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強信心 謀發展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在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定向領航。從(cong) 今天(1月12日)開始,《焦點訪談》推出“強信心,謀發展”係列,采訪15位副省級城市的主要負責人,聽聽他們(men) 對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發揮所在區域優(you) 勢特點,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ju) 措。今天我們(men) 首先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再次強調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近年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世界經濟形勢,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
寧波舟山港是中國超大型巨輪進出最多的港口,擁有國際國內(nei) 航線300多條,貨物吞吐量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五年居全球第三。寧波市也對港口經濟的未來,提出了新的思路。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shu) 記彭佳學:“提升港口鏈接力,打造交通大樞紐,我們(men) 將按照總書(shu) 記的指示要求,努力構建以港口為(wei) 中心,鐵、公、空、水四路並進的現代化大交通格局。”
寧波繼續強化自身的優(you) 勢資源,加強空港和鐵路網絡建設,從(cong) 根本上改變“大海港、小空港”的局麵,全方位提升寧波服務國家戰略的樞紐能級。
寧波還積極對標國際一流航運城市,著力發展航運金融、海事服務、商品交易等專(zhuan) 業(ye) 服務,加快形成集“船、貨、人、商”於(yu) 一體(ti) 的航運服務全鏈條。
彭佳學:“提升港口輻射力,打造服務大樞紐,我們(men) 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chu) 備保障能力的要求,不斷鞏固寧波舟山港在全球港口中的重要地位,持續增強國際航運話語權和影響力。”
在基礎設施和航運服務提質升級的基礎上,寧波還將依托口岸優(you) 勢,帶動當地經濟從(cong) 傳(chuan) 統貿易向新型貿易拓展轉型,推動貨物貿易優(you) 化升級。
彭佳學:“提升港口的帶動力,打造開放大樞紐,我們(men) 在不斷擴大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基礎上將更好地承載雙向開放貿易量,以更大力度提振實體(ti) 經濟發展信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新型國際貿易中心。”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還要優(you) 化區域開放布局,鞏固東(dong) 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提高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開放水平,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近年來,西安不斷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空港陸港雙港聯動,使亞(ya) 歐陸海貿易大通道與(yu) 陸海新通道在西安實現集結交匯、深度融合。
中共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shu) 記方紅衛:“不沿邊不靠海未必是劣勢,西安地處我國陸地版圖中心,承東(dong) 啟西,連接南北,是國家確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進入新時代,共建“一帶一路”,使西安站在了對外開放的前沿位置。”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助力下,西安與(yu) 202個(ge) 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貿易往來,締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友好城市21個(ge) 、友好交流城市47個(ge) ,在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方麵都邁上了新台階。麵對未來,西安也希望繼續調整自身的產(chan) 業(ye) 結構,深度參與(yu) 到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
方紅衛:“必須在更大的空間裏頭去發現機會(hui) 、尋找機會(hui) ,我們(men) 聚集了一批出口型的企業(ye) ,他們(men) 在這個(ge) 地方能夠快速地實現產(chan) 供銷的銜接;另外一方麵國際國內(nei) 通道打開以後,多種資源的匯聚,使得一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變成可能。”
西安提出,以更大力度將人才、產(chan) 業(ye) 、資本等高端要素“請進來”;另一方麵,支持本土優(you) 勢企業(ye) “走出去”,幫扶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不斷壯大開放型經濟規模。
方紅衛:“我們(men) 現在的這種開放,更重要的我覺得是一個(ge) 格局,如果把地方發展放在了世界經濟的大盤中去考慮,把自己的產(chan) 業(ye) 鏈置於(yu) 一個(ge) 內(nei) 外聯動的格局,那麽(me) 對外開放的內(nei) 在動力就產(chan) 生了。”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就要更好地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
廈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發城市之一,在世界經濟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的背景下,廈門也提出要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shu) 記崔永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絕不是關(guan) 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要通過發揮內(nei) 需潛力,使國內(nei) 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我們(men) 提出打造節點城市就是要著力推動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循環,在廈門連接打通,相互促進。”
廈門的供應鏈業(ye) 態發達,中歐班列和絲(si) 路海運在這裏無縫對接。因此,廈門提出從(cong) 商品循環和要素循環兩(liang) 個(ge) 方麵入手,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推動國內(nei) 外物流以及相關(guan) 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在廈門匯聚。
崔永輝:“繼續大力推進數字化改造,推動港口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鞏固廈門的底層優(you) 勢,著力推進跨境電商、離岸貿易、服務貿易等模式創新發展,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積極探索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性開放。”
在鞏固好外循環優(you) 勢的基礎上,廈門還提出要在主動融入內(nei) 循環中,更好地發揮帶動促進作用,助力雙循環的聯動。
崔永輝:“一是要主動布局,著力構建起一張以廈門為(wei) 樞紐,輻射全國的供應鏈網絡;二是要主動服務,進一步加快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三是要主動承接,打造一批具有行業(ye) 引領力的專(zhuan) 業(ye) 展會(hui) 平台;四是要主動協作,引導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跨區域布局,促進資源優(you) 勢互補。”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如何能給外資企業(ye) 提供一個(ge) 更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外資的關(guan) 鍵。
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先行者之一,每年的廣交會(hui) 也是中國外貿的“風向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廣州外貿進出口量質齊升,成功跨越萬(wan) 億(yi) 大關(guan) ,累計超過5萬(wan) 家外商來到廣州投資發展,實際利用外資連續11年增長。對於(yu) 新形勢之下的招商引資工作,廣州也提出了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方案。
中共廣東(dong)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shu) 記林克慶:“我們(men) 將持續優(you) 化外資準入,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you) 化權益保障,更大力度落實外資企業(ye) 的國民待遇,持續優(you) 化投資服務,建立市領導聯係跨國公司直通車的機製,持續優(you) 化以才招商,加大力度引進全球頂尖人才及領軍(jun) 團隊、專(zhuan) 業(ye) 領域的技能人才等,帶動優(you) 質投資項目的落地。”
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座中心城市之一,廣州將利用好自身區位優(you) 勢,整合用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等“國字號”招牌,全麵推進南沙方案,打造更高標準的開放合作載體(ti) ,形成更高水平的對外經貿通道。
林克慶:“聚焦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州所能,我們(men) 將著力建設服務區域協同發展的支撐體(ti) 係,強化南沙與(yu) 橫琴、前海三大平台聯動,加強與(yu) 兄弟城市的開放合作,共商、共建黃金內(nei) 灣,進一步完善廣深雙城聯動的機製,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廣州都市圈,共同推進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相對於(yu) 商品和要素的開放,製度型開放也是更深層次的開放。
作為(wei) 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在新時期也承擔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的使命。在進一步推動製度型開放的過程中,深圳也有著積極的探索。
中共廣東(dong) 省委副書(shu) 記、深圳市委書(shu) 記孟凡利:“在對外貿易、資本、金融、人員交流交往中積極探索更加自由便利和高效的政策體(ti) 係、管理體(ti) 製、運行機製,在產(chan) 品服務的質量和監管上充分對接各方的慣例和標準,對照國家與(yu) 其他經濟體(ti) 之間的經貿協議,積極深化相關(guan) 領域相關(guan) 工作的改革。”
製度型開放,是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擔當和表率,也是自身發展的現實需求。
深圳一方麵擁有先行示範區的製度優(you) 勢,另一方麵擁有毗鄰港澳的區位優(you) 勢,更有利於(yu) 深度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加快形成與(yu) 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銜接的製度體(ti) 係等嚐試。比如,在2022年深圳就出台了《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條例》,以特區立法形式細化落實國家外商投資準入製度。而深圳推動製度型開放的嚐試,也將給我國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提供寶貴的經驗。
孟凡利:“擴大開放一定要在全方位、高水平上下大功夫,我們(men) 在深入挖掘深圳的一係列獨特優(you) 勢,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nei) 地、麵向世界,把全世界的市場作為(wei) 我們(men) 的市場,全世界的資源作為(wei) 我們(men) 的資源,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全麵擴大開放中展現深圳作為(wei) ,作出深圳貢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擴大高水平開放作出了一係列重要部署,並在多個(ge) 國際場合強調,中國將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當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甚囂塵上,一些國家大肆鼓吹“脫鉤”“斷鏈”之時,“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僅(jin) 不會(hui) 關(guan) 閉,而且會(hui) 越開越大”是我們(men) 反複重申的立場。中國市場,也將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中國的新發展也將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