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節令之美·小年丨迎小年:糖瓜祭灶神,歸家盼團圓

發布時間:2023-01-17 16:31:00來源: 光明網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1月14日,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臘月二十四,則是南方小年。民俗專(zhuan) 家表示,小年是進入歲末最後階段的起點,是除夕春節到來前的一個(ge) 重要節日,祭祀灶神是小年的中心內(nei) 容。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中國節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放介紹,在我國古代,臘月最大的活動是臘祭,它是年終辭舊迎新之際與(yu) 祖靈、天神溝通的歲時儀(yi) 式。祭送的天神中有一位就是灶神。最開始,灶神的地位並不顯赫,但由於(yu) 其神職的特殊,它在民間歲末祭儀(yi) 中逐漸成為(wei) 主要角色。後代以“祭灶”活動替代了臘祭儀(yi) 禮。

  祭祀灶神的儀(yi) 式稱為(wei) “祀灶”“送灶”或“辭灶”,寄托著百姓對美滿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闔家平安,吉祥如意。

  祭灶時,人們(men) 會(hui) 在灶神像前供上糖瓜、水餃、清茶等祭品,燃香燭祝禱,祈求灶神吃糖後粘住嘴、甜了心,“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好事傳(chuan) 上天,壞事丟(diu) 一邊”。

  送灶以後,還要“接灶”“迎灶”,各個(ge) 地方的時間也不一樣,或在除夕夜、正月初一淩晨,或在正月初三這天。接灶的習(xi) 俗較為(wei) 簡單,將準備好的新灶神像貼上灶頭,點上香燭。這樣,灶神再次降臨(lin) 人間,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nei) ,繼續履行監管人間善惡的職責。

  蕭放表示,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人們(men) 祭灶是為(wei) 了辭謝灶神舊年對家庭安寧的照護,同時希望灶神帶來新歲的吉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絕大多數家庭都用上了新型灶具,沒有了灶頭,灶神“失業(ye) ”了,很多人因此也漸漸遺忘了灶神和送灶神的儀(yi) 式。雖然傳(chuan) 統的祭灶儀(yi) 式已經式微,但人們(men) 依然重視這一天,將它視作小年,是過大年的重要序曲。

  歸家有期,團圓不遠。“人們(men) 新年裏團聚和祈福的情感終究是不變的。小年一過,每家每戶盼著在外家人早一天歸來的心情愈加熱切,盼著一年一度的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也盼著來年的美滿幸福、健康如意。”蕭放說。

  統籌:劉心惠、劉元旭

  記者:周潤健

  新華社國內(nei) 部、天津分社聯合製作

  節令工作室出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