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發布時間:2023-01-17 14:37:00來源: 《求是》雜誌

  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求是》雜誌評論員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是黨(dang) 的二十大後中央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hui) 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努力完成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

  今年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增強信心、振奮精神,尤為(wei) 重要。當前我國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men) 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更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發揚奮鬥精神,旗幟鮮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堅定不移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2023年新年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新年賀詞時再次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依然不變。隻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men) 的既定目標。”

  要充滿信心地看到,我國發展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和發展優(you) 勢。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一是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二是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三是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四是有長期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五是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述我國發展的優(you) 勢:我們(men) 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體(ti) 製優(you) 勢,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有產(chan) 業(ye) 體(ti) 係配套完善的供給優(you) 勢,有勤勞智慧的廣大勞動者和企業(ye) 家等人力優(you) 勢。隻要把各方麵的優(you) 勢和活力真正激發出來,就能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和大國戰略博弈中始終立於(yu) 不敗之地。

  要充滿信心地看到,在新時代十年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更高曆史起點上。新時代十年,我們(men)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我國經濟實現了年均6.6%的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經濟總量從(cong) 2012年的53.9萬(wan) 億(yi) 元提升到2021年的114.9萬(wan) 億(yi) 元;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製造業(ye) 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都躍上一個(ge) 大台階,發展具備了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

  要充滿信心地看到,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對經濟規律的把握和運用更加成熟。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升華中,不斷探索規律、把握規律和運用規律,是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根本經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出了一係列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包括必須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必須加強統籌協調等。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又提出: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特別是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發展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這些規律性認識為(wei) 我國成功駕馭經濟發展大局提供了重要遵循。

  要充滿信心地看到,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為(wei) 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擁有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men) 把握曆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領導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實踐中,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科學回答了經濟形勢怎麽(me) 看、經濟工作怎麽(me) 幹的根本問題,集中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發展規律特別是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建設規律的深刻洞見。習(xi) 近平經濟思想是指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學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銳利思想武器。正是在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經濟發展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

  新時代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乘風破浪、穩健前行,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中國經濟發展一定能夠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奇跡。我們(men) 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經濟工作。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chan) 業(ye) 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ju)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hui) 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要堅持係統觀念、守正創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要著力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著力發展實體(ti) 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充分挖掘國內(nei) 市場潛力,提升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

  ——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是大國優(you) 勢所在,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的重要基礎,是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既是事關(guan)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長期任務,也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個(ge) 重點。我國擁有世界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製造業(ye) 規模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要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作為(wei) 促進經濟恢複發展的主要著力點,以提升產(chan) 業(ye) 層次、補齊產(chan) 業(ye) 鏈短板、搶抓產(chan) 業(ye) 新機遇、完善結構體(ti) 係等作為(wei) 主攻方向。

  ——切實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公有製經濟與(yu) 非公有製經濟都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從(cong) 製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能增強我國經濟韌性、挖掘經濟增長潛力、激活經濟發展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ye) 現代公司治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對外開放是我國基本國策,外資是連接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的重要紐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可以促進“雙循環”更加暢通。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市場準入,落實好外資企業(ye) 國民待遇,實施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依法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以國內(nei) 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

  ——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安全是發展的前提,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對促進金融和經濟良性循環、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yi) 。要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確保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強化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了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ti) 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舉(ju) 措。我們(men) 要堅定信心、踔厲奮發,真抓實幹、求真務實,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以新氣象新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