er) ’。”汪美端說,今年是“新十條”實施後的第一個(ge) 春運,也是她擔任給水員以來的第一個(ge) 春運。
2022年9月,年近四十的汪美端入職成為(wei) 一名給水員,而她從(cong) 事這個(ge) 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給孩子“樹榜樣”。原來,汪美端的大女兒(er) 去年9月步入高三,作為(wei) 一名藝考生,每天都要早起練習(xi) 繪畫。對於(yu) 新的作息規律,處在青春懵懂期的孩子對此有些抵觸情緒。“咱們(men) 打個(ge) 賭,你能做到的,媽媽也能做到!”就這樣,母女倆(lia) 定下了一年之約,汪美端也從(cong) 一名家庭主婦變成“水總管”。
廈門北站的26名給水員,一半由女性組成,今年已經53歲的王彩龍也是其中的一員。“有退休工資、有房租收入,還樂(le) 於(yu) 做又苦又累的給水員。”這是同事們(men) 對王彩龍的評價(jia) 。
四年前,已經做奶奶的王彩龍毅然報名成為(wei) 一名鐵路給水員。“男人們(men) 能幹的活,我們(men) 女人一樣能幹,而且幹得比他們(men) 好!”
對給水員來說,晴天時,列車揚起的灰塵讓人“灰頭土臉”;而在雨天中作業(ye) ,不一會(hui) 兒(er) 就會(hui) 渾身濕透。9日下午,王彩龍和她的同事們(men) 在大雨中給列車補水,列車開行刮起的風快速帶走股道上的熱量,寒意襲來,王彩龍和她的同事們(men) 身體(ti) 都在微微顫抖……
在今年的返鄉(xiang) 途中,當您在列車上斟滿一杯熱茶或泡上一碗泡麵時,看看窗外,或許能看到“水總管”們(men) 在春運大幕後的辛勤付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