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考古發現石峁遺址目前最高等級墓地
【解說】1月12日,2022年度陝西重要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hui) 在陝西省文物局舉(ju) 行,現場介紹了神木石峁遺址、太平遺址等11項考古發掘情況。
【同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 種建榮
我們(men) 今天發布的這11項,從(cong) 時間上來講,包括了5000年的文明史,然後我們(men) 早期國家的形成史,包括我們(men) 從(cong) 漢唐時期這個(ge) 盛世時期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甚至到明代的明長城,這樣一個(ge) 大時段的東(dong) 西,這是我們(men) 陝西文化遺產(chan) 資源的一個(ge) 核心。從(cong) 空間上講,我們(men) 今天發布的這11項陝西的考古,不僅(jin) 包括陝北的,還有這個(ge) 關(guan) 中的,有關(guan) 中西部的,還有關(guan) 中東(dong) 部的, 這是一個(ge) 方麵,還有從(cong) 這些項目的類型上來講,既有主動性的課題項目,也有配合基本建設的意外發現。
【解說】當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邵晶介紹了石峁遺址2022年度發掘情況。他表示,本年度發掘集中於(yu) 皇城台頂西部,確認為(wei) 一處石峁文化時期的高等級墓地,命名為(wei) “皇城台墓地”,共發現墓葬20座,其中5座石棺墓、3座小型豎穴土坑墓、12座大型豎穴土坑墓。
【同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 邵晶
這次所發現的皇城台墓地,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是石峁遺址內(nei) ,也是整個(ge) 石峁文化級別最高等級最高的墓地,有可能代表了整個(ge) 石峁的最高等級的人群的墓葬,所以本次考古發現為(wei) 全麵推進石峁遺址在中華文明探源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資料。
【解說】據悉,自2021年3月起,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牽頭,聯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等組成太平遺址聯合考古隊,對太平遺址開展科學、係統的考古發掘與(yu) 研究。截至目前為(wei) 止,已完成50餘(yu) 萬(wan) 平方米的考古勘探,累計發掘麵積4600平方米。通過這些工作對太平遺址的認識有了一些初步的線索。
【同期】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王小慶
我們(men) 今年一個(ge) 最重要的發現,就是我們(men) 確認了太平遺址是由東(dong) 西並列的兩(liang) 個(ge) 環壕構成的,而且遺址的麵積也就是在100萬(wan) 平方米左右,那麽(me) 更進一步的證實我們(men) 太平遺址有如此大的體(ti) 量,更進一步的證實我們(men) 太平遺址是我們(men) 這一時期關(guan) 中地區的一個(ge) 中心性的居邑遺址。
【解說】此外,本次還公布了蔣劉仰韶大型環壕遺址、柳公權撰書(shu) 墓誌、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等重要發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