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鐵手神探”熱血鑄警魂

發布時間:2023-01-13 16:3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06年,在河北滄州職業(ye) 技術學院任教3年多後,劉亞(ya) 斌毅然報考了警察職位。從(cong) 警伊始,他說:“人民警察是為(wei) 群眾(zhong) 做事、保護一方平安的崇高職業(ye) ,我想加入這支光榮的隊伍!”

  2022年2月,劉亞(ya) 斌作為(wei) 全國公安機關(guan) 的優(you) 秀民警代表,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儀(yi) 式和開幕式國旗傳(chuan) 遞活動。同年5月7日,他突發疾病不幸犧牲,年僅(jin) 42歲。

  劉亞(ya) 斌生前任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網安大隊三級警長,曾先後榮立個(ge) 人三等功4次,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公安係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2023年1月9日,他被公安部追授為(wei) 全國“公安楷模”。

  在16年從(cong) 警生涯中,劉亞(ya) 斌數次經曆死亡考驗,直麵歹徒、短兵相接100餘(yu) 次,先後負傷(shang) 20餘(yu) 次,累計參與(yu) 破獲各類案件1000餘(yu)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00餘(yu) 名。劉亞(ya) 斌先後在派出所、刑警隊、國保大隊、合成作戰中心和網安大隊工作。無論崗位如何變化,無論麵對怎樣的危急情況,他總是身先士卒。在帶隊執行抓捕任務時,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抓捕時我先上!”

  2013年,滄州市渤海商廈裏發現一枚綁在汽油桶上的定時炸彈。接到報警後,劉亞(ya) 斌立即奔赴現場處置。由於(yu) 商場人員集中、炸彈爆炸時間不確定,劉亞(ya) 斌麵對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果斷地用防爆毯將炸彈包裹起來,駕車轉運到安全地帶作進一步處理。整起案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

  2012年,滄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刑警大隊在辦案時發現,2010年以來,分局轄區共受理租賃公司報案50餘(yu) 起,被騙車輛90餘(yu) 輛,眾(zhong) 多車輛被嫌疑人租賃後低價(jia) 轉賣或抵押。在破獲的一些案件中,嫌疑人作案時使用的車輛幾乎都來自租賃公司。對此,劉亞(ya) 斌牽頭研發專(zhuan) 門的信息係統,將轄區內(nei) 的汽車租賃公司全部納入管理範圍,經過大量工作,連續破獲“2012·9·15”係列盜竊紅木家具案、“2013·1·1”係列盜竊小區儲(chu) 物室煙酒案等多起典型案件。

  2014年初,公安部發現某網絡投資詐騙團夥(huo) ,犯罪嫌疑人勾結某些網絡軟件公司,非法開發電子交易平台軟件,在互聯網上虛假注冊(ce) 交易網站,掛靠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買(mai) 賣股票、期貨或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等名義(yi) 誘騙受害人投資。該團夥(huo) 通過後台程序操控交易活動,詐騙受害人大量錢財,滄州市運河區某公司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根據公安部要求,滄州市公安局成立“3·20”網絡投資詐騙專(zhuan) 案組對案件進行偵(zhen) 辦。劉亞(ya) 斌具體(ti) 負責該案的偵(zhen) 辦工作。對案情仔細研究後,劉亞(ya) 斌提出偵(zhen) 查方案,帶領案件偵(zhen) 辦團隊連續奮戰3個(ge) 月。最終,專(zhuan) 案組抓獲犯罪嫌疑人75人,凍結涉案資金8700餘(yu) 萬(wan) 元,最大程度維護了受害人的權益。劉亞(ya) 斌生前常說:“破不了案就對不起受害人,對不起法律,更對不起身上的警服警徽!”

  麵對日益突出的電信網絡詐騙新型違法犯罪,劉亞(ya) 斌注重在“防”上求創新、求突破,同時潛心研究信息化破案理論,探索信息化破案新手段。他發揮教師出身的優(you) 勢,總結出電信詐騙類型及80項防範措施,並推出多項網上作戰、信息化破案技戰法,有效提升了打擊治理違法犯罪的實戰能力。他還相繼撰寫(xie) 、發表10餘(yu) 萬(wan) 字的案件偵(zhen) 破心得體(ti) 會(hui) 和研究文章,為(wei) 攻克一個(ge) 又一個(ge) 重大疑難案件提供了有益參考,被譽為(wei) “鐵手神探”。

  此外,劉亞(ya) 斌通過多種形式,先後100餘(yu) 次為(wei)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滄州師範學院等大中院校的學生和轄區群眾(zhong) 、離退休職工,現場講解預防電信詐騙知識。他還主動聯係運河區26所小學,組織2.5萬(wan) 餘(yu) 名學生開展“我與(yu) 家長一起學”互動活動,使每名學生成為(wei) 防範電信詐騙犯罪的宣傳(chuan) 員,由學生向父母和家中老人講解電信詐騙防範知識。該活動入選河北省公安廳“我做的群眾(zhong) 最滿意的一件事”優(you) 秀事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